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紅菊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 201300)
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
熊紅菊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 201300)
青年教師是高職教育未來師資的主力軍。針對高職青年教師存在的問題,為推動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應以教師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正確定位高職教育,拓展學科專業知識,強化教育專業知識,增加企業實踐經驗,掌握行業發展動態,把握高職學生特點。
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包括學科專業性和教育專業性。教師專業有以下特征:(1)有較高水平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掌握學科領域發展的前沿;(2)經過較長的專業訓練,包括所教學科的課堂實習;(3)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敬業愛生;(4)有較高自主權,組織教學,創設學習環境,有較強的判斷力,評價學生和自身;(5)實行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管理;(6)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1]。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高職青年教師是未來職業教育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對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較多困惑的群體。本文擬在分析高職青年教師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探討其專業化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目前,高職青年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較高,眾多高職院校的進入門檻是碩士,這固然提升了教師的學歷水平,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青年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即從大學畢業后直接到高職院校當教師,雖然理論功底比較扎實,但企業實踐操作經驗幾乎空白,而高職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也較高,青年教師在實踐技能上還不能滿足高職教育的教學特點。
高職青年教師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偶爾穿插少量動手操作。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青年教師直接從普通本科大學畢業,自身已經習慣這種教學方式,因而自己成為教師后難免沿用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高職學生難以吸收消化知識,更不用說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高職青年教師有學科的專業知識,但普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學培訓。雖然我國從2001年4月1日起開始全面實施教師資格認定工作,要求進入高校的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但即使通過教師資格考試并獲得教師資格證,也并不意味著青年教師已經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教育學。青年教師往往缺乏教學經驗,面對一門課程,不知道如何針對高職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材;面對一本教材,不知道如何結合課堂教學情景處理教材,更多的僅僅是教材知識的傳授,沒有將課堂教學和教材區別開來;尤其容易缺乏對一個專業、一門課程宏觀上的把握,不清楚課程之間或者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支撐,教學內容上難以形成體系。
高校擴招前,我國實施的是精英教育,學校錄取分數線比較高,相對來說被錄取的學生自身素質較高,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高校擴招后,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化教育,不可避免地放寬入學條件,降低高考錄取分數線,使原來一部分不能上大學的學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致使生源整體質量普遍下降,尤其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受影響更大。目前,高職在校生普遍存在學習準備不足的問題:一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只求考試及格,平時學習不刻苦。二是基礎知識比較欠缺,進入大學前的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進入高職院校后會感到學習力不從心。三是自控能力弱,部分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經常無故曠課,或上課不聽講,睡覺、看小說、聽音樂等,擾亂正常課堂教學秩序。面對這種學習狀態的學生,青年教師往往難以應對,既不了解學生心理,也不知如何對癥下藥,即青年教師沒有正確把握高職學生的學習狀態,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事倍而功半。
199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從法律的角度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但對照國際上界定的職業專業化標準,高職青年教師對專業化發展仍認識不足:一是部分青年教師不認同高職教師是專業化群體。高職教師的進入門檻較低,只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高校畢業的學生、企業人員都可以直接成為高職教師,并不需要經過系統的學習或培訓。二是部分青年教師對自身有較高要求,希望在教師這個職業上能夠有所作為,但不知道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和途徑,即缺少一個較好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來指導青年教師進行專業化發展。
高職教育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青年教師既服務于高職教育,首要任務是明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即高職院校應該為社會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不能簡單地模仿和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學體系,也不能成為崗位職業資格培訓的附庸。高職教育具有技術性、實用性等特征,其主要目標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高技能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青年教師只有抓住“技術性”、“實用性”等核心目標,才能符合高職教育的要求。高職青年教師只有準確定位高職教育,按照專業化發展路徑,才能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針對高職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高職青年教師可以按照如圖1所示的路徑進行專業化發展[2-3]。

圖1 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路徑
學科專業知識主要指寬廣的專業理論知識。青年教師因為學歷較高,具備高職教學所需專業知識的理論深度,但在聯系實際及各學科融通方面比較缺乏。而高職學生特點是注意力偏發散型,較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一個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以知識的廣度吸引學生。實踐證明,那些在課堂上能夠拓展知識點、廣泛引用案例的教師更受學生的歡迎。因此,青年教師不應過分專注于理論知識的深度,而應在專業知識的廣度上進行拓展,尤其注意不同專業課程間的融通。
