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推進,草莓已經成為遼西北地區的主要菜果產業。常規性的病蟲害也達到了相應的防控。但是,由于果菜農對草莓低溫障礙生理病害認識的模糊,低溫障礙生理病害已成為影響草莓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一項主要因素,低溫障礙生理病害已成為草莓病害中比例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生產中,果菜農因錯誤使用農藥、化肥導致各種藥害、肥害現象的發生較為普遍,因此,正確認知與掌握草莓低溫障礙生理病害發生與防治,是當今草莓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筆者經多年實踐,總結出草莓低溫障礙生理病害發生的癥狀與防控技術,供參考。
1、設施草莓低溫障礙發生的癥狀
低溫障礙是遼西北地區冬春季草莓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的主要生理病害。低溫障礙發生時,草莓葉片呈現陰綠狀。并伴有萎蔫的情況發生。因為草莓植株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里,根系生長停滯,在低溫高濕環境整個植株呈深綠色水浸狀萎蔫。花芽分化時遇低溫,形成多手畸形果、雙子畸形果、半畸形果。低溫障礙還會使草莓的雌雄花器分化不完全造成不稔果,從而影響授粉,受精不良,因而產生諸多畸形果。
2、設施草莓低溫障礙發病原因分析
草莓是喜溫涼而不耐熱的植物。生長適宜的溫度10-30℃,最適宜的溫度為15-25℃。地溫15-18℃。低于適溫或低于生存溫度就會受到寒害。在設施保護地栽培條件下,因其日照時間短、夜溫低、溫差大,草莓在結果的同時可以不斷地進行花芽分化,其開花時間4-5個月。草莓花藥開裂最低溫度為11.7℃。溫度適宜范圍為13.8-20.6℃。花粉粒發芽最適宜溫度為25-27℃,在20℃以下時發芽不良。溫度低于適宜的溫度10℃時,草莓的花芽分化即停止。在草莓的花芽分化時遭遇連續的低溫危害,花序減數分裂即遇到障礙,形成雌雄不稔花即影響授粉,因受精不良的草莓就會產生各種畸形果。
在寒冷的環境里草莓的耐受程度是有限的。在遭遇寒冷或長時間低溫或霜凍時,草莓植株就會產生因低溫障礙的寒害癥狀。
3、設施草莓低溫障礙的防控技術
3.1選擇耐寒、抗低溫的草莓品種
設施草莓栽培應選擇較為耐寒、對低溫適應度較強的品種。如豐香、春香、日本1號、荷蘭大草莓、美香莎、競香、全明星、達斯萊克特等。
3.2科學建設草莓栽培溫室
鑒于設施溫室是在嚴寒的冬季進行草莓栽培,因此。建設一個結構合理、透光率高、增溫速度快、保溫性能好的日光溫室是極其重要的。在遼西地區,一般多采用無支柱型節能設施溫室。
3.3高壟畦栽培技術
設施溫室的土壤溫度低,需陽光輻射土壤表面,還需溫室內熱空氣通過土壤表面傳導加熱來提高土壤溫度。因此,土壤表面積的大小,是影響土壤溫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平畦栽培,土壤表面積小,受熱面積小,接受熱量少,土溫低,熱土層薄。而高壟畦栽培,可以顯著的增大土壤表面積,使土壤受熱面增大30%以上,土壤吸收熱量多,增溫快,土溫高,熱土層厚,蓄積熱量多。一般壟畦高度應在30厘米左右,壟畦寬度80厘米左右,并且畦面呈龜背形最好。
3.4栽培管理防控低溫障礙
根據草莓的不同生育期確定低溫保苗措施:霜凍來臨之前,盡早覆膜保持地溫,定植后提倡全地膜覆蓋栽培,可有效地保持棚室溫度:與此同時。進行膜下滲澆,膜下澆水要堅持小水勤澆,切忌大水漫澆灌,有利于保溫排濕。有條件的可安裝滴灌設施,既可保溫還有效的降低發病機會。合理均衡的施肥澆水,是無公害草莓生產的必然趨勢。
3.5采取蜜蜂授粉技術
設施草莓栽培采用蜜蜂輔助授粉,能大大提高草莓花期授粉機率。一般每333平方米左右的日光溫室,可放置1-2箱蜂蜜,值得注意的是,設施溫室的封口應設置紗網,預防蜜蜂飛出。
3.6應用設施溫室抗寒劑
目前應用于設施溫室的抗寒劑主要有碧護可濕性粉劑、愛多收、保收多等。在生產上可選用3.4%碧護可濕性粉劑7500-10000倍或愛多收、保收多4000-5000倍液加0.3%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施,均能起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