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1)04-0033-0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急性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該病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定為A類傳染病。按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癥狀,僅使感染的禽類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輕度呼吸道癥狀,食量減少、產蛋產肉量下降,出現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感染的雞群常常全部死亡。A型流感病毒的子型根據病毒表面的H和N兩種蛋白質確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經氨酸苷酶。現在有15種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種N子型病毒。在15個H子型中,H5和H7兩個子型對家禽致命性最強,這兩個子型也可感染人。
禽流感是能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種從呼吸系統到全身嚴重敗血癥的疾病。主要癥狀是體溫升高、呼吸困難、腹瀉、產蛋率下降,主要病理變化為全身敗血癥特征。該病呈世界性流行,近年來我國也有發生,且日趨嚴重,給養禽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禽流感病毒可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以及臟器組織中,病毒可隨眼、鼻、口腔的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通過病禽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尸體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昆蟲等污染周圍的環境,如飼料、飲水、禽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用具、運輸車輛而進行傳播。健康禽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而引起發病。長期干燥寒冷的氣候更易引發該病。
在禽流感的防治工作中,要以預防為主,在接種預防的基礎上,搞好環境衛生和隔離工作,發現疫情要及時上報。加強雞的飼養管理,抓好飼料營養的合理配制,適當添加中藥如玉屏風散(由黃芪、防風、白術等3味藥組成)以提高雞的體質。下面介紹幾個防治禽流感的中草藥方劑,供參考。
1荊防敗毒散
藥物組成:荊芥45g,防風30g,羌活25g,獨活25g,柴胡30g,前胡25g,枳殼30g,茯苓45g,桔梗30g,川芎25g,甘草15g,薄荷15g。以上12味中藥粉碎、過篩、混勻后即成。制成的藥品為淡灰黃色至淡灰棕色的粉末,氣微香,味甘苦、微辛;具有辛溫解表,疏風祛濕散寒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早期腹瀉。用法與用量:治療時,每只雞(60日齡雞用量)1~3g/d,連續用藥3~5d;預防時,每只雞0.5~1.0g/d,連續用藥3d。
2銀翹散
藥物組成:金銀花60g,連翹45g,薄荷30g,荊芥30g,淡豆豉30g,牛蒡子45g,桔梗25g,淡竹葉20g,甘草20g,蘆根30g。以上10味中藥粉碎、過篩、混勻后即成。制成的藥品為棕褐色的粉末,氣香,味微辛甘、微苦;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能;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瘡癰初起。用法與用量:治療時,每只雞(60日齡雞用量)1~3g/d,連續用藥3~5d;預防時,每只雞0.5~1.0g/d,連續用藥3~7d。
3加味白虎湯
藥物組成:生石膏240g,知母45g,玄參45g,荊芥45g,防風45g,金銀花30g,連翹45g,黃芩45g,桔梗45g,藿香30g,陳皮45g,粳米45g,貫眾45g,甘草30g,生姜100g,大棗100g。有咳嗽及呼吸癥狀加桑白皮45g,半夏45g,麻黃30g,枇杷葉45g;有下痢癥狀加黃連45g,白頭翁45g,車前草45g,馬齒莧45g。該方劑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能,主治風熱感冒,禽流感。用法與用量:以上中藥煎水用于3 000只雞1d的量,用水煎煮3遍后混勻供雞飲用,也可以打成粉未按一定比例拌入雞飼料中喂飼。預防時減輕劑量,藥物濃度宜低;治療時可增加劑量,藥物濃度宜高。此方療效佳,且價格便宜。
4清瘟敗毒片
藥物組成:石膏120g,地黃30g,水牛角60g,黃連20g,梔子30g,牡丹皮20g,黃芩25g,赤芍25g,玄參25g,知母30g,連翹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葉25g。以上14味中藥粉碎、過篩、混勻、制粒、干燥,壓制成1 600片(包衣),即得。該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能,主治熱毒發斑,高熱神昏。用法與用量:每lkg體重的雞用藥2~3片,連續用藥3~5d。預防時,每lkg體重的雞用藥1~2片,連續用藥3d。
5清咽利肺湯
藥物組成:板藍根80g,金銀花60g,大青葉60g,蒲公英60g,山豆根60g,牛蒡子80g,柴胡60g,杏仁40g,射干60g,麻黃60g,石膏150g,甘草60g,知母 60g,貫眾60g,生石膏打碎后,出鍋時拌入。該方劑具有清熱解表,利咽止嗽的功能,主治風熱感冒,咳嗽流涕。用法與用量:以上中藥煎水,用于4 000只雞(45日齡以上)1d的量,用水煎煮3遍混勻后供雞飲用,連續用藥3~5d;預防時,用開水稀釋1倍,連續用藥3d,也可以研成粉末按一定比例拌入雞飼料中喂飼。此方價格便宜,治療效果顯著,預防更佳。
6加味麻杏甘石散
藥物組成:麻黃25g,生石膏60g(打碎另包最后加入),杏仁、甘草、梔子、知母、連翹、黃柏、玄參、大青葉、淫羊藿、陳皮各15g,車前子、紫草、澤瀉、茯苓各10g。該方劑具有散寒解表,清熱利咽止嗽的功能;主治內有里熱,外感風寒,咳嗽流涕。用法與用量:以上中藥煎水,用于1 000只雞(45日齡以上)1d的量,用水煎煮3遍后混勻供雞飲用,連續用藥3~5d;預防時,用開水稀釋1倍,連續用藥3d,也可以研成粉末按一定比例拌入雞飼料中喂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