摘 要:采用“到期債務”定義,按照國發[2005]38號文件形成的制度模式,通過構造公式測算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隱性債務、轉制成本理論值以及基金缺口的期限結構。結論表明:做實個人賬戶真正實現了“統賬結合、分賬管理、實賬運行”;社會統籌賬戶基金缺口規模被有效降低,償債周期可以接受;社會統籌賬戶是一個精算盈余的制度安排,繳費率存在下降空間;參保率和繳費基數對基金缺口規模的影響很大,應進一步提高參保率和嚴格規范繳費基數。
關鍵詞:基本養老保險;隱性債務;轉制成本;基金缺口
中圖分類號:F840.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1)01—0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