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更趨頻繁的國際貿易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對央行的貨幣管理職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走訪長沙海關、長沙市旅游局、長沙市公安局、中國銀行湖南省分行、匯豐銀行長沙分行、湖南大學金融學院等相關機構的基礎上,結合美聯儲、加拿大中央銀行、美國財政部、加拿大財政部、美國商務部、加拿大商務部、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國家安全局、美國證券交易協會、中國銀行紐約分行、花旗銀行等權威機構網站數據,反應了人民幣現鈔在北美的流通現狀,提出了目前影響人民幣現鈔境外流通的因素。最后,本文給出了規范人民幣現鈔跨境流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 現鈔 跨境流通
一、人民幣現鈔在北美的監管及兌換途徑
(一)政府對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的管理
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的邊境管理部門負責有價證券出入境的管理,他們并無制定直接針對人民幣現鈔的管理規定,人民幣現鈔出入境遵守兩國對有價證券出入境管理的規定。美國政府并未限制出入境可攜帶的現金數額,根據美國的《愛國法》,旅客若攜帶超過1萬美元或等值外幣的現金,出入境時必須如實申報,此舉旨在掌握現金的流通。加拿大的外幣出入境管理辦法跟美國類似,限制入境的現金額度為一萬加元,帶入的貨幣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股票,債券以及可轉讓的票據等有價證券,如果隨身攜帶的貨幣額超過了一萬加元就應當在到達加國境內時與當地有關官方聯系,否則一旦被查出將被處以高額罰款。可見美國和加拿大對外幣現金的管理比較寬松,對私人攜帶人民幣現鈔出入境沒有嚴格的限額。
(二)銀行機構及非銀行機構人民幣現鈔業務
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中國銀行美國分行辦理人民幣兌換業務,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的兌換業務需要提前預約,加拿大當地銀行不辦理任何人民幣現金業務。美加兩國辦理人民幣業務的非銀行機構主要限于機場和旅游景點的現鈔兌換業務,機場兌換一美元買賣差價達1人民幣,比銀行兌換的費用高。
二、人民幣現鈔在北美的流通情況
為調查了解人民幣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流通情況,對美加兩國居民、留學生、國際航班乘客發出了調查問卷,兩國各選出有效答卷15份。
(一)當地居民對人民幣現鈔的接受程度低
從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人民幣現鈔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基本不流通,普通居民未見過人民幣現鈔,表明美國和加拿大國民對人民幣現鈔不大接受,當地居民對人民幣現鈔認知度低。美國和加拿大人來華99%不攜帶人民幣,一般攜帶信用卡和美元現鈔,有需要時再在中國境內兌換人民幣。美國的少數華人商鋪為招攬生意,接受人民幣現鈔支付,但價格比美元支付略高,加拿大沒有使用人民幣現鈔支付的場所。
(二)當地人民幣現鈔的整潔度好,罕見假幣
美國和加拿大的人民幣現鈔主要為華人圈子持有,整潔度相對較好,所有被調查人員均未聽過當地關于發現人民幣假幣的報道。
(三)當地人民幣現鈔存量少
由于人民幣在美國和加拿大不流通,也不為當地居民所接受,人民幣現鈔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尚屬收藏品級別,存量很少。
(四)當地人民幣現鈔流向
人民幣現鈔流入美國主要原因是華人旅游和留學,但是總量很少,主要通過個人攜帶進入美國,從用途來看,旅美和旅加的華人攜帶的人民幣現鈔主要用于回國后購買國內機票,因此兩國境內的人民幣現鈔主要流回中國境內,同時隨著一些華人旅程會有少量流向其他國家。
三、人民幣現鈔在北美流通的影響因素
通過調研情況得知,人民幣現鈔在美國和加拿大基本不流通,但在當地華人群體有一定的存量。人民幣現鈔的出入境主要通過私人攜帶的方式,境外兌換業務主要通過非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造成這種現象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從貨幣自身地位的影響。
(1)國際化程度差距較大
人們對貨幣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慣性,長期以來美元的絕對強勢影響人民幣在美國的流通。按貨幣的國際化程度分類,美元屬于頂級貨幣,在國際貨幣中地位最高,它的運用在各種類型的國際交易中占據主導作用,它的流行是世界性的,不受任何特定的地理區域的限制。至今只有兩個國家的貨幣獲得了如此尊貴的地位:一戰前的英鎊和二戰以來的美元。 加拿大元屬于中堅貨幣,這種貨幣有資格在國際交易中使用,但在國外的影響力較小。盡管他們的交易區域能擴大,但它們的權力范圍比頂級貨幣受到更多約束。這種貨幣的權力甚至在國內都可能受到更高級貨幣的威脅。他們的貨幣權力可能只擴展到一兩個緊靠的鄰國。中堅貨幣盡管能夠獨立的執行一定程度的貨幣主權,但它缺乏控制自己命運的能力。人民幣尚處于國際化的起步階段,美國和加拿大居民對人民幣認知度極低,美元和加拿大元在交易中占絕對優勢。
(2)交易成本較高
美元作為頂級國際貨幣,交易量大,交易成本相當低,并形成網絡效應,它的使用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由于用一種主要的媒介貨幣的交易成本可能是最低的,多種媒介貨幣的競爭最終會讓位于一種或少數幾種媒介貨幣。因此,人民幣很難在世界范圍內挑戰現有的國際媒介貨幣,這一點在美國境內表現更為明顯。僅從兌換費用分析,按照“買賣差價/買入價”來比較各國貨幣現鈔在美國的兌換費用。
表2顯示,2010年3月3日人民幣兌換費用在美國機場掛牌兌換的10種貨幣中,人民幣的兌換費用僅次于巴西幣。高額的兌換費用直接增加了人民幣在美國的交易成本,不利于人民幣現鈔在美國的流通。
(3)單位價值偏低
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5:1,人民幣對加拿大元匯率中間價為6.7:1。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按平價購買力計算,大約3.4元人民幣即可折合1美元。受匯率影響,人民幣價值偏低對于人民幣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的流通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經濟背景的影響
