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趙江麗
神經內科病人由于各種原因引起吞咽困難,飲食處理不當易發生嗆咳而致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1]。由于水的流動性大更易引起吞咽困難病人嗆咳。對不能通過吞水測試,而吞糊測試通過的病人,在進食湯、水等稀薄流質時加入適量的凝固粉使溶液變成不同濃度的糊狀,減少插胃管,減少誤吸率,保證水分攝入,促進吞咽功能恢復,增加進食樂趣[2]。選取本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18例吞咽困難病人,引進凝固粉,并用其進行吞糊測試,改良液體食物形態,采取經口喂食,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吞咽困難病人18例,其中男12例,女 6例;年齡 21歲~70歲;基底節腦梗死6例,基底節腦出血3例,小腦梗死2例,其他部位腦梗死3例,陳舊性腦梗死合并癡呆2例,腦膜炎1例,腦干炎1例。
1.2 評估方法
1.2.1 入選標準 病人意識清楚,或能跟隨指引配合吞咽,取坐位進行吞水、吞糊測試,吞水失敗、吞糊測試通過者入選。
1.2.2 吞水測試方法 備50 mL涼開水,5 mL硬質茶匙,喂水,若病人出現嗆咳,清喉嚨,聲音變渾濁,吞咽延遲或不吞咽,經皮血氧飽和度2 min內下降超過4%,停止喂水,判斷吞水測試失敗;否則完成50 mL進水,無以上情況發生視為吞水測試通過。
1.2.3 吞糊測試方法 備100 mL涼開水,5 mL硬質茶匙,加入凝固粉攪拌可將水調配成濃度不同的5個稠度檔(見表1),模擬不同濃度、狀態的食物形態,作吞糊測試,具體判斷方法同吞水測試。

表1 凝固粉調制表
1.3 護理
1.3.1 吞咽困難評估 吞水測試及吞糊測試均由正規培訓的專科護士操作,以確保評估的準確性。病人不清醒、不合作不予進行評估,病情變化隨時評估,病情穩定至少每周再評估1次[3],及時為病人調整合適飲食。
1.3.2 選擇合適的食物及飲料 根據吞糊測試的指引,模擬食物為病人測試,測出病人的嗆咳檔(出現嗆咳的那一檔),嗆咳檔下一檔為食物調配檔或食物極限檔。可將液體飲料或湯汁按調配檔比例調制后飲用,其他食物同樣可做成極限檔及以上的各種易吞食物狀態。例如病人在2檔出現嗆咳,為病人調配3檔狀態的食物,并且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制訂病人的進食、水入量表。
1.3.3 試餐 首餐由護士喂食,觀察有無嗆咳、清喉嚨、聲音變渾濁、吞咽延遲或不吞咽、經皮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等吞咽困難癥狀,若有重新評估病人,若無以上癥狀指導家屬、病人、陪護調配食物、喂食。
1.3.4 喂食安全宣教 對家屬、病人、陪護進行喂食安全宣教,包括喂食安全宣教;凝固粉調配標準宣教;進食、水入量宣教,喂食技巧宣教(姿勢、體位、健側小口緩慢喂等)及突發窒息等意外處理流程宣教。
1.3.5 日常護理 由培訓合格的家屬、陪護喂食或病人自己進食,當班責任護士把關。
18例病人住院14 d~30 d,使用凝固粉進食 8 d~27 d,均好轉出院;其中13例吞水測試通過,無須添加凝固粉進食,5例添加凝固粉量均有不同程度減少。無一例吸入性肺炎及脫水發生;無一例需留置胃管,受到病人和家屬好評。
凝固粉是專為吞咽困難病人設計的食物增稠劑,主要成分是玉米淀粉,不含脂肪、蛋白質,無需加熱,不會縮短食物的有效期,不會改變食物的營養及味道,低糖、低鈉、低熱卡,方便使用,因此可廣泛應用吞咽困難病人,包括糖尿病病人[2]。對于吞咽困難病人,能預測誤吸風險、簡單易行、可反復進行的床邊吞咽評估顯得尤為重要[3]。使用凝固粉的吞糊測試在床邊即可進行,方便配制,能預測誤吸風險,是一種有效可行的床邊吞咽困難評估方法。凝固粉的另一個特性是遇到唾液會慢慢融化成水,這樣即使嗆咳、誤吸,也不至于造成氣道阻塞,所以用來做試餐前替代品是非常安全的。對于吞咽困難病人,通過早期攝食訓練等康復護理,可提高病人的吞咽能力[4]。對本組病人經口進食就是一種直接的吞咽訓練,使吞咽能力的康復也得到證實。使用凝固粉經口喂食減少病人留置胃管的不適,避免了長期留置胃管的并發癥,減少家屬制作食物的難度,增加了進食樂趣。
[1]劉榮輝,馮靜靜.56例腦梗死病人的心理特點與護理[J].全科護理,2008,6(11B):2953.
[2]鄺景云,彭偉英,潘瑞名.食物凝固粉在腦卒中吞咽障礙病人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病雜志,2009,12(22):51-52.
[3]蔣國敏.急性腦卒中病人吞咽障礙的綜合康復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病雜志,2007,9(6):146.
[4]袁強,周紅雨.卒中病人床旁吞咽評估研究[J].華西醫學,2009,24(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