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創意和寫作可能會給整個產業創造不菲的價值。”在李東升看來,人們會日漸習慣英國作家羅琳那樣的故事,哈利·波特的創意和寫作,不只是給個人帶來了上億的身價,還創造了超過上百億美元的產業價值,僅僅電影票房就超過50億美元。
目前,創意產業正每天在全球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還以高于傳統產業24倍的速度在產業結構中擴張。以美國為例,創意產業已經占美國GDP的7%,超過了房地產業在美國GDP的比重,因此,創意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不僅是一種經濟,而且正成為眾多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這個發展趨勢在中國也不例外。陜西省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西安高新區)的創意產業正成為一個樣本,受到來自國內外的高度關注。自2006年以來,西安高新區做出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部署,并成立專門機構促進創意產業發展。截至2010年底,全區創意企業數量達2000多家,產業總量突破100億元。其中,動漫游戲企業可達150家,產業總量超過25億元。
“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將是一個創意可以帶來一個產業、改變整個世界的創意時代。”作為西安高新區創意產業發展與促進辦公室副主任,李東升深知創意產業帶來的影響力。
創意“土壤”
數字商業時代:西安高新區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有哪些獨特優勢?創意產業和IT、通信緊密相關,你們是如何搭建這個平臺的?
李東升:西安高新區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軟”“硬”結合,最終讓“軟”實力變成實實在在的“硬”競爭力。在西安高新區提出發展創意產業之前,我們已經具有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特別是高新區內聚集了一大批通信、網絡、軟件企業的實力,將這些現有的科技創新能力與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實現有效嫁接,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營造良好的創意產業氛圍,2006年西安高新區開國內之先河,成功舉辦了中國西安首屆國際手機電影節活動,營造3G條件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氛圍。同時,在產業領域定位上,西安高新區堅持發展高新技術與文化創意高度融合的高附加值的高端創意產業,重點發展動漫游戲、數字傳媒、影視制作與文化藝術四大板塊。
數字商業時代:創意產業更需要體現個性和營造良好的創意環境,比如很多企業的辦公場所就非常個性,你們如何解決這些創意企業的個性化辦公需求?
李東升:“聚集區”建設是我們有效解決用地問題的一劑良方。簡單講就是構建虛擬園區,促進企業快速集聚。然后,充分利用區內現有樓宇空間,并通過對樓宇運營業主的引導與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為企業提供所需的辦公場地,打破了以往通過政府規劃投資建設專門性專業園區的原有模式,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目前,在西安高新區內已建立了15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共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了30多萬平方米的辦公場地,聚集了300多家文化創意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有效盤活了現有房屋資源,達到了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另一方面,使原有的產業形態發生了質的變化,實現了“騰籠換鳥”,促進產業結構的有效轉變,煥發出了新的經濟活力。
數字商業時代:你們對這些創意產業有哪些具體扶持措施?
李東升:我們在這幾年里已經連續兩次對相關扶持政策做了調整,園區的企業都感受到了“驚喜”。具體來講就是他們會享受到每年設立的3000萬元企業培育資金,主要用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扶持。
西安高新區還通過建立BIZSERVR(文化創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實時鏈接,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
創意“走出去”
數字商業時代:目前,西安高新區創意產業已經走向了國際,2010年這些企業起到了園區的帶動作用嗎?
李東升:去年,商務部批準的兩家陜西文化產品重點出口企業,全是高新區的創意企業。據統計,已有11家企業與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美國等國際公司展開了產品開發與項目合作,簽定合作金額超過千萬美元。
有太多企業創造了無數的奇跡,他們不僅立足于陜西,更走向了全國,乃至全球。以瑪雅動畫為例,2009年瑪雅動畫開展了全新的動漫營銷業務,成功為《功夫包子》、《黑貝》等作品在國內主流城市打開銷路,新增業務收入上百萬元。
還有更多的企業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如,掌能科技的手機游戲“漂流瓶”已走向歐美市場;華炎信息的網絡游戲“FCITY0913”出口到德國:樂境動漫的“Qdooo虛擬游戲社區”出口到新加坡和印尼;樂游信息的大型網絡游戲“滄海”出口到臺灣及東南亞地區;魔立方的手機游戲“I evolution”出口到歐美;長風數字的“中華武術”系列產品出口到新加坡。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