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鎮加快建設省級中心鎮實施民主民生戰略 構建生活品質之鎮

良渚,是被譽為“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鎮位于杭州主城北部,余杭區中部,是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組團”的總體規劃中“良渚組團”的中心鎮……
良渚,是被譽為“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鎮位于杭州主城北部,余杭區中部,是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組團”的總體規劃中“良渚組團”的中心鎮。全鎮區域面積101.69平方公里,下轄23個建制村,10個社區,實有人口22.3萬。近年來,良渚鎮不斷加快中心鎮建設步伐,探索中心鎮建設之路,緊緊圍繞將良渚打造為以生態景觀為主導,以良渚遺址保護區和良渚國家遺址公園為核心,以歷史文化為特色,集文化、旅游、居住、教育、商貿功能于一體,兼顧工業和物流業,“3+1”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構建完善的“品質之城、美麗之洲”的中心鎮建設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近年來,良渚鎮著力構建完善“3+1”現代產業體系,2010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18.5億元,三產增加值17.2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9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922元,全鎮實現財政總收入11.07億元,其中地方性收入7.02億元。
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逐步建設完善以勾莊現代物流示范區、金家渡城北特色商業區、沿杭行路汽車商貿產業帶、通運路南總部經濟園、良渚文化村景觀房產區、大美麗洲文化旅游休閑區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浙江金恒德國際物流基地一期、麥德龍杭州金家渡商場、億豐家居建材城一期等商貿物流項目經營良好。現代工業優化提升。以高端化、高新化、低碳化、服務化為導向,走發展都市工業之路。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00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9家,高新企業23家,億元企業20家。都市農業聯動發展。將農業發展與休閑旅游業發展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杭州野蘆灣休閑觀光園、農夫樂園、春溢聯合蔬菜專業合作社等項目初見成效,農耕文化板塊初具雛形。文化創意產業做特做優。杭州市十大創意園區之一——創意良渚基地已有包括信息服務業、設計服務業、教育培訓業、藝術品業、文化休閑業、文化會展業、動漫游戲業在內的七大門類,不斷積聚良性發展勢頭。
以打造“田園城鎮、美麗鄉村”為載體,大力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推進城鎮與產業的同步化、低碳化、生態化發展。逐步改變傳統城鎮規劃建設模式,實施多點式規劃,加快完善良渚文化村和農副物流園區兩個功能小鎮,推進良渚文化村創建“中國第一村”工作;改造提升良渚、勾莊兩個老集鎮,有效改善老集鎮臟、亂、差現狀;加快建設運河、良渚兩大新城,有效推進城鎮化步伐;重點建設纖石、大陸兩個中心村,整治優化東塘河重點提升村,加強中心村、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工作。大力實施硬化、亮化、綠化、凈化等系列工程,加快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統籌區域均衡發展,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完善中心鎮功能。
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不斷完善清潔綠化長效管理機制,積極開展生態村、綠色社區的創建活動。強化污水管網建設,推廣截污納管工程,加強對生活垃圾的管理,做到日產日清。加強對國土資源的保護,強化耕地資源保護力度,積極開展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做好建設項目“一書二證”規劃初審管理,切實提高全鎮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大力推進改善民生和社會保障工作。著力突破“7+X”難題,不斷促進民生大改善,加快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均衡化發展。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化工程,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對全鎮范圍內無證幼兒園的規范化管理,切實做好校園安保工作,并將在良渚設立高中段學校和區級醫院納入“十二五”規劃。加快推進衛生體制改革,切實加強公共衛生防保管理工作。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和計生宣傳陣地建設。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對最低生活保障金、基礎養老金、優撫金的發放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積極創建充分就業社區,重點加大對“4050”和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的幫扶力度。強化“美麗洲藝術團”等群眾性文體隊伍建設,積極組織參加區九運會、藝術節等各項文體賽事,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扎實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流動人口網格化管理試點工作,實施天網工程,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積極探索綜治工作長效機制建設,深入開展“平安鄉鎮”、“平安村”和“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大力發展“和事佬”協會,發揮基層調解作用,著力化解社會矛盾。
五千年前,這里孕育出了中國史前最為燦爛輝煌的文明——良渚文化。五千年后的今天,生活在這片有著渾厚歷史文化積淀土地上的新一代良渚人,正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和奉獻,為將良渚建設成為一個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強、服務功能全,規劃科學、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生活品質之鎮”而不斷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