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天津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天津30016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產品功能日趨完善,但是人們對產品功能的要求,也在逐漸增加,產品普遍存在可用性問題。
設計具有高可用性的產品,要求用戶界面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特點,交互自然,易于使用,幫助用戶完成既定任務,因為大多數產品是以執行任務為目標導向的。但對于娛樂產品,人們的使用目的具有多重性,產品除了滿足使用要求以外,給用戶身臨其境的角色體驗、挑戰感和興奮感,均屬于娛樂產品可用性的考察內容。總體來說,體驗性是娛樂產品的根本價值屬性。
在產品設計領域,用戶體驗是對產品的一種情緒態度,其作為用戶對產品使用過程的滿意度與產品可用性的主觀衡量,普遍應用在對交互產品的研究。對于數字產品,用戶的期望是娛樂和審美的,實現方式為積極參與和浸入式參與類型的結合,交互過程包括了感官、情感、思考、行為、關聯全部維度的體驗經歷。
用戶對于娛樂產品的期望,是追求其使用中的正向體驗過程,這些體驗感詳見表1。
表1 數字產品用戶體驗感列表
數字產品的人機交互系統,由顯示和控制兩大部分組成,這兩大部分共同構成產品的人機交互系統,決定了交互的環境與模式,是用戶體驗的物質基礎。其中顯示部分,主要指軟件界面的顯示內容,由視覺和聽覺顯示構成;控制部分,主要指控制器的各方面屬性,包括控制性能、手感等要素。顯控一致性,是用戶與產品進行有效交互的前提,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相關性。控制與顯示之間的對應關系應明確,可通過各種編碼進行明確指示。顯示狀態與當前操作任務一致。
(2)無阻礙。控制與顯示之間相互協調,共同協助用戶完成交互任務。控制過程與顯示觀察可同時進行,不相互阻礙。
(3)操作難度。信息顯示與符合用戶的感知能力,操作難度不超過用戶的能力范圍。在這里需要討論的是用戶的控制精度、反應時間、協調性要求等。
(4)反饋。用戶的控制操作與系統的反饋顯示是顯控一致性最基本的要求。通常來說,用戶對系統的任何操作,不論是否正確有效,系統都應及時提供清晰地反饋。自然反饋應與操作行為同步,但由于響應時間與硬件條件、系統環境等多方因素相關,在不影響操作進程和用戶情緒的前提下,系統響應時間可允許少量延遲。系統最大響應時間見表2。
表2 系統最大響應時間列表
指點設備有別于按鍵的輸入形式,其常用于快速定位和對象選擇方面的交互任務。常見的指點設備有鼠標、控制桿、光筆、觸摸屏、遙控器等,
數字產品的硬件控制設備,大多為指點控制。根據以用戶為中心的可用性指標內容,對于指點控制設備,應考慮以下方面的可用性要求:
2.1.1 可控性
對于控制設備,可控是用戶能夠順利使用的前提條件。其有6個方面的子要求:
(1)功能性。能夠順利執行指點設備的基本功能——控制光標在界面中的移動,元素的選擇,拖拽任務等。
(2)光標的移動。用戶可通過移動整個指點設備,來控制光標在界面上各個位置的移動。光標移動的方向與用戶的操作方向一致。
(3)無光標消失。光標應始終保持在界面范圍內,在控制設備激活的狀態時,無光標消失情況。
(4)可操作性。光標在界面上的移動控制穩定,不出現跳針和自動位移等情況。
(5)穩定性。光標移動控制時,應通過算法克服人手的微顫,使光標運動保持平穩流暢。根據相關研究結論,0.25 mm抖動范圍之內的微顫消除較為理想。
(6)位移率。位移率為人手控制的設備移動位移與光標相對界面位移之間的比值。默認值為1:1,但通常要求設備的位移率可根據用戶情況進行自定義調整。
2.1.2 舒適性
長時間操作的情況下,應尤其關注產品對人的影響。防止不良設計造成的不適。根據指點控制設備的使用特點,其使用的舒適性有以下方面的考慮:
(1)支撐。手持指點設備有一定的控制精度要求,因此設備必須能被手指、手掌或手腕等部位支撐穩固,使用戶能夠平穩地操作此設備。
(2)抓握。避免壓力點對手部造成的不適,減緩長時間抓握造成的肌肉疲勞。
