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額支付系統上線運行后,人民銀行國庫資金清算匯劃已自成體系,國庫資金匯劃報解工作模式也改變了過去傳統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序時的、滾動的國庫資金匯劃報解工作模式。縣支庫作為支付系統的間接參與者,大大減少了資金在途時間,加快了國庫資金匯劃報解速度。但因現有會計核算體系、資金清算方式等客觀因素的制約,縣級國庫資金匯劃報解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和障礙,影響縣級國庫資金匯劃報解速度與效率,亟需予以改善。
一、縣級國庫資金匯劃報解現狀
2005年,總行制定了《國庫資金匯劃報解指導原則》,逐步建立分層次、分時間、分輕重緩急、序時、滾動的國庫資金匯劃報解工作模式,國庫部門對于直接受理的業務,自收支票據提入國庫或收支款項電子信息到達國庫時起,序時地錄入、復核處理;按照規定上劃時間進行報解匯劃,實現錄入、復核等業務處理勻速、持續地進行。在營業終止前來得及處理的本級收支款項應全部辦理入庫;在規定時間內來得及處理的上級收支款項,應全部匯劃報解至上級國庫。
國庫資金匯劃報解工作新模式在邵陽轄內得到認真貫徹落實,縣級支庫作為支付系統的間接參入者加入支付系統,所有借貸業務均與中心支庫通過“國庫內部往來”辦理,改變了過去長期依靠會計營業部門通過“行庫往來”清算資金的局面,減少了人民銀行內部劃轉環節。目前,縣支庫已形成了“國庫內部往來”、“同城清算系統”并存的多渠道清算方式,支庫日平均報解次數由原來的1次變為現在的實時報解,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庫收支款項當天逐級匯劃報解至最終收款國庫,實現國庫資金“零在途”目標。
二、縣級國庫資金匯劃障礙
(一)縣級國庫資金匯劃渠道改變,資金匯劃與票據傳遞不同步。
支付系統上線運行后,報解模式發生改變,同城清算由支付系統替代,所有資金進出都必須通過中心支庫轉匯,必然會出現資金匯劃與票據傳遞不同步、資金與票據對比不符等問題,導致市、縣兩級國庫業務量增加、掛賬增多、庫款滯留、風險加大,直接影響到國庫核算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國庫資金周轉效率。
(二)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未完善,稅票資金信息無法實時共享。
雖然央行自身采取序時、滾動的資金匯劃報解模式,資金入庫速度有所提高,但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未完善,稅款從商業銀行經收處收納至國庫的速度并沒有加快,稅票無法截留,繳款書人工傳遞,資金信息與稅票信息無法實時共享。而且國庫仍需要手工處理稅票,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在稅收高峰期,工作量大,稅款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匯劃報解至最終國庫,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稅款入庫速度,并且對商業銀行經收處延壓稅款現象也難以從根本上遏制。
(三)國庫資金層層收納、分成和報解,制約縣級國庫資金匯劃速度。
現行的預算收入模式仍然通過縣支庫、中心支庫、分庫層層報解、逐級匯總上劃至總庫,存在諸多弊端:一方面由于預算收入的資金匯劃和報表信息傳輸路徑相分離,容易造成上級國庫因資金與報表信息不匹配而無法及時解付資金;另一方面由于預算收入報表需要各級國庫層層接受、報解、匯總和上報,資金也隨之層層收納、分成和上解,導致基層國庫收納的稅款難以完全直達最終收款國庫,從而降低了財政資金整體的周轉和使用效率。
(四)國庫系統繁多而顧此失彼,影響縣級國庫資金匯劃整體質量
