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持卡消費漸成時尚。辦理預付卡業務成為各大商場、超市、餐廳等消費場所的重要營銷手段。然而,由于預付式消費具有先付款再消費的特點,一旦遇到經營者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約定等問題,消費者權益極易受到侵害。
預付式消費:亟待法律指引
■程 灝 姚 劍
“你在我們這辦張預付卡吧,充值就能享受8折優惠。”
“原價要128元,如果你交1000元錢辦張VIP卡,一次消費只需要64元,多劃算啊。”
近年來,伴隨著現代服務業的加速發展,預付式消費這一新型消費模式逐漸普及。然而,由于該消費模式一般采用先付款后接受服務的方式,不少市民在消費過程中遭遇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和麻煩。

預付式消費的未來,不僅需要行政部門的監管,更期待商家的誠信經營。
溫州市民張女士于2010年在龍灣區某理發店辦了一張300元的充值卡。近期,她再次到該理發店理發時,發現充值卡余額不足100元。店員告知,2010年11月份她在該店有消費記錄。張女士為此納悶:這段時間她一直在家待產,沒到該店理發。
張女士要求該店老板給個說法,得到的回復是“本店已于2010年10月轉讓,原有充值卡無法確認金額,不能給予補償”。
到美容美發店辦儲值消費,沒使用幾次老板換人不認賬;在健身館辦了一年的健身卡后,老板卻卷款走人;購買消費卡后,忘記了使用日期,而商家以過期為由,拒絕承擔責任——實際上,類似張女士遭遇的這種現象在我省各地不在少數。
據義烏市工商局統計,僅2011年1月1日至4月13日,義烏市12315舉報投訴熱線就接到預付式消費糾紛41起,涉及水票、干洗、通訊、美容美發、餐飲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因預付式消費引發的群體投訴也很多。義烏市就出現過“一帆”快餐、老糊粥鋪、“一絲不茍”美發、濱江國際購物卡事件等等。
2010年,義烏老糊粥鋪老板欠款后外逃,導致大量預付餐券無法使用,從而引發群體消費糾紛。后雖經義烏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協調,老糊粥鋪負責人向消費者做出了分期返還的承諾,但因資金問題,這些承諾最終無法兌現,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損失。
2011年3月8日,寧波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寧波晚報開通消費維權熱線。讓晚報記者沒有想到的是,頭兩個電話都是關于預付式消費投訴的。
“近幾年來,預付式消費卡一直都是消費投訴的熱點和難點!”寧波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舉報申訴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美容美發、健身、洗車、餐飲等許多服務性消費領域,每年都會接到有關預付式消費的投訴。而反映的問題則大多為消費者花錢辦了卡后,消費場所突然關停,或經營者變更,從而導致消費者原辦的消費卡使用困難。
寧波市消保委2010年曾就預付式消費做過一次較大規模的調查。調查的消費者中,有85.6%的消費者采用過預付式消費這種消費方式,其中20.6%的消費者對這種消費方式持滿意態度,60.8%的消費者認為基本滿意,還有18.6%的消費者曾經遭遇過因商家關門或變更經營者,卡(券)無法使用導致損失的情況。
據業內人士介紹,預付式消費起源于歐美。該模式最早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舊金山海灣地區推出的旅游服務。消費者在某店存入一筆旅游費用,每消費一次就扣一次錢。與國內不同的是,這些費用由經營者和消費者之外的第三方介入,所以該模式在國外自誕生起就具備了健康發展的前提。在德國,一般交易條款法對這種消費模式也有相應的規范。
在我國,預付式消費大多實行會員制。早在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就曾針對會員制消費聯合頒布了《會員卡管理試行辦法》,其中對發卡人的資質、發卡價款的總額、發卡程序等作了規定。但是,2003年12月,由于銀行法的修改和人民銀行職能的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對會員卡已無審批、監管的職能。2007年11月,《會員卡管理試行辦法》因各種原因被廢止。
立法上的缺位,導致監管漏洞無法從源頭上堵住。現在,沒有一部相應的法律法規能規范預付費,由此導致兩方面的窘境:一方面,準入門檻低,大店小店、大公司小公司都能發卡,發展大批會員;另一方面,行政執法部門因沒有法律依據,無法采取強制措施。涉及面很廣的預付式消費幾乎陷入無人監管的盲區。
“預付式消費在普及的同時廣受詬病,有效監管法規和方式的缺位,以及相關經營者準入門檻過低應是主因。”寧波市消保委秘書長施民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2011年5月,浙江省德清縣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專門針對當前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問題,組織了一次消費調查。調查認為,目前實施預付式消費經營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五個方面:
實施預付式消費經營模式準入門檻低。從目前登記注冊情況看,對預付式經營模式沒有設置前置條件,準入門檻低,誰都可以進行預付式經營模式。因此,給預付式經營的監管帶來一定難度,造成預付式經營行業良莠不齊的局面。
經營者沒有規范的預付式經營合同。消費者參加預付式消費時,在和經營者簽訂合同時處在被動地位,往往簽訂的合同存在霸王條款。如加入預付式消費,付款后無論什么原因都無法退款等。
