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朱崇應
中藥足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觀察
張敏 朱崇應
目的 探討中藥足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08年2月~2010年2月來內分泌科就診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80例,按照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在糖尿病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甲鈷銨500μg,肌內注射,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足浴,每次30min,2次/d,兩組均治療20d。結果 治療組臨床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藥足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較好效果。
中藥;足浴;甲鈷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簡稱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發病率占糖尿病的60%[1],主要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神經營養障礙等,甚至肌肉萎縮、肢端壞疽。對此,現代臨床尚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我們采用西醫常規治療配合中藥足浴治療DPN取得了滿意療效。
1.1 一般資料 自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來我院內分泌科就診的8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按照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男24人,女16人,年齡24~68歲,平均39歲,病程0.5~20年;對照組男25人,女15人,年齡22~67歲,平均38歲,病程0.6~21年。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①符合1999年WHO診斷標準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②存在周圍神經病變損害的癥狀和體征;③神經電生理檢查:優勢側腓總神經感覺傳導速度低于正常平均值1倍標準差(1SD)以上。中醫診斷參照《中醫內科學》[3]辨證屬氣陰兩虛夾瘀證。
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診斷標準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嚴重心血管、肝、腎、肺和造血系統等疾病患者;其他原因致周圍神經病變者。
2.1 對照組 在常規控制飲食、口服降糖藥和/或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使用血管擴張劑和神經營養藥物的基礎上,給予甲鈷胺500μg,肌內注射,1次/d,共治療20天。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將自擬中藥方劑(海風藤30g,清風藤30g,絡石藤30g,雞血藤30g,威靈仙30g,羌活10g,獨活10g,紅花10g,黃芪30g,麥冬30g)放入藥鍋內加水至4500ml充分浸泡后,先大火煮沸,然后溫火續煎約30min,待藥液溫度降至約50℃(不能超過55℃,以防燙傷)時,取藥液于專用木桶內浸泡雙足,每次浸泡30~40min,2次/d, 1劑/d,共治療20天。
3.1 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顯著改善,中