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 林,楊 佳,馬 躍,鄧 玲,周 虹,李 捷,張 雅,劉 波,李 洪
(1.云南省中澳艾滋病亞洲區域項目辦,昆明 云南 650228;2.昆明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1;3.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21;4.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中澳艾滋病亞洲區域項目(HAARP)主要針對 IDU人群開展干預,從而遏制艾滋病病毒在注射吸毒人群及其伴侶中的傳播。項目開始前相關培訓強調并要求各項目點記錄媒體相關項目活動報告情況,三年來,云南省中澳項目辦及各縣(市、區)中澳項目辦都通過各種媒介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媒體宣傳,以宣傳并擴大項目的相關影響,現對中澳項目已開展媒體宣傳活動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如下。
選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間,包括平面媒體在內,所有關于云南省中澳項目活動相關宣傳報道,應用Excel建立數據庫,SPSS 17.0分析數據,并對省中澳項目辦及各縣(市、區)中澳項目辦管理人員、外展、及目標人群等進行深入訪談。通過報道媒體層級,報告形式及媒體逐年報道量等主要方面進行分析,以評價媒體進行項目宣傳的影響。
共收集了175條媒體宣傳報道,其中通過電視報道73條、網站59條、報刊18條、雜志10條、廣播6條、其他報道9條。國家級媒體報道數27次,占17.2%,省級媒體報道39次,占24.8%,市級媒體報道14次,占8.9%,縣級媒體報道77次,占49.0%。
第一項目年媒體宣傳共 69次,其中電視宣傳量為39次,占56.5%;第二項目年共65次,其中電視宣傳26次,占40%,網絡宣傳22次;第三項目年共宣傳41次,其中網絡宣傳23次,占56.1%。三年各媒體宣傳報道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似然比卡方值為34.20,P<0.001),見表1。
中澳目開展三年來,國家級到縣級不同媒體都做了大量宣傳報道,以電視、網絡、報刊宣傳報道為主。項目從2008年7月開始,第一項目年(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到第三項目年(2010年7月到2011年6月)媒體宣傳報道的量在逐年下降,項目開展初期由于覆蓋目標人群較少,覆蓋地區項目影響力較小,為努力在各縣開展清潔針具交換服務工作,項目縣在項目初期都對項目做過大量宣傳,主要通過當地電視臺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對提供清潔針具活動進行了積極的宣傳。同時各級項目辦也通過其它媒體形式做了大量宣傳。隨著項目活動的順利開展,項目覆蓋人群數量逐漸增多,項目在各項目縣(市、區)中的影響力逐漸增大,各級項目辦對媒體宣傳報道項目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逐步減少,項目活動相關媒體報道量明顯下降,其中電視在三年媒體報道量中逐年下降趨勢十分明顯。但網絡相關報道量從第一項目年到第二項目年呈升高的趨勢,報刊在第二項目年到達一個最高值。在訪談中發現多數防艾辦工作人員、外展人員使用網絡的時間要多于觀看電視時間,且習慣于主動在網上搜索相關項目及防艾工作信息,網絡使用頻率明顯高于利用其他媒體形式。網絡、電視媒體宣傳正成為項目媒體宣傳的主流,這也符合于現階段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逐漸升高的趨勢[1]。

表1 項目開展三年各種媒體的宣傳報道量對比
多部門領導認為電視、網絡這兩種方式比較好,大家比較容易接觸到。平時在辦公室上班多數時間接觸的都是網絡,非上班時間,接觸網絡時間也會多點,在政府的內部網絡要是有關于中澳項目相關宣傳效果會更好。
在訪談中了解到項目工作人員平時上網比較多,經常在網上搜索關于中澳項目的報道(如劉俊生產自救、馮宇的康馨家園的報道),對這些報道比較感興趣。每天都會瀏覽云南省中澳項目的網站,了解項目最新動態。
在訪談中發現,吸毒人員接觸電視、網絡的機會很少,接觸報紙較其他媒體機會多,多數人文化程度不高,艾滋病相關知識主要通過項目外展人員的宣傳獲得。但中澳項目在報紙媒體宣傳力度弱于電視、網絡,針對外展的媒體宣傳就更弱,因此,下一階段將考慮適當加強報紙的宣傳報道工作,增強項目在吸毒人群中的影響力,同時根據多數吸毒人員接受的艾滋病防治信息最重要來自于外展的培訓及同伴口口相傳這一實際,應該積極探索適于外展群體的媒體宣傳類型及內容。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統計報道[EB/OL].(2009-01-12)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9/01/12/5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