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35年,匈牙利的大櫻桃密植栽培獲得了可喜的進步,新建大櫻桃園的栽培密度達到了1200-2000株,公頃,這意味著果園密度增加了6-7成,以及更早投產、更高的產量、更好的果實品質、更方便的采收等。
1、匈牙利大櫻桃高密度栽培模式
匈牙利在大櫻桃密植栽培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早期布倫納發明‘扇形雙剪法’,這種紡錘形邁出了高密度栽培的第1步,即660株/公頃,之后是半密植的改良布倫納紡錘形,密度為600-800株/公頃。
我們的栽培模式吸納了所有這些經驗,這種模式能很好地適應我們的立地條件,可以采用強或中等生長勢的馬哈利砧木。根據在這種栽培模式上的工作,再加上其他研究
者的經驗,我們總結出最近推薦的稱為“匈牙利大櫻桃紡錘形”的栽培模式。這個模式集合了馬哈利砧木的優勢,布倫納、扎恩和沃格爾在整形修剪上的經驗,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BA在櫻桃上的應用等。
2、改良布倫納紡錘形
改良布倫納紡錘形有一個中心領導干和4個角度開張的主枝,小型結果枝直接著生在中心領導干和開張的主枝上。在整形時,要對新梢進行拉枝或采用“扇形雙剪法”。中心干的頂端生長采用回縮來抑制,生長旺盛的直立新梢要在夏季摘心。根據樹體大小,行距5米,株距2.5-3米比較合適。這種樹形比較方便手工采摘,產量的60%-70%在地面上就可以采摘。扇形雙剪法在樹冠下部形成較好的、在地面就伸手可及的枝條,在結果期,延遲的扇形雙剪法還可以促進結果枝的更新。
在改良布倫納紡錘形的培養過程中,與原始的布倫納“直立芽紡錘形”的理論描述相比較,有以下方面的變化:(1)保持中心干的優勢和每個主枝的附屬地位(主枝較短,長勢較弱,開張角度較大);(2)對頂端周圍直立新梢的摘心、打頭要延遲;(3)在主枝上僅在前幾年采用扇形雙剪法;(4)平展枝上的強壯直立新梢需要摘心或短截;(5)扎恩采用的留樁方法可在疏除大枝時使用。
依據我們的經驗,改良布倫納紡錘形更適合每公頃600-800株的中等密度果園。如果采用中等生長勢的砧木,很容易將樹體控制在株行距之內,但矮化砧上樹體由于長勢弱達不到需要的修剪反應。大角度開張的樹在第4年開始投產,產量在10-15噸/公頃。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是可以在地面或較低的臺上進行采收作業,這樣的話,采摘效率更高,降低了成本,發生事故的概率也下降了。由于樹上的結果枝都很年輕,果實都很大,更充足的光照也讓果實的著色和風味更好。小樹冠樹的打藥等作業也可以更細致、經濟,用網來預防冰雹和鳥害也更方便,覆蓋也可以防止降雨導致的裂果。
為了維持結果枝組的更新,定期的夏季修剪是必須的,每棵樹大概要花8-10分鐘。對于結果樹,不推薦進行冬剪,夏剪就可以控制樹體生長。改良布倫納紡錘形也適合瘠薄土地,這種土地上,長勢較旺的馬哈利砧木甚至在不澆水的情況下也能生長很好。此外,在確定株行距的時候,砧木對于樹體生長的作用也要考慮進去。
3、匈牙利大櫻桃紡錘形
匈牙利櫻桃紡錘形作為一種果園栽培模式部分沿襲了細長紡錘形的概念,代表的是一種密度很高的模式,它包括專門的整形修剪方法、株行距、與立地條件和接穗品種生長勢相匹配的砧木,以及專門的果園管理方法。這種樹有一個長久保留著主枝的中心干,這可以抵消頂端優勢。與其它紡錘形相比,這種模式以圍繞著中心干很好地均衡生長的附屬主枝為特征。
此外,采用布倫納雙剪法可以促進在主枝上形成分枝,以及圍繞中心干培養結果枝。好的結果枝均著生在依砧木不同的高3.5-4.5米的中心干上。在每公頃1250-2300株、株距1.2-2.0米和行距3.5-4.0米的高密度大櫻桃園采用紡錘形是適合的,據實際計算和文獻數據,現代高密度果園的主要特征如表3,其中,重點是葉面積(32000平方米)和結果枝長度。
