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商業時代:愛國者從白手起家的小企業成長為中國數碼領域第一品牌的過程中,起到了推進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馮軍:50%創新加上50%團隊。對IT產業來講,中國企業落后于日、韓、美,那么要想追上并超越對手,不靠創新靠什么?IT產業本身就是不斷在創新的行業,這就給企業提供了新的技術和不斷創新的機會,對我們而言,關鍵在于如何將這些新技術和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相結合來創造新的價值、新的模式,讓用戶受益。當然,除此之外,取得今日成績的原因還有一半來自于團隊精神。
數字商業時代:創新在愛國者內部是如何體現的?
馮軍:既包括新技術,也可以是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是新的營銷方式。總之,只要可以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都是創新。同樣,倘若一項新技術不能為我創造價值,那么即使再新,我認為那也稱不上創新。
數字商業時代:在國人眼中,相比蘋果,愛國者更多被認為是一個出色的模仿者,而不是顛覆性的創新,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馮軍:我覺得這個比喻不恰當。
對于中國的創新者來講,應該是先模仿,后超越。我們不叫模仿,我們是虛心向人學習。
模仿和學習是兩個定義,模仿就是拷貝,原模原樣照搬,模仿是一個貶義詞。所以我剛才聽到模仿就有一個本能的反彈,不承認。
但如果說你是不是在學習它,那我承認。我認為它是我的老師,但是我不學它的(蘋果iPad)大小,我不學它的封閉式結構,我(愛國者N700)是做成7寸,加上3G,更符合中國人的習慣。
作為中國企業的創新來講,應該在虛心學習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特色,這是我們認為要去做的。
并不一定非要完全創新的技術才叫創新,即使蘋果的iPad,同樣也不是最早的平板電腦產品。這樣一來,我們還要感謝蘋果幫我們教育了市場。N700運用的是開放式平臺Android,開放式平臺早晚要消滅封閉式平臺,這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成功的路徑就是先學習,后超越。
數字商業時代:愛國者是否擁有自己的顛覆性技術?
馮軍:沒有一款相機可以在劇烈的抖動中拍出清晰的照片,愛國者的哥窯相機除外;筋斗云手機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物聯網,通過一個筋斗云軟件,便可以不通過任何第三方實現點對點傳輸,原汁原味地傳遞數據。
數字商業時代:我很好奇,比如說像這款哥窯相機,實際上的銷量如何?利潤率有多高?我就是想問,創新力做到最好的產品是不是最好賣的產品,最好賺錢的產品?
馮軍:新技術不一定受到市場歡迎,就像蘋果在我們圈里認為它的技術是最落后的,但是它照樣能創造價值,因為它創造的是給消費者的體驗,用著舒服,用著高興,技術再高跟你有啥關系?
數字商業時代:為何愛國者這些領先世界的技術和產品,遲遲無法形成蘋果iPad的旋風效應?
馮軍:我們和蘋果面臨著不同的環境。一是美國人支持國貨,二是美國文化世界第一。而我們目前的情況是,即使我有世界上最貴的相機,有著尖端技術,但是消費者心理上還是認為日本相機是最強的,盡管到現在上市三年來沒有任何一家日本企業可以達到哥窯相機的超級防抖技術。日本企業肯拿大廣告去砸,我砸不起,作為一個中國的民族企業,我們只能不斷創新、再創新,時間長了消費者的觀念就會慢慢轉變了。作為中國企業要跟國際品牌競爭的話,你就得打開右腦識別困難,從困難那邊尋找哪個困難其實是機遇偽裝成困難的。比方說大家對中國品牌的不信任,這個困難就是短期的,早晚它會解決的。
數字商業時代:愛國者在國際市場表現如何?愛國者品牌是否有一天會真正走向世界,成為國人眼中的蘋果?
馮軍:愛國者在哥倫比亞一個地方的銷量已經超過中國的總銷量。目前來看,從新興市場滲透比較容易成功,但最后我們還是要深入到發達國家,掙老外錢的愛國者才叫真正的愛國者。
數字商業時代:對于自己所做的一切,希望得到外界怎樣的評價?
馮軍:將來我的墓碑上就寫一句話——這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