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冬天的休眠期,葡萄樹開始慢慢蘇醒,這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一年中最脆弱的時期,認真做好這一時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許多果農由于對此期間管理工作不重視,技術掌握不到位,造成葡萄樹抽干、死樹現象,經濟損失慘重。現根據我市葡萄春季管理的實際情況,針對葡萄防寒、撤土、出土及上架方面存在的問題,介紹以下合理的操作技術。
1、防寒技術
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氣溫達到-15℃的地區,都要對葡萄樹進行下架埋土防寒處理,否則到第2年春天,葡萄植株就會發生凍害,輕則抽干不能發芽,重者導致植株死亡。葡萄防寒一般采取下架埋土或草簾子加上一層薄膜即可,如果用抗寒砧木貝達、S04等嫁接苗木,則不須用草簾子或薄膜防寒,只需埋土就可以安全越冬。
2、撤土技術
春季第1次撤土,我市一般從3月底左右開始,撤掉埋在葡萄樹上面土的2/3。撤土時應注意不要撤掉根部的土,以葡萄樹為中心,留約40厘米寬的土,其他多余的土必須都撤走,露出秋季時的地表面,目的是提高地溫,讓根系及早活動,吸收大量的水分和養分,以滿足樹體生理活動需要。如果樹枝露在外面,應用土把它蓋好,防止遇到低溫天氣發生凍害,導致芽眼凍死。葡萄撤土不能太早,因為撤土之后芽眼就易提早萌動。當外界溫度達不到出土條件時,芽眼在土里面已經長的很長,等溫度穩定后可以出土時,會碰掉許多將來會成為結果枝的主芽,這些先長出的結果枝主芽,發出的果穗大,而后長出的是結果枝副芽,發出的果穗小,所以千萬不能把主芽碰掉。到4月初時,再進行第2次撤土,原則上是撤掉埋在葡萄樹上面土的1/3,這次不露出枝蔓就行,把土都回填到冬季挖土的地方,這項工作要按規定去做,操作不當,也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3、出土技術
出土時間根據當時的氣象條件和未來幾天的氣溫變化情況靈活選擇,當外界溫度不低于15℃且變化不
大時開始出土,具體可以以當地杏樹開花期做為參照。具體操作過程,用帶鉤的工具把葡萄蔓鉤出土外,注意要從上一年秋季放倒時的最后位置開始操作,以此類推。葡萄在春季
通常不宜出土過早,原因是前期的氣候溫差可能較大,當出現大幅降溫時(0℃以下),葡萄幼芽可能因溫度過低而死亡。而出土過晚,芽眼萌發的過長,出土操作過程中容易被碰掉,同時,在土中生長過長的芽(1-3厘米)還會因外界溫度與土內溫度差距過大而死亡,而后期生長出來的新梢,由于掛果量減少會造成當年減產,效益降低。
4、上架技術
為了使葡萄的枝蔓和新梢最有效的充分利用架面和光照條件,實現優質高產,同時也為了便于葡萄園以后的各項管理工作,應根據葡萄整形方式和品種特點,來選擇葡萄的引綁方式。葡萄出土后不要急于上架,將枝條先平放于地面,以削弱頂端優勢。提高萌芽率,消除光禿,一般在出土后一周內完成引綁上架即可。葡萄在綁扎固定之后,不能讓其左右移動,以免由于新梢移位而導致架面過密或過疏。
(1)上架,用手慢慢將葡萄老蔓向上扶起上拉至使其根部與地面垂直。要注意使枝蔓在架面上均勻分布,將各主蔓盡量按原來的生長方向綁縛于架上,保持各枝蔓間距離大致相等。
(2)綁扎,用玉米皮綁扎老蔓時,應把鐵絲向下稍按1-2厘米,使鐵絲線對樹體產生一定的拉力,防止樹體彎曲。藤蔓彎曲沒有綁直,會給冬季埋土防寒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同時藤蔓彎曲在防寒溝高的部位很容易暴露于埋土之外,會發生嚴重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