由于預付式經營模式準入門檻低,給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有些人以優惠方式吸引消費者參加預付式消費,收款后關門跑了,名為預付式消費,實為詐騙。但因數額不大,消費者怕麻煩,也無從查找經營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經營者實施預付式經營后,由于經營不善而關門或轉讓他人,消費者找不到人,繼任者又不認可,導致無法繼續使用預付卡(券)。
服務質量下降。有一些規模較大的預付式消費經營戶,由于預付式消費優惠較大,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然而服務跟不上,設備投入少,造成服務質量明顯下降。

隨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預付式消費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蔡榮章 攝
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對此類消費方式有沒有較好的約束管理辦法?法律人士認為,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預付式消費法規,對實行預付費的經營者加大監管力度,多項舉措規范這個行業,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曾經遭受預付式消費卡“卡”過的杭州市民陳先生認為,國家應該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一個由工商、銀行、稅務等部門組成的綜合監管主體,對預付式消費實行綜合監管?!皯獙Πl放預付式消費卡的企業進行備案管理。經營者備案后由相關部門實行全程監管,檢查其消費合同簽訂情況、消費過程的合同執行情況以及消費者滿意度的反饋情況。如果商家違規,可以將其列入黑名單?!?/p>
有關律師建議,相關監管部門應對發放消費卡的單位的發行資質、發行額度進行嚴格限制,建立預付式消費卡的保證金制度,要求發卡經營者存入一定保證金,一旦企業經營不善或出現問題,無法兌現消費時,由監管部門用企業的保證金進行賠償。
面對愈演愈烈的預付費糾紛,我省德清、義烏各地也在探索相應的規范辦法。
德清縣武康鎮小陸美容廳是德清“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首批會員單位之一,負責人陸建芳將“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成員單位”的牌匾掛在門店的醒目位置。陸建芳說,她從事美容美發多年,這塊牌匾就是自己美容店的金字招牌?!跋M者只要一看我的牌匾,就知道我們店是靠得牢的,這比打什么廣告都管用。”
據悉,德清縣美容美發、健身、洗浴等12家單位于2011年3月成立“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聯盟成員單位的資產、個人銀行資信證明、政法部門(或監察、黨紀部門)不良記錄、消費維權(侵權)等各類誠信狀況組成信用分數。
信用分數實行“駕照式”記分管理,出現資金流問題、投訴問題,就扣除相應分數,一旦分數被扣至低于最低分數,先行警示商家,整改不到位的,在相關媒體上向社會公布,直至開除出誠信聯盟。
與此同時,德清縣工商局還制定預付式消費格式合同示范文本,規范健身、美容、洗浴等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卡發售經營行為,建立健全預付式消費維權長效機制。截至2011年5月15日,該縣首批12家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成員單位已經開始啟用該格式合同示范文本,共與消費者簽訂示范合同2000余份。
2011年5月13日,在義烏市工商局、義烏市消保委的推動下,義烏市美容美發保健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內6家知名企業簽訂《預付消費卡發售自律公約》。
根據公約,經營者須向義烏市美容美發保健行業協會繳納8萬元的售卡保證金,并提供一家擔保單位和50萬元的消費卡保額,如經營者因故中止經營,對消費者不履行或無法履行退款、賠償義務,造成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業協會可自動啟用保證金及督促擔保單位向消費者退賠、減損。
這些企業是互相擔保的,如果其中一家店不經營了,消費者可以拿著消費卡去為它擔保的美發店消費。消費卡擔保的總金額是50萬元。
“這就等于幫助消費者為預付式消費購買了‘保險’,而這份自律公約,就是‘保單’?!绷x烏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有了這份“保單”,預付式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有了保障?!邦愃频奶剿?,在全國也是領先的”。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目前預付式消費涉及的行業較多,涉及的主管部門也不少,管理難度大。針對這種現狀,完善相關法律是解決之本。但法律的健全需要時間,在國家相關法律沒有出臺之前,最好能先出臺地方性法規,采取有效措施對預付式消費亂象加以治理和制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費者維權難的問題。
2011年5月10日,北京市起草的《北京市消費類預付費服務交易合同行為指引》開始公開征集社會意見。據悉,目前江蘇省消協和南京大學正在合作進行以監管預付式消費為主題的研究。南京市消協也在著手制定地方性法規,為預付式消費上“籠套”。
“消費者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選擇預付式消費時,要選擇經營規模較大,經營時間較長的經營戶,對剛開張且投資規模較小的經營戶要慎入,對優惠幅度特別大的更要三思而后行。參與預付式消費要與經營者簽訂預付式消費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钡虑蹇h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報告中,如此提醒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