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1)04-0036-02
進入冬春季節,氣溫降低,豬舍封閉較嚴,舍內空氣潮濕,豬常常發生腹瀉,臨床上除了常見的豬黃白痢、豬痢疾、仔豬副傷寒等細菌性腹瀉外,還有病毒性腹瀉,如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等。豬的腹瀉是當前養豬生產中常見的一種多因素疾病,在豬病中占30%以上,特別是仔豬發病率更高,給豬場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1發病原因
豬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病因復雜的多發性疾病,根據致病因素可分為非感染性腹瀉和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氣候、環境、飼料等變化而引起;而感染性腹瀉往往由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性胃腸道疾病引起。
對仔豬來說,因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胃酸濃度低,殺菌力弱,病菌不能被胃酸殺死,容易產生毒素引起腹瀉;冬春季節氣溫低,仔豬會本能地加大采食量,但體內消化酶分泌較少,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引起腹瀉;早期斷奶、飼料更換、環境的突然改變及飼料霉變等均可引起仔豬腹瀉。豬感染性腹瀉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病原體,包括細菌(大腸桿菌、魏氏梭菌、沙門氏菌、鉤端螺旋體等)、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流行性腹瀉病毒、輪狀病毒等)和寄生蟲(蛔蟲、結節蟲、類圓線蟲等)。豬腹瀉常由多種病因聯合所致,因此,在控制該病時要采取綜合防制措施。
2臨床癥狀
2.1細菌性疾病
2.1.1仔豬大腸桿菌病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常見的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仔豬紅痢。仔豬黃痢多發生于1周齡內仔豬,病豬腹瀉,糞便呈黃色漿糊狀,病情嚴重的肛門松弛,大便失禁,全身脫水,很快消瘦,眼球下陷,肛門和陰門呈紅色,終因衰竭而死亡,病程1~3d;仔豬白痢多發生于2~3周齡仔豬,病豬以下痢為主,排灰白色漿糊樣稀糞,氣味腥臭,食欲不振,脫水、消瘦,體溫變化不大,如不治療,常于5~6d內死亡;仔豬紅痢多發生于3日齡內仔豬,發病急,排紅褐色稀薄血糞,含少量腸道壞死組織碎片、氣泡,有特殊腥臭味,血糞粘附于肛門及后肢。
2.1.2仔豬副傷寒1~4月齡豬常發病,無季節性,體溫升高,結膜潮紅、腫脹,排水樣黃色惡臭稀便、發熱、嘔吐、食欲不振,被毛無光澤。急性時呈敗血癥變化,亞急性和慢性呈頑固性拉稀癥狀。急性時病豬死前胸、腹、四肢皮膚有紫色出血斑,此型常誤診為豬瘟。慢性病例最多見,體溫時起時伏,食欲反復無常,便秘與下痢相交替,逐漸消瘦,有的長期咳嗽和呼吸困難,皮膚濕疹,多在數周內死亡,或成為僵豬。
2.1.3豬痢疾由一種較大的革蘭氏陰性厭氧菌豬密螺旋體引起高度傳染的黏液性、出血性腹瀉。多發生于斷奶架子豬,病豬體溫升高至40℃以上,初期排黃色或灰白色稀便,當腹瀉加重時,糞便呈紅色或黑色的油脂膠凍樣,含有鮮血、黏液和纖維素性滲出物碎片,常因脫水而死亡。
2.2病毒性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腹瀉有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等。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但以仔豬多發,其他年齡的豬癥狀較輕,較易恢復;呈明顯的季節性,多發于冬季;病豬主要以排水樣便、嘔吐、脫水為特征;仔豬突然發病,初期出現嘔吐繼而劇烈腹瀉,糞便呈黃綠色、灰白色、灰黃色,常見未消化的乳凝塊;病豬食欲下降或廢絕,口渴、明顯脫水、迅速消瘦,個別病豬體溫短期升高,很快降低至常溫以下,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2.3寄生蟲性疾病
寄生蟲性腹瀉的共同癥狀包括消瘦、貧血、下痢、食欲不振、病程緩慢,生長發育受阻,最后成僵豬。
3預防措施
3.1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
豬場應謝絕外人參觀,場內嚴禁飼養其他畜禽,引進豬只時禁止從疫區或帶病豬場選購。場內人員、車輛出入場區要嚴格消毒,豬場環境在正常情況每周消毒1次,如有疫情堅持每天消毒;消毒藥物每2周更換一種,避免長期使用一種消毒藥物。母豬產前2~3d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乳頭。仔豬出生后灌服慶大霉素,飲水消毒可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提供營養合理的全價日糧,嚴禁使用發霉變質飼料,妊娠母豬供給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飼料。
3.2注意保溫
在保證豬舍溫度的前提下,加強通風換氣,降低豬舍內有毒氣體的濃度,給豬群營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
3.3加強免疫
妊娠母豬產前做好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大腸桿菌等病的疫苗注射工作,以使仔豬獲得免疫保護。
3.4早喂初乳
對初生仔豬要使其盡早吃好吃足初乳,初乳中含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從而減少腹瀉的發生。
4治療
豬腹瀉發生時可首先使用口服補液鹽,讓豬自由飲用。群體用藥:藿香正氣散(或健胃止瀉散、白頭翁湯、黃連解毒散等)按0.5%比例拌料,同時每噸飼料添加土霉素500g、阿散酸50g,連用2~3d。個體用藥,常用注射藥物有長效土霉素,20mg/kg體重;抑毒肽,0.2mL/kg體重;氟苯尼考,15mg/kg體重;痢菌凈,5mg/kg體重;氟哌酸,5mg/kg體重。根據發病情況,選用以上藥物,單用或聯合應用,1次/d,連用2~3d。也可選擇口服藥物如鏈霉素、瀉痢停、慶大霉素、黃連素、酵母粉或乳酶生,連用3~5d。腹瀉嚴重時注射或口服藥物時適量加入阿托品。若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時應考慮由寄生蟲引起的腹瀉,選用驅蟲藥物進行治療,每噸飼料添加阿維菌素0.2g,芬苯噠唑10g。對嚴重脫水的病豬,可以進行腹腔補液,也可用10%葡萄糖鹽水50mL加入一定劑量的慶大霉素、氟哌酸等藥物注射,糖鹽水使用前要預熱至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