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重”)是國家“一五”期間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隸屬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是國家常規兵器重點保軍企業、大中口徑火炮科研生產基地和動員中心。“十一五”以來,北重集團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積極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彰顯了“有抱負、負責任、受尊重”的軍工企業新形象,在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中取得顯著成績。2011年,北重集團再次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忠實履職政治責任,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作為軍工企業,堅決完成各項軍品任務科研生產是公司“后墻不倒”的政治責任,是忠實履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軍工核心使命的題中應有之義。幾年來,公司克服一切困難,堅決完成各項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特別是全面完成了國慶60周年閱兵裝備生產保障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唱響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軍工贊歌。
揚國威軍威,圓滿完成國慶60周年閱兵裝備生產和保障任務。國慶60周年閱兵儀式是共和國慶典活動中的一出重頭戲,公司承擔著閱兵裝備生產和技術服務保障兩大艱巨任務,必須確保參閱裝備“零失誤、萬無一失”。在生產組織上,公司確立了“大總裝”思想,提出用“倒序法”,即從總裝——焊接——機加——毛坯倒著排,最終把各零部件生產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出來,把最后的時間節點卡死,以大大縮短生產工序銜接處的剩余空間,確保零部件配套生產與總裝步調一致,有效解決了按時產出問題。在技術服務保障上,公司抽調科研、技能人員中的精兵強將出征“閱兵村”,在實踐中摸索出從部隊報故障、保障人員排除故障,轉變為主動排查、集體排除的保障方式,做到“小事不過時,大事不過夜”,使裝備的技術質量狀態時刻保持完好。國慶閱兵結束后,公司榮獲“閱兵保障先進單位”、“裝備保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這是對公司忠實履行政治責任的最佳褒獎。
舉公司之力,堅決打贏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攻堅戰。2010年,面對超過生產綱領一倍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公司各級領導提早謀劃、系統思考,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工程建設。
公司與駐公司軍代室共同成立了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軍企攜手抓生產、破難題。生產指揮系統科學安排生產計劃、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嚴格節點進度考核,保證了各項任務按時推進。質量、計檢等職能和保障單位團結協作、共克難關,有效發揮了保障服務作用。科研所、工藝材料所克服科研生產交叉進行、部分技術狀態不穩定等不利因素,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有力保障了生產裝配試驗的順利進行。各軍品單位服從指揮、協同作戰,形成了生產、配套、總裝齊頭并進的工作合力。11月30日,隨著最后一批重點工程產品總裝下線,公司提前1個月全面完成了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創造了公司軍品生產史上的奇跡。
在軍品任務科研生產中,公司各條戰線干部員工舍小家、顧大局,比干勁、講奉獻,在科研生產一線,在總裝調試現場,在靶場試驗基地,在千里配套廠家,到處都有勞動者拼搏奮斗的身影,到處都有軍工人建功國防事業的足跡…… 他們用實干用奉獻“傾力打造我軍最忠誠、最可信賴裝備供應商的品牌商譽”。
忠實履行經濟責任,
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
軍工企業不僅是國防建設的主力軍,而且也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活力,是其忠實履行經濟責任的題中應有之義。公司把加快發展作為企業最大追求,以做好頂層設計引領發展,以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發展,經濟總量由2005年的32億元躍升至2010年的103億元,年均增長26.3%,公司站在了發展的新起點上。
做好頂層設計,進軍高端裝備制造業。為更好地履行經濟責任,為經濟發展多作貢獻,公司在規劃“十二五”發展時,積極做好打造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能力建設的頂層設計:軍品要加強系統集成和總裝總調、研發設計、試驗測試等軍品核心能力建設,實現由任務型向任務能力結合型的轉變;民品要加強支柱民品產業擴能建設,重點要抓好360項目達產達綱和1 600噸精鍛機項目建設,強化其在厚壁無縫鋼管和高端異型件領域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在國家戰略層面的影響力;抓好1 000臺礦用車生產能力建設,繼續保持礦用車的市場霸主地位。通過核心民品的發展,拓展產業鏈的集成和能力建設。著力打造兵器工業一流的武器裝備制造集團和國家特種材料、重型裝備重要產業基地。
