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是新疆特色果品產業之一。2009年石河子143團蟠桃掛果面積533.3公頃。產量突破1萬噸大關,產值超過3000萬元。
近年來石河子墾區蟠桃各類食心蟲危害日趨嚴重,桃園在結果期蟲果率在50%以上,每年每667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加防治費用高達1200元,部分果農因防治不力造成絕產。
為此,今年石河子成立蟠桃食心蟲研究課題組,與石河子特色林果業協會和143團農業科聯合開展蟠桃桃小食心蟲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技術研究。通過綜合防治試驗、示范,降低了食心蟲危害,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我們開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調查確定害蟲種群
課題組在春季。通過土壤和樹體越冬害蟲挖蛹、繭和刮翹皮調查再結合性誘劑誘蛾數量和土壤溫度和濕度的調查和分析,初步確定墾區危害蟠桃果實的食心蟲為梨小和桃小食心蟲,以梨小食心蟲為主,一年發生4代,桃小食心蟲次之,1年發生2代。棉鈴蟲和桃蛀螟只在個別年份發生。果實成熟期還有茶色蝽的成蟲和若蟲對果實危害也十分嚴重。
2、食心蟲預測預報方法試驗
通過試驗、比較和篩選,淘汰了糖醋盤誘蛾和黑光燈誘蛾的方法,這兩種方法誘蛾效果差、費工費時、成本較高,使用了國內外較為先進的性誘劑誘蛾預測預報方法,該法成本較低(每667平方米擺放5-8個點,僅10元左右)、誘蛾效果好(食心蟲成蟲發生高峰期每天可誘蛾150頭以上),2010年利用性誘劑進行預測預報,及時有效的指導了農藥防治。
3、化學農藥的合理使用
在化學農藥種類的選擇方面,課題組堅持和143團職能部門配合,由團場出臺行政措施,嚴禁使用高毒和劇毒農藥。同時課題組開展了高效低毒農藥的篩選試驗。篩選出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毒死蜱和2.5%溴氰菊酯推薦給果農進行食心蟲的防治,從而保護了環境和果品安全。
由于使用了較先進的性誘劑預測預報方法,對果農及時發布病蟲害預測預報并指導和規范化學農藥的使用種類和劑量,避免了以前盲目施藥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由歷年的13次以上降至現在的4-5次,降低農藥使用量50%以上。(表1)
通過1年的工作,我們初步總結出食心蟲防治技術要點:
(1)搞好刮翹皮、摘除病蟲果和樹冠周圍噴施殺蟲劑清園,降低食心蟲越冬數量。
(2)進行性誘劑預測預報食心蟲蟲情,及時有效指導農藥防治。
(3)試驗篩選出高效低毒農藥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毒死蜱和25%溴氰菊酯防治食心蟲,保護了果品和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