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霉心病又稱蘋果心腐病、蘋果霉腐病,主要由多種弱寄生菌如鏈格孢菌、粉紅單端孢菌、鐮刀菌和擬莖點菌等病菌引起。是蘋果果實生長前期、采收期和貯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只危害果實。引起心室腐爛,嚴重影響果農收入。尤其是套袋蘋果受害更重,2009年我們對全縣果園調查,套袋紅富士霉心病病果率為26.7%。為了有效控制霉心病的發生,進一步驗證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對蘋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2010年春,我們進行了田間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供試藥劑
10%多抗霉素(寶麗安)可濕性粉劑(江蘇南通丸宏農用化工有限公司),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1.2試驗園選擇。試驗在河南省陜縣原種場王鎖強果園進行。該園地處縣西黃河灘地,土質為黃綿土,灌溉條件較好。供試果樹品種為紅富士,樹齡15年,株行距3米×4米。歷年霉心病發生嚴重,病果率30%左右,2010年蘋果套塑膜袋。
1.3試驗處理
試驗設5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處理5棵樹。5個處理分別為每667平方米噴:①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200克(即稀釋1000倍);②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33.5克(即稀釋1500倍);③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克(即稀釋2000倍);④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33.5克(即稀釋600倍);⑤清水對照。
1.4施藥時間及方法
第1次施藥在蘋果開花始盛期(2010年4月15日),第2次在末花期(2010年4月26日)。選用軸塞泵式機動噴霧機,每個處理噴藥液25千克。
1.5調查方法
果實成熟采收時(2010年10月24日),每處理隨機取150個果,帶回室內剖果統計病果數。計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病果率(%)=病果樹/150×100
防治效果(%)=清水對照區病果率-處理區病果率/清水對照區病果率×100
2、結果與分析
2.1防治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10%多抗霉素1000倍對霉心病的防治效果達89.68%,10%多抗霉素1500倍防治效果達86.5%,與3%多抗霉素600倍的68.25%的防效相比,差異顯著:而10%多抗霉素2000倍的防效僅有46.04%,差別極顯著。
2.2對結果及果實的影響
通過田間觀察,各藥劑處理區坐果率、果形指數未受顯著影響,
2.3對其他病害的影響
試驗果園藥劑處理區蘋果斑點落葉病、褐斑病發生比對照區發生輕。
3、小結
在蘋果花始盛期和末花期各噴1次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對防治蘋果霉心病有很好的效果,用藥量667平方米不能少于133.5克(即稀釋1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