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五局渝利五總隊自2009年2月11日開工以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大力倡導“三如六不”( 如履薄冰、如坐針氈、如臨深淵,不干違法的事、不干違章的事、不用低素質的人、不吝惜投入、不當老好人、不存僥幸心理)的安全觀,有力地推進了項目標準化管理和架子隊建設。截至2011年3月30日,項目部實現安全生產777天。
奠安全文化之基
渝利鐵路開工之初,中鐵五局渝利五總隊就提出了“杜絕發生重傷及以上傷亡事故”的安全目標。首先,加強組織領導,分別成立了以總隊長、架子隊隊長為組長的兩級質量安全領導小組,明確總隊長、架子隊隊長為各級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其次,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總隊建立了《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辦法》《項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監督檢查考核辦法》等33項安全管理制度和25項隧道突泥坍塌、涌水坍塌、高處墜落等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第三,明確安全生產責任,總隊和架子隊、架子隊和班組、關鍵崗位人員分別簽訂了《安全生產包保責任書》,明確了各級、各部門管理人員、關鍵崗位人員安全工作責任。健全的組織、完善的制度、明確的責任,為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曉安全文化之理
五總隊十分注重崗前和施工過程安全培訓,強化全員安全意識。五總隊先后組織開展了全員安全培訓、崗位適應性培訓以及各工種作業要點、安全操作規程培訓,并對作業人員進行了考核,做到了培訓有計劃、有記錄、有考試。同時,嚴格實行合格證準入制度,對新進場人員做到不培訓不進場、不合格不上崗。另外,總隊在各隧道洞口均設置了安全質量講評臺,各作業隊堅持每天早上進行全員安全教育講話和班前安全講話,每周一晚定期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周二晚定期組織班組學習培訓。通過持之以恒的安全學習培訓,提高了全員安全生產技能和行為意識,為實現安全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賦安全文化之形
安全文化要落地,重要之舉就是視覺有形化。五總隊在工人上下班的隧道口、路基邊、操作臺等施工區懸掛各種安全標語標識、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制作安全知識宣傳長廊,在駐地張貼顯目的安全生產漫畫,時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生產;將“三如六不”安全觀和安全警示標語制成燈箱,懸掛在隧道邊墻上,每150米懸掛一個燈箱,成為渝利線上獨特的安全警示風景。他們還將“安全操作規程卡片”制作成看板擺放在施工現場附近,促使大家“看看板、學看板、會看板、用看板”、“看了看板長記心、長了記心提水平”,確保了現場安全施工。
練安全文化之術
要長練安全文化之術,重點還在于生產過程的安全控制。五總隊始終堅持嚴格按設計規范、技術標準、操作規程組織施工,認真做好現場技術指導,堅持技術交底到作業班組;督促抓好“事前指導、中間控制、事后驗工”工作;積極開展“鐵路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大反思大檢查”、“工程項目質量安全專項督查和治理”、“隧道工程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等檢查活動,特別強化節假日、中夜班等重點時段、薄弱環節與重點崗位的重點監控與動態巡視。總隊還聘請了22名群眾安全生產監督員,賦予其安全生產監督員送達《紅黃通知書》權力,促進了項目部安全有序可控。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渝利鐵路五總隊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標準化管理全線第一。2010年底,局對渝利線內部質量信譽評價及標準化管理、架子隊達標驗收,五總隊榮獲兩項“桂冠”,所負責施工的都亭山隧道進口被成都鐵路局第一批授牌為“標準化管理示范工地”,一號斜井、二號斜井及一號斜井拌合站先后通過成都鐵路局標準化管理達標工地驗收;二隊架子隊建設先進經驗在鐵道部交流會上進行推廣;都亭山隧道進口與一號斜井工作面比計劃工期提前60天實現安全勝利貫通。2010年,渝利五總隊榮獲中國中鐵股份公司“安標工地”、“紅旗項目部”、“項目文化建設示范點”光榮稱號。總隊二隊分別榮獲貴州省“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和局“優秀架子隊”稱號。渝利五總隊成為渝利鐵路全線一道最為亮麗的風景。(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