定植后一次定干,次年,中心干從剪口芽長出。中心干從頂芽長出會使樹頂部分生長中庸,剪口芽以下萌發的強旺的直立枝可以在夏季保留3-4片葉摘心,或者疏除。待樹長到一定高度后,有明顯頂端優勢的、光照良好的中心干及開張的分枝就形成了。如果頂芽沒有去掉,從主干長出的較弱的、幾乎水平的枝條在次年可以形成花芽。雙扇形修剪僅在永久性骨架枝上使用l或2次以促使更好的分枝。在中心干上形成的的強壯的直立枝上采用雙扇形修剪很容易平展的小型枝組,可以發育成結果枝組。
為了增加中心干上的分枝,可以在頂端1米使用0.05%的BA,在休眠期,采用涂抹更有效。用繩子拉枝的方法可只在第1年使用。在主干的“光桿”處,可采用在芽上方刻傷或涂抹BA的方法來增加分枝。當第4年馬哈利砧大櫻桃樹體達到預計高度時,為了減緩樹勢、促進花芽形成,建議對根系進行修剪(斷根)。在上部開始結果后(不要早于第6年)再進行落頭,在這個時期,落頭后頂端新梢的生長勢會稍弱些。在這種模式下,對行間雜草進行刈割也是一項必要的工作,這對控制樹勢有一定的作用。定期施肥要在進入結果期后才開始,在結果之前,過度的營養會造成營養生長過旺,將導致樹勢難以控制。
根據我們的經驗和評價,這種高密度櫻桃栽培模式有以下優勢:(1)果實品質好;(2)提高了果實的地面采收率(70%-100%);(3)更早進入結果期(3-4年);(4)提高了產量和采收效率;(5)在每年進行修剪時,成本不高;(6)可減少化學品排放,大小適宜的樹體有利于進行有機生產。
細長紡錘形的采用方便了在地面或較低的平臺進行采收,在高密度栽培模式下,采收是很費力的,而且也降低了發生事故的風險。由于結果枝年齡都較輕,葉果比較高,果實都較大。圓錐形的樹體和年輕、優良的結果枝使樹冠的透光率較高,較高的“曝光率”也會促進果實著色和品質提升。較小的樹冠使打藥等操作更細致、經濟,還降低了化學污染物的環境排放,同時。防鳥網、防雨棚等的使用也更方便。
為保持結果枝的正常更新,夏季修剪是必須的。與改良布倫納紡錘形相比,由于沒有大型結果枝組,細長紡錘形的修剪量要小很多,這也減小了中心干上的傷口面積,使樹體更健康。
4、砧木使用建議
在過去的20年間,匈牙利的大櫻桃栽培已經嘗試了多種不同生長勢的砧木。依據我們在半密植改良布倫納紡錘形栽培模式上的結果,只建議使用生長勢較強或中等的砧木,包括馬哈利實生砧、Sainte Lucie64、Weiroot 10、M×M 60、M×M 14和M×M 97,以及考特砧等,而馬扎德實生砧的樹進入結果期太晚。采用弱生長勢砧木(如Weiroot 154、158、72、53和吉塞拉5、6等)的樹修剪反應較弱,很難培養出符合要求的樹體結構。
對于匈牙利大櫻桃紡錘形,我們同樣建議采用馬哈利系列砧木,實生砧如CEMA(C500)和CEMANY(C2753)等,或無性系馬哈利砧,如SL 64,Bogdany和Egeravar。如果采用的砧木(如Prunus mahaleb‘Magyar’and P.hvbrida Pi-Ku-1)能造成大開張角度,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推薦采用中等生長勢的Magyar M×M雜種,因為這些砧木會造成結果枝夾角過小。根據扎恩的經驗,甚至強生長勢的砧木也可用于細長紡錘形。基于近期的研究結果,無性系馬哈利砧Magyar由于生長勢中等、能提早成熟及增大果個等,表現出較好的前景。馬哈利砧除了有較好的地域適應性外,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在對根系進行修剪(斷根)后,與P.cerasus及雜種相比,沒有根蘗。矮化的吉塞拉5和6不太適應我們的立地條件,甚至在良好的灌溉條件下,采用這些砧木的樹仍然會受到夏季熱脅迫傷害,葉面積較小,導致果實較小。在適應性較好的砧木雜種中,中等生長勢的Pi-Ku-1被證明是這種栽培模式非常有前景的砧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