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出自鮑勃·迪倫的一首歌,大概叫做《答案在風中飄蕩》。
這句歌詞的上一句是,“一個男孩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男人?”關于這句話的答案,京東CEO劉強東已經給了,只不過用的不是距離,而是數字——500億元。
從2005年算起,僅用5年時間,劉強東就讓京東的年銷售額從1000萬元暴增至100億元。這樣算來,京東每年的增長率都在300%以上。而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二季度,京東的市場份額已經上升到了35.4%。至此,京東獨占中國B2C行業鰲頭之勢已成定局。但劉強東卻說:500億規模才是京東的安全邊際。
這樣的表態,讓人想起了2009年底劉強東在京東內部大會上那近乎瘋狂的宣言:我們京東一家在整個中國B2C行業里面,要超過老二加老三。
那次之后,很多人在很多場合都質疑了劉強東的“囂張”和“狂妄”,但我想表達的是另外一種觀點——要連點虛榮心都沒有,還做什么企業?
關于這句話,劉強東日后的解釋是:現在這么多B2C,以后很多都要死掉,所以要活下去,京東必須要拼命地努力。
事實就是這么簡單。因此,結果也簡單。
忽然大了,偉大了,進而稱頌偉大的也就多了起來。有些人甚至漫卷詩書喜欲狂地提出了關于中國已經在B2C經濟上也大國崛起了這一議題。很有氣勢,但現在的情況是,在當下的格局下,誰能跑到最后還是個問題——在跨步式躍進之后,身后留下的除卻落下對手的距離,更有諸多一時必須忽略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斷然不會因為那些諂媚的贊美而消失得無影無蹤。
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混蛋之一塞林格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賤貨,他們大約就是為了拍馬屁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一旦有了拍馬屁的機會,他們必然狂拍不已,因為拍馬屁就是他們存在的理由和表現方式。
幸好,幸好劉強東沒亂。
是什么讓京東在240億~260億元的這個目標前阻礙了腳步?物流。目前龐大的物流規劃為京東帶來數字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負累。于是,劉強東做出一個決定:給全速行駛中的京東踩一腳剎車……
幸福,因為這一刻的冷靜,和未來。
其實更喜歡鮑勃·迪倫的另幾句歌詞:
現在緩慢的,一會兒或許會快/現在存在的,過會兒或許不在/現在的秩序,或許正迅速消失/眼下的第一,或許轉眼變最后/因為時代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