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旺樹的特點
蘋果強旺樹樹形不開張,生長旺盛,每年萌發大量旺枝,占總枝60%-70%,甚至更多。枝條角度小、粗度大,分枝少、分枝角度更小,常形成樹上“樹”。當年生枝條長度大于50厘米,甚至100厘米以上。對修剪的反應強烈,往往是哪里剪了哪里長,常造成樹內嚴重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枝組少,花芽少,產量低,著色差,經濟效益不高。
2、產生的原因
生產中造成蘋果樹旺長的原因較多,如喬砧樹定植密度過大:修剪不當短截過多、修剪過重;水肥管理不當,大水大肥,氮肥用量過多等。
3、改造措施
3.1冬剪
冬剪要輕,以疏剪為主,疏除病蟲枝、重疊枝和交叉枝,打開樹體空間。對于粗大的背上直立枝,只要有空間,可盡量保留進行拉枝處理。對側枝不短截、不回縮。利用其他措施促花促果。
3.2拉枝
通過拉枝開張角度,調整枝芽的方位??梢钥刂破漤敹藘瀯荩徍蜕L。既利于樹體通風透光,提早形成花芽,又能使骨干枝上的枝組前后分布均勻,達到豐產、穩產的目的。對于一年生旺枝,最好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拉枝。二年以上的枝可以在春季樹液流動后拉枝。
具體拉枝方法如下:①對徑粗3厘米以下的枝,用左手握住枝權處,右手握住枝基部,漸用力向左、有扭70°-90°,再向上、向下彎曲幾次;也可分別向上、下、左、右反復彎曲活動幾次即可拉繩固定。②徑粗3-6厘米的枝,可用權枝頂住枝的基部(或坐在地上用腳蹬住枝的基部),雙手逐漸用力向下拉枝,反復拉3-5次即可;③徑粗超過6厘米的枝,可用手鋸在所拉枝基部彎曲受力點處,鋸1-3條鋸口,鋸口深不超過枝的1/3,鋸口間隔2-3厘米。兩鋸口向中間傾斜交叉,鋸去中間楔形的枝段(深度控制在枝粗的1/3以內),拉枝后鋸口應能擠對在一起,便于愈合。然后用雙手抓緊枝向下反復拉5-7次達到所需要的角度,拉繩固定。拉枝后及時對傷口進行包扎護理。
3.3早春刻芽
對于一年生旺枝及光禿主枝應在萌芽前20-30天進行刻芽,方法是在芽的
上方(或下方)0.2-0.3厘米處,用刀或剪刻一月牙形切口,也可用小鋼鋸條拉一條傷口。深達木質部。水平枝背上芽在芽后刻,限制其優勢的發揮;側下芽在芽前刻,增強芽勢。需發旺枝的宜“早、近、深、長”,需發短枝的宜“遲、遠、淺、短”。芽后刻芽的發枝情況與上述相反。
3.4環剝
適用于強旺樹。環剝部位為主干、主枝和強旺的側枝。環剝時間在5月中旬,主干上環剝應選擇靠近第l主枝的光滑處進行,主枝環剝在距中央領導干15-20厘米處。側枝環剝選擇在基部光滑處進行。每棵樹的剝枝量應視其生長勢而定,一般為1-3處,最多不應超過全樹骨干枝總量的1/2。寬度為剝皮處直徑的1/10-1/8。環剝后用舊報紙、塑料薄膜包扎。
3.5扭梢拿枝
在5-6月,當年生直立旺枝,長度到25-30厘米時,在基部將它扭轉1800°使梢頭向下,緩和極性生長,利于形成花芽。拿枝軟化的對象也是當年生枝,在7-8月份,距枝條基部10厘米處,用手拿住枝條反復捏握。使枝條木質部輕微損傷而下垂、水平或斜向生長??煽刂仆L,促生花芽。
3.6摘心去葉
對于當年的旺長新梢,估計生理停長期不會停長的,可進行摘心去葉。時間在5月中旬和8月上旬,方法是先掐去幼嫩頂尖,然后摘去頂端3-5片嫩葉,保留葉柄即可。
3.7應用生長調節劑
常用并且效果較好的是PBO。每年噴3次,第1次于花前2-3天噴100倍液,目的是提高坐果率,促發短枝形成葉叢枝:第2次于花后30-35天噴250倍液,目的是促進果實膨大;第3次于采收前45-50天噴250倍液,可增糖著色和提早成熟。
3.8水肥管理
多施有機肥,注意氮磷鉀肥的均衡。速生期減少氮肥的使用,生長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適當增加磷、鉀肥,促進新梢木質化。春季干旱時注意補充水分,雨季排水,秋季控水,防止枝條旺長。
經過一、二年的改造,旺長樹樹勢可以基本得到控制,花果數量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