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評價指標體系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工作自“七五”期間起步以來,現在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隨著經濟持續的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可以預見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因此,如何合理、科學地解決所面臨的壓力和負擔是城市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城市居住區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產生之地,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對居住區的環境乃至城市的環境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開展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的評價研究,對推動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研究,加強居住區生活垃圾的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評價指標。住建部頒發的《綠色生態住宅技術導則》中,對廢棄物管理與處置提出了如下指標: 生活垃圾應全部袋裝、密閉容器存放;實行分類收集,收集率100%、分類率50%以上(分為有害類、無機物、有機物);收運密閉率應達到100%,處理與處置率應達到100% ,回收利用率應達到50%。實行減量化無污化處理,對于有再利用價值的部分,進行回收利用。本文以此作為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值的確定。為了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每項指標均分為5個等級(優、良、中、可、差)并采用量化值,每個等級的量值按習慣的百分制數值表示。每項指標的權重根據模糊數學中AHP法確定(見表1)。
二、城市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評價指標的權重確定
第一種方法采用AHP法就各指標對評價目標的貢獻大小賦不同的值,由專家打分決定并考慮了豫北某市居住區環境的現態調查數據等(見表2)。
第二種方法建立M階對比矩陣:A=(aij)m*m (見表3)。
第二種方法用優勢積累法求權向量W={r1,r2,…rm},其中ri=aij,對權向量W進行歸一化處理,使r1+r2+…+rm=1,得到 W={r1,r2,…rm},W=(0。293,0。163,0。293,0。088, 0。163)。評價指標的權重見表1。
三、提高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水平的措施
在廢棄物處置上,應當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為原則,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筆者對豫北某市某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進行了調研,從評價結果可以看出,評價等級為差,說明該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距離綠色生態的要求還很遠,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見表四和圖1)。筆者認為當前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確保垃圾全部收集。
居住區管理委員會或物業管理部門應當通過宣傳欄、網絡、戲曲說唱等多種形式,宣傳有關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的知識,使居民了解有關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的政策、亂丟垃圾的危害、初步處理垃圾的方法等,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的思想意識。
住宅內垃圾通過垃圾道收集,如果未設垃圾道應設專人隨時收集;室外生活垃圾應有專門清掃人員負責,隨時清理;杜絕垃圾污染環境。
第二,加強垃圾分類收集,密閉收運及回收利用。
當前,居住區垃圾分類收集工作非常薄弱,主要表現為居民對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居住區缺少必要的分類收集設施以及應有的管理。因此,居住區管理委員會或物業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業主制訂相應的鄉規民約,將其納入管理項目之列。安設或補充必要的收集設施,例如收集有機物、無機物、有害物等器具。或者設垃圾分撿站,從居民樓匯集到垃圾分撿站再進行處理。
同時,居住區垃圾收集容器、運輸車輛等均應密閉,防止有機物腐爛,散發異味,惡化空氣環境;產生病毒、有害菌等,危害人的健康;垃圾遺撒影響衛生環境。
一般居民的廢舊物品,多以紙、金屬、飲料瓶為主。品種少,回收率不足3%,與平均回收率30%相差甚遠。居住區應當加強宣傳指導,使居民知道應當如何處置廢舊物品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污染控制司.城市固體廢物管理與處置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0.
[2]DONGSUOCHENG. Municipal solid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using commercial management to solve agrowing problem [J].Utilities Policy,2001,10: 7-11
[3] 彭祖贈,孫韞玉. 模糊數學及其應用[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4] 穆銘中.中小城市居住區環境優化評價研究[S] 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4.
(責任編輯:黃荔)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