(3)操作。避免要求手部非自然的操作姿勢。
(4)觸感。材質的選擇和表面溫度的控制,根據相關標準,與用戶直接接觸超過10 min以上的產品,表面溫度不能超過40℃。
(5)移動。恰當的產品重量和移動慣性,保證控制運動的舒適流暢。
2.1.3 美觀
視覺的協調性,穩定性與品質感。
數字產品根據娛樂類型,可大概分為游戲和影音兩大類別。不同產品在具體形式上存在巨大差異。總體來說,作為均以娛樂休閑為目的的軟件設計,應考慮以下方面的設計要求:
2.2.1 易用性
(1)可識別。信息的感官可識別性,要求界面信息的呈現狀態符合人的生理情況,例如視覺信息元素的大小、配色、運動等屬性,滿足使用條件下人眼觀察的要求。
(2)易于理解。信息通過用戶所能理解的形式進行表達,包括使用用戶熟悉的詞語和概念,圖標設計及任務流程符合用戶真實世界使用習慣等。
(3)一致性。一致性的內容包括風格與外觀一致,意義與行為一致,任務與功能一致,系統內外操作方式一致。
(4)容錯性。預防錯誤的設計,比完善的錯誤提示和恢復幫助更能使用戶滿意,降低用戶操作的復雜度和對用戶控制精確度的要求。
(5)靈活性。考慮多種類型的用戶的使用情況及需要,提供快捷的操作方式,并允許用戶中斷和恢復進程。
2.2.2 交互性
(1)反饋。控制與反饋構成人機交互基本內容,良好的交互性要求反饋信息的準確、恰當、及時。
(2)自然的操作。操作方式符合人的生理特點,與用戶在真實世界的行為方式相對應,操作行為是安全、自然、舒適而恰當的表現形式。
分別從視覺界面、聽覺界面和觸覺界面的設計要素考慮,強化軟件的體驗效果。
對于數字產品,其可用性評價有4個方面的內容:娛樂性,系統整體可用性,互動方式和娛樂情境。
(1)娛樂性。是娛樂產品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用戶使用娛樂產品的根本出發點。娛樂性依據不同產品的特點,具有不同的理解,它是一種與產品使用過程同時發生的情緒體驗。
(2)系統整體可用性。與軟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各自的可用性水平及兩者的協調性相關。
(3)互動方式。人機互動是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系,人機互動界面通常指面向用戶的部分。用戶通過人機互動界面與系統進行信息交換,人機交互有4個主要過程:發出指示,表現,呈現和觀察。
娛樂產品通常在這4個環節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來增強用戶的正向體驗感。在這里主要考察產品互動方式的任務匹配性,用戶適應性兩個方面的內容。
(4)娛樂情境。是指產品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及所營造的體驗氛圍,使用戶與產品之間建立情感聯系,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通道交互類型,加強用戶的沉浸感。
根據可用性的內容及相關產品的設計研究經驗,對于數字產品,其可用性研究框架如下表3所示。將可用性指標與產品設計要素相對應,使主觀評價更具可操作性,此外,輸出的可用性結果可直接有效指導設計改進。
信息時代的市場是科技消費的市場,一直都是處于不斷進步發展的狀態,各企業的產品創新水平將不斷提高,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將不斷加強,數字產品優勢適當設計必不可少。
[1]鄒自強,尹寶才,孔德慧.基于MPEG-4的人臉表情動畫[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3,29(l):103-107.
[2]秦 可.數字娛樂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5.
[3]張 彤,楊文虎,鄭錫寧.圖形用戶界面環境中的鼠標操作活動分析[J].應用心理學,2003,9(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