縣級國庫現有“國庫會計核算系統”、“國庫統計分析系統”及 “國庫信息處理系統”等五大系統,各個系統對崗位設置均有嚴格規定,其在業務程序、辦理時間及內控管理要求上各不相同,往往一人辦理3-4個系統業務,在業務時間上矛盾較為突出,尤其在月末、季末及年末表現更為明顯。同時眾多單一、分割的業務系統和操作規程,容易引發業務人員違規操作和資金風險,整體功能難以得到有效利用,影響縣級國庫資金匯劃整體質量。
(五)縣級國庫會計人員相對不足,不能適應國庫資金匯劃總體要求
目前,基層人民銀行的體制改革和機構設置決定了縣級國庫人員的數量普遍不足,縣級國庫專職人員一般只有3-4人,但按照國庫會計核算崗位設置要求至少需設置會計主管、綜合核算崗、明細核算崗、資金清算崗等6個崗位,在加上統計分析崗、綜合調研崗,至少需要6-8個人。現有基層國庫人員現狀很難適應國庫業務發展需要,一人多崗、忙閑不均的現象較為普遍,嚴重影響了國庫會計的核算效率,甚至核算質量,從而影響國庫資金的快速匯劃報解。
三、改善縣級國庫資金匯劃對策
(一)拓展資金支付結算手段
重點解決縣域金融機構與國庫通過支付系統辦理業務“瓶頸”問題:一是將縣級國庫升格為支付系統的直接參與者,縣級支庫業務不再通過中心支庫轉發;二是在國庫目前尚不具備取消同城清算系統的條件下,應改進或單獨保留國庫同城清算系統,建立實時交換、差額清算的模式,暢通縣域國庫與金融機構之間實時清算通道,以適應國庫資金及時匯劃報解的要求。三是實現多人多終端同時處理國庫內部往來業務,分流同城清算系統取消后國庫增加的業務量。
(二)適時信息共享
進一步完善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促進國庫內外信息采集與處理的同步運行,解決資金匯劃與稅票等紙質憑證傳遞不同步問題,實現預算收入從納稅人、征收機關、銀行到國庫之間的信息傳輸與共享,使基層國庫收納的稅款實時直達最終收款國庫;同時,要充分借助支付系統平臺,進一步推廣、完善電子扣稅申報系統,對納稅人或征收機關發出扣款指令,通過支付系統即時扣款,扣款是否成功通過國庫信息處理系統發送征收機關和國庫,使國庫成為處理稅款入庫信息的后臺。
(三)延長匯劃鏈條
商業銀行國庫經收處雖然不參與國庫資金的劃分、留解處理過程,但國庫經收處是國庫資金匯劃鏈條上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盡管庫款報解新模式不適用于商業銀行經收處,但是國庫資金序時、滾動的匯劃報解的原則和理念及若干操作性要求同樣適用于商業銀行經收處。因此,必須將商業銀行國庫經收處納入整個國庫資金匯劃報解的主體框架內,積極加以規范和要求,充分挖掘經收處在稅款匯劃報解速度方面的潛力,實現國庫資金匯劃報解的“整體”提速。
(四)整合業務系統
即將國庫會計核算、統計分析、國債管理、綜合管理以及國庫信息處理等系統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以國庫會計集中核算業務處理系統(TCBS)、國庫收支信息處理系統(TIPS)、國庫管理信息系統(TMIS)為核心,以國庫業務數據高度集中、三大系統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為主要特點的新型國庫業務電子化應用系統,并不斷提高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通過整合,快速處理包括稅款直達入庫、直接支付、授權支付、資金撥付、資金清算、退庫、更正、國債兌付、非稅收入繳庫等全部國庫業務。
(五)優化國庫崗位
要認真總結研究國庫會計崗位設置方面的制度,研究哪些崗位可以兼,哪些崗位不可以兼,適當歸并一些崗位,建議對業務量較小(年業務量在3萬筆以下)的支庫,會計核算人員適用配備3人,資金崗和明細崗記賬人員1人,復核人員1人,綜合崗及其他崗位1人,充分挖掘每個業務環節的工作潛力,優化業務和人員組合,適應國庫資金報解工作模式的要求和目標,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匯劃報解在途時間,確保國庫資金及時、準確、完整地入庫。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邵陽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