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蘋果不可缺鈣
(1)鈣的作用。鈣在果樹生長的過程中,起著平衡體內生理機能的作用,可使果樹的生長發育,開花坐果性能良好。
(2)蘋果缺鈣原因。陰雨天多或干旱天可誘發蘋果缺鈣:套袋后幼果蒸騰被抑制,容易缺鈣;果樹枝條密集,通風透光不良的密植園,內膛和中、下部的幼果易缺鈣。因此,密植蘋果園、套袋園在多雨或干旱年份應注意補鈣。
(3)蘋果缺鈣癥狀。在植株長至20厘米時,頂端幼葉尖卷曲呈鉤狀:幾天后變成棕黃色的焦枯狀:嚴重時整條新梢枯死,根系生長受抑制,新根短粗;果實缺鈣時,果肉細胞失去鈣的保護,采果前大范圍落果,果實日灼病、裂果病、爛果病等生理病害嚴重,且采收后不耐貯藏和運輸。
2、蘋果補鈣果實質優產高
套袋是生產無公害綠色果品的重要技術措施,但套袋后蘋果更易發生缺鈣,導致蘋果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等生理病害的發生:還會引起果實表面裂紋、粗糙等,因此蘋果套袋成功與否,和補鈣產品的選擇,補鈣的方法、時機等密切相關,良好的補鈣可增產優質。
3、補鈣的關鍵時機
果實吸收鈣有兩個高峰時期,一個是花后50天以內,果實所需要的鈣80%以上已進入幼果,應補鈣3-4次,相隔7-10天:另一個是果實采收前30-40天,補鈣1-2次。因此,必須在兩時期內進行重點補鈣。但應提醒的是:補鈣時應盡量將鈣液噴施在果實或葉背面。
4、補鈣方法應正確
(1)在果實吸收鈣關鍵時補鈣為好。花后4-5周(套袋前一個月內)是蘋果補鈣的有利時期。結合噴藥,可年噴2-4次鈣肥,以快速補鈣,如用CA2000鈣寶或翠康鈣寶,每次間隔為10天;另外,在采收果實前4-8周噴施鈣肥及采后用含鈣的溶液浸果,如用CA2000蘋果增色保鮮劑或氧化鈣采前噴施,采后浸果等,可以預防果實缺鈣癥狀的發生。
f2)主張施用有機肥,混合施入過磷酸鈣,鈣、鎂、磷肥或磷石膏等鈣肥。鈣是通過離子交換和水分運輸進入木質部的,近年來由于大量施用無機化肥,造成土壤板結,果樹根系吸收游離態鈣減少。實行果園種草。可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
(3)實施營養診斷平衡施肥,適當控制氮、鉀肥用量,保證氮、鉀和鎂等元素之間動態平衡。葉面噴施CA2000果氨寶補充微量元素,以促進鈣元素的吸收、利用。
(4)使用含量高,活性強,吸收快的優質葉面鈣肥。如陜西果樹所研制的CA2000鈣寶,稀釋倍數大(600-800倍液)、活性鈣含量高,吸收效率在95%以上。經試驗證實,富士蘋果噴施CA2000鈣寶后,由于果皮和果肉吸收鈣顯著增加,補鈣效果好,已基本控制了苦痘病、痘斑病的發生,裂紋果從13.5%下降到1.2%,日燒果發生率從7.8%降到1.4%。
(5)套袋果園應盡量少環剝。
5、選用優質的補鈣制劑
優質補鈣制劑應具有兩個特點:一是鈣離子濃度要高,要求在10%以上;二是鈣的活性要強,吸收率高,要在80%以上。一般情況下,原料型氧化鈣和硝酸鈣,有含鈣高的特點,但吸收率低:氨基酸鈣有吸收率高的特點,但鈣離子含量低。約在5%左右:一些全加工的鈣制劑,具有含鈣量高和吸收率高兩個特點,如CA2000鈣寶含鈣量達18%,翠康鈣寶含鈣量16%,美林高效鈣含量在12%以上,其吸收率均在90%以上。
套袋后仍然能補鈣。套袋后鈣難補的難題,已由美國補鈣新技術獲解決。根據美國植物生理學家庫爾恩(chutng)教授的“鈣調節蛋白酶”機理,研發成功的新型植物補鈣產品——綠元蛋白鈣,已向全國推廣。它克服了傳統補鈣產品只能在幼果期里面滲透補鈣,果實套袋后膨大期最需鈣素時,卻無法補充的缺陷,創立了補鈣調鈣相結合,套袋后仍可補鈣的新技術。據了解,該產品除含鈣元素以外,還含有CAN鈣調節蛋白酶、有機質,海藻酸,低聚糖、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它能增加根系對土壤中鈣素的吸收與傳導力,并能溶解稀釋葉片中的固化鈣,促使富余鈣素向缺鈣的果實轉移,促進體內鈣調節,從而達到不受套袋影響,果實補鈣的效果。提高吸收利用率4倍以上。有效預防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臍腐病、酸腐病,裂果等生理病害,并可凈化果面,除果銹,提高果實硬度,延長貨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