強化科技引領,提升發展實力。公司秉承“自主創新、重點跨越、引領未來”的科技理念,著力抓好產品創新和工藝技術創新。充分發揮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科研所、特種鋼研究院等五大產品研發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圍繞三大核心業務,加大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力度;建立和完善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優化工藝設計、工藝流程創新,大力降本增效;注重對產品研發方向、科技資源配置的統籌管理,總體提高研發效率……“十一五”期間,公司累計投入科技發展資金11.4億元,極大提升了軍民品科研生產能力;公司制定國家、行業標準9項,獲專利72項,取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3項。特別是成功建成“36 000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擠壓工藝項目”(即“360項目”),不僅打破了國外對擠壓技術的壟斷,使我國的厚壁無縫鋼管和高端材料制造能力有了質的飛躍,而且迫使進口鋼管降價50%以上,每年為國家節約外匯100多億元人民幣。
忠實履行社會責任,始終堅持推進和諧企業建設
關注員工職業成長,關注節能低碳生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是軍工企業忠實履行社會責任的題中應有之義。公司致力于員工職業生涯設計,持續增加員工收入,不斷提高員工“幸福指數”,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實現了企業發展與員工成長、與社會及生態環境的和諧,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企業與員工、社會和諧發展。公司立足職業生涯設計,建立了以兵器集團、公司和二級單位三級科技、技能帶頭人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員工職業成長通道,為員工成長成才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提供機會,讓各類人才有前途、受重用、受尊重。公司堅持“培訓是員工的最大福利”,“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培訓資金2 000多萬元、培訓各崗位員工14多萬人次;投資4 000多萬元,興建了員工培訓大樓和實訓大樓。公司積極構筑員工生活保障網,為員工繳納養老、失業、工傷、生育、醫療、大病補充和住房公積金“六險一金”,2005年至2010年在崗員工人均年收入年均增長13.8%。大力開展“送溫暖工程”、“春蕾計劃”、“金秋助學”等關愛員工活動,建立了困難員工“幫扶救助”長效機制。積極實施“安居工程”,同時為新進公司大學生發放3萬元住房補貼并提供成本價住房。投資3 000多萬元,解決了員工住房暖氣不熱、房屋漏雨等問題。幾年來,公司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投資4 600多萬元,興建北方兵器城,成為群眾健身娛樂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場所;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0多萬元;投資2 600多萬元建成轄區51個社區人員管理服務“陽光驛站”;投入100多萬元用于聯點鄉村“結對幫扶”扶貧工作。
推進節能減排,實現企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公司大力倡導循環經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實施環保管理體系認證和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改造,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推進節能減排科技進步,強化節能減排監督管理,嚴格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考核,積極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投資1 000多萬元對煉鋼鑄鋼等車間除塵系統二次改造,配套了先進的除塵設施;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一個電鍍廢水綜合處理站,關停了3個小電鍍車間,建立了循環系統。公司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十一五”期間,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由2005年的2.99噸標煤,降至2010年的1.06噸標煤,降幅超過60%。2005年到2010年,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降幅達12%,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達63%以上。2008年,公司榮獲“自治區十大節能突出貢獻單位”稱號;2010年,公司榮獲“國家環境保護優秀企業”稱號。
忠實履行政治責任,穩固國防建設基石,責任大于天;忠實履行經濟責任,推動經濟發展,責任重于山;忠實履行社會責任,構筑和諧企業,責任擔于肩——這是北方重工集團的抱負和擔當,這是一個軍工企業踐行科學發展觀、投身和諧社會建設的追求和行動。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北方重工集團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嶄新的風貌、昂揚的斗志、超越的氣魄,奮力譜寫科學發展、和諧建設更加絢麗的新篇章!(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