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柑橘面積216.3萬公頃,產量2521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是柑橘生產的大國,但不是強國。柑橘種植效益下滑,賣柑橘難年復一年出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下淺析柑橘生產現狀,并就“壓控面積三提高,以銷促產三做大”談點淺見。
1、生產現狀
1.1面積產量
2009年全國柑橘面積216.3萬公頃,產量2521萬噸,平均667平方米產767千克。與2008年相比,面積增加13.19萬公頃,產量增加189.84萬噸,平均667平方米產量增加1.7千克。
各省市區的柑橘面積依次為:湖南37.61萬公頃、江西29.64萬公頃、廣東27.6萬公頃、四川24.4萬公頃、湖北22.56萬公頃、廣西15.9萬公頃、福建17.38萬公頃、重慶12.66萬公頃、貴州3.86萬公頃、云南3.43萬公頃、陜西2.9萬公頃、河南1萬公頃、上海0.99萬公頃、江蘇4640公頃、海南4360公頃、安徽2713公頃和甘肅2700公頃。
柑橘產量依次為:湖南338.48萬噸、廣東322.05萬噸、江西299.37萬噸、廣西289.23萬噸、四川277.35萬噸,湖北274.70萬噸、福建266.29萬噸、浙江197.54萬噸、重慶126.33萬噸、云南38.31萬噸、陜西30.80萬噸、上海23.58萬噸、貴州19.42萬噸、江蘇5.98萬噸、海南4.45萬噸、河南4.00萬噸、安徽2.33萬噸、甘肅0.31萬噸和西藏365萬噸。
平均667平方米產量依次為:上海1650千克、浙江1128千克、廣東1019千克、福建1016千克、江蘇859千克、湖北812千克、廣東778千克、四川756千克、云南749千克、陜西712千克、海南680千克、江西673千克、重慶667千克、湖南600千克、安徽572千克、貴州336千克、河南251千克、甘肅116千克。
1.2增減幅度
2009年與2008年相比,面積增加的有15個省市區,依次為湖南4萬公頃、廣東2.8萬公頃、湖北1.45萬公頃、江西1.45萬公頃、四川1.3萬公頃、廣西1.08萬公頃、重慶6000公頃、陜西2980公頃、云南1200公頃、江蘇940公頃、甘肅733公頃、河南560公頃、海南320公頃、安徽213公頃、貴州73.3公頃。面積減少的有3個省市,依次為:福建3.58萬公頃、浙江5400公頃、上海786.6萬公頃。
產量增加的有16個省市區,依次為:江西50.87萬噸、廣東41.56萬噸、湖南40.90萬噸、廣西23.74萬噸、四川19.78萬噸、湖北19.19萬噸、重慶12.61萬噸、福建9.76萬噸、陜西7.07萬噸、云南5.59萬噸、江蘇0.92萬噸、海南0.51萬噸、貴州0.32萬噸、安徽0.16萬噸、河南473噸、甘肅82噸。減產的有3個省市區,依次為浙江40.81萬噸、上海2.91萬噸和西藏40噸。
平均667平方米產量增加的有12個省市區,依次為:福建205.49千克、陜西96.46千克、云南85.99千克、江西85.31千克、重慶36.78千克、貴州35.18千克、廣西26.88千克、廣東23.99千克、四川13.93千克、湖南9.4千克、甘肅6千克和湖北5.09千克。減產的有6個省市。667平方米產量減少依次為:浙江173.42千克、上海64.4千克、江蘇52.93千克、海南10.56千克、河南10.53千克和安徽4.96千克。
2、內銷外貿
2009年柑橘銷售與2008年相比有所好轉,但部分產區仍出現柑橘賣難,價格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產生過快發展,總量超常增長,造成消費擴大跟不上。其次是加工比例、商品化處理比例低和品種熟期比例不合理所致。
2009年柑橘鮮果出口總量111.3萬噸,出口總值5.93億美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29.1%和35.5%。平均單價0.533美元/千克,比2008年有所提高。
出口柑橘中,寬皮柑橘(柑和橘)量最大,達80.6萬噸、4.2億美元,比2008年分別增長32.8%和38.6%。其次是甜橙,出口18萬噸、8454萬美元,比2008年分別增長27.2%和47.3%。其三是柚,出口12萬噸,8144萬美元,比2008年增長21.5%和19.3%。檸檬和酸橙等出口較少。僅為4720噸、327.7萬美元。
柑橘進口總量9.2萬噸、總值7422萬美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14.6%和10.3%,進口的主要品種是甜橙和柑。
柑橘加工制品,出口量最大是橘瓣(片)罐頭。2009年為32萬噸、2.6億美元,比2008年分別減少9.3%和7.9%。進口很少,只188噸、25.8萬美元,分別比2008年減少44%和25.1%。冷凍橙汁的出口量為1359噸,206.6萬美元,比2008年分別減少29.6%和30.7%:非冷凍橙汁出口量為1.1萬噸、589.7萬美元,比2008年分別增長174.7%和202.6%;葡萄柚汁僅少量出口,不足100噸。
進口橙汁數量明顯大于出口:進口冷凍橙汁4.9萬噸、7232萬美元;非冷凍橙汁888.1噸、95.2萬美元、葡萄柚汁200噸、20萬美元。
柑橘制作的果醬、果凍、果泥和果膏等,2009年出口1612噸,233.4萬美元,比2008年減少24.7%和11.3%:同期同類進口137.6噸、45.3萬美元,比2008年分別增長60.7%和61.7%。
3、對策建議
3.1壓控面積三提高
根據上述生產現狀,生產上采取“壓控面積三提高”:即壓縮控制柑橘生產面積,大力提高柑橘單產、品質和效益。全國柑橘面積壓控在173.3萬-200萬公頃,將非優勢產區、非最適宜生態區、非適宜生態區和零星分散及廣種薄收的面積加以壓控,“十二五”期末控制在200萬公頃,以后最終控制在173.3萬公頃。
生產上大抓“三提高”:提高單產,從目前的667平方米產767千克,到“十二五”末增加到1000千克,以后再經5至10年的努力,增加到1500-2000千克。提高柑橘果實的外觀內質,以種植發展新品種,大力推進無公害、綠色柑橘果品生產技術,提高商品率、優等果率為抓手,到“十二五”期末柑橘良種率達85%,早中晚熟品種比例15:70:15,商品果率達85%,優質果率60%。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是市場需求相對平衡,價格宜,單產高、品質優。生產上通過發展市場需求品種,調整熟期,強化管理,達到優質、豐產、高效的目的。
3.2以銷促產三做大
銷售上大力抓好“以銷促產三做大”:即“以銷促產”不是“以銷定產”,變“定”為“促”一字之差,變被動為主動,可擴大內外銷售?!叭龃蟆奔醋龃笫袌?、做大品牌、做大產業鏈。
做大市場,鮮果要繼續以國內市場為主,不斷拓展國外市場,從周邊向歐、美高端市場開拓。加工品繼續保持“世界橘瓣罐頭王國”的同時,努力加大各種橙汁的生產,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和對外出口。
做大品牌是產業發展之需,通過創品牌、護品牌、整合品牌,力爭做大、做強品牌,創出如美國新奇士那樣的世界級品牌。
做大產業鏈,從鮮銷向加工發展,從粗加工向綜合加工利用的精加工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柑橘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