高職青年教師大多沒有教育學專業背景,在如何教學、處理教材、掌控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等方面還需要大大加強。目前,青年教師獲得教育專業知識一般有四種途徑:師范院校的學習,教師進修學習,師資培訓班,通過經常性的主動聽課活動自己摸索積累。前兩種途徑的學習可幫助青年教師在理論體系上比較系統地理解什么是教育,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教學能力,但需要學校、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后兩種途徑主要依靠教師發揮自身主動性,抓住機會向資深名師學習,特別是向本校深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及時請教,經常聽課交流,善于提問,長期堅持,總結經驗體會,這種學習途徑更側重實戰,對于教育教學有別于前兩種關于教育體系的啟發,收獲也大不相同。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應用性人才,強調的是學生經過學校學習后能到企業實際應用的能力,因而在教學上側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必須包含以多途徑來積累企業實踐經驗。許多高職院校已經在師資培訓上開始有所投入,逐步進行教師的企業實踐探索,如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為期一年或半年的全脫產企業實踐,或是每周去企業幾天并同時承擔學校少量的教學工作。但這兩種企業實踐途徑基本上都依賴學校主導,即學校要有相關政策、大力推行并有一系列的考核機制,青年教師可能在短期內會有較大收獲。從長期來看,青年教師要想不斷跟上企業的發展變化,還應主動與企業保持經常性聯系,了解企業的新業務、新變化以及整個行業的新發展等。因為一段時間的企業實踐僅是基礎,后續企業的發展變化更需要教師時刻學習,即教師的企業實踐應伴隨著教學而呈現長期性、可持續性。
行業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變化迅速,尤其某些行業會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產生新崗位、淘汰舊崗位,同時,一個行業有的崗位可能供不應求,而有的崗位則供過于求。作為青年專業教師,一是應具備一定的市場敏感度,主動了解掌握行業的崗位需求狀況,并不僅將這些變化應用于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還要體現在整個專業教學體系中,及時反映到課程設置上。二是應了解國家關于行業的相關政策、市場的熱點問題及學術界的研究現狀,不僅為專業科研項目積累素材,逐步鍛煉提升科研能力,還可將最新知識應用于教學。三是應了解行業發展動態,這不僅是專業教師的任務和責任,還要將這種理念傳達給學生,使他們具有主動了解所從事行業發展的意識,更要隨行業發展方向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
無論是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習準備還是綜合素質,高職學生都普遍落后于普通本科院校學生。針對高職學生群體,傳統的教學方法體現出不適性[4]。根據高職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成為青年教師的首要任務。把握高職學生特點的途徑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把握高職學生特點的途徑主要有:一是走進學生。較多教師只專注教學,上課鈴響進教室,下課鈴響出教室,根本沒有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和機會,而只有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和想法,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才能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改善。二是理解學生。試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認真思考學生的基礎知識為什么比較弱,為什么有些知識點不能理解、學不會,觀點和想法形成的因素在哪里,與教師的代溝在哪里,與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達成共識,可有效地改善教與學的對立面。三是幫助學生。高職學生雖然基礎比較弱、學習準備相對不足,但絕大多數仍有求知的本能和愿望,教師的任務就是在了解他們、理解他們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的教學體系、課程體系及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獲取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本能,讓他們愿意學習并且學有所得。四是提升學生。在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使他們在校內設計實踐環節或參與企業實踐中,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五是學生獨立。學生最終要進入社會獨立面對工作,因而必須培養學生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即從愿學、學會、樂學到最終的會學,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設計一些項目,啟發學生獨立完成。只有善于學習,學生才能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生涯才能有進一步的上升空間。

圖2 把握高職學生特點的途徑
此外,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有一個更高的標準,即教師道德標準,即其專業化發展及一切教學行為都必須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內進行。教師道德標準是一種內在精神力量,能促使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去行動。高職青年教師不僅要有對教育的熱忱,還要有堅強的韌性,這就需要青年教師具有對教育的充分認知,即教育的本質是心靈的培育,教育的真諦是心靈的塑造,時時刻刻用教師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激勵自己。
教師專業化既是一種認識,更是一個奮斗過程,既是一種職業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教師專業化是未來教師的發展方向,也是目前各國倡導的教師發展標準[5]。職青年教師作為未來高職教育的中堅力量,需要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不斷探索學習,以教師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準確定位高職教育,拓展學科專業知識,強化教育專業知識,增加企業實踐經驗,掌握行業發展動態,把握高職學生特點,形成持續學習的習慣,最終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這不僅可以推動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還可以有效提升高職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1]沈夏威.關于教師教育專業化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4):83-84.
[2]吳天鈞.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35):40-41.
[3]宋蘭香.我國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4]孫善學.發揮職教在教育分流中的重要作用[N].中國教育報,2010-08-30(2).
[5]饒慧媚.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Reflection on Profess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XIONG Hongju
(Shanghai Sibo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201300, China)
Young teachers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in the futur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young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 term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m of them, it is important to set teachers' ethic standard for themselves, properly positi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 pedagogical knowledge, have more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enterprises, master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industry and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G715
A
1671-4326(2011)03-0023-03
2010-12-06
熊紅菊(1981—),女,湖北荊州人,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丁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