(1)國家經濟實力的對比
到2010年末,按照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國(5.9萬億美元)仍然只有美國(14.7萬億美元)的40%。財政收入中國(1.28萬億美元)不到美國(2.9億美元)44%。
(2)我國金融市場發達程度較低
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場的標準是:好企業可以隨時通過豐富的融資產品與渠道進行融資;長期投資者能夠得到合適穩定的回報;市場價格基本合理;市場參與者遵守規則。但目前中國金融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這些標準。國內一級和二級市場、場內和場外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現象。我國尚未形成一個高度開放、規模巨大、品種繁多、贏利性和安全性達到規范的適應貨幣國際化要求的金融市場。
四、人民幣現鈔在國際流通的對策思考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金融發展,但又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如:境外流通和沉淀的人民幣現鈔集中回流將可能對邊境地區經濟產生沖擊以及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等。因此需要加強跨境人民幣現鈔調研,建立跨境人民幣現鈔流動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管理,切實防范和減少人民幣跨境流動對我國經濟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
(一)加快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化進程
只有具備了遍布全世界各國的銀行機構和完善的金融服務,才能保證人民幣在海外的存放、流通與轉讓。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必然會有大量的人民幣逐步流入境外市場,更多的人希望把人民幣用于投資和貿易結算。這樣必須在境外有一個能夠吸收人民幣存款、辦理人民幣貸款和結算的中心,而銀行是履行這一職責的最佳選擇。在境外的中國銀行能夠通過吸收人民幣存款、發放人民幣貸款以及出售人民幣的其它金融資產,使得境外人民幣及人民幣資產有一個暢通的流轉渠道,從而增加人民幣及其資產的吸引力,對于保持境外人民幣資產的穩定持有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通過銀行的國際化可實現人民幣輸出入大部分都在中國的銀行體系完成,有利于中央銀行對人民幣國際流動的監測,并采取適當的政策措施以應對人民幣突發性的大規模流進流出,降低其對國內經濟的沖擊。
(二)有效解決人民幣跨境匯款和境外存款的渠道
要增強境外持有人民幣的信心和穩定性,必須有效解決在外流通的人民幣有序回流問題。研究簽訂雙邊支付協定和本幣互換協議,使人民幣跨境流動納入正規的金融體系之中。在保留可攜帶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的規定的同時,建立人民幣跨境匯款和境外存款的渠道,使數額不同的人民幣都有它的流動渠道。建立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的監測制度,在人民幣跨境流動公開化和合法化的前提下,通過海關和銀行報表來掌握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情況,以便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把人民幣跨境流動的因素考慮在內,以確定合適的政策強度。
(三)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
Bacchetta and Wincoop(2002)發現了決定計價貨幣選擇的兩個主要因素:市場份額和產品差異度。出口國所占的市場份額(對一國的產品出口量除以該國的總產品銷售,即總產出加上進口)越高,產品的差異度越大,出口商越可能以出口國貨幣定價。反之,出口國的市場份額低,它的產品與外國競爭者的產品是近似的替代品,國際競爭就越低,在那種情況下,出口企業更可能以他們外國競爭者的貨幣定價。因此,提高人民幣國際競爭力必然以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為基礎,而提高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唯一途徑是不斷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實現產業轉型。
(四)利用華人社會的影響,推動人民幣的國際流通
海外華人經過多年經營,在全球范圍內全球擁有了巨大的財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引進的外資企業中,華人企業占絕大多數。海外華人群體對人民幣相對容易接受,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可以首先在全球華人中推行人民幣投資及貿易結算,逐步帶動人民幣現鈔的國際流通。
中國經濟、金融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增長潛力,必將在未來使中國變成一個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大國和強國。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應當重要的交易媒介作用,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甚至亞洲一些國家相比,人民幣交易量與貿易量的比重相當低,這與中國的貿易大國地位極不相稱。人民幣的國際流通,在空間上需要經過周邊化到亞洲化再到世界化的拓展過程。本文的研究表明,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尚未涉及北美等發達地區,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普遍歡迎和接受的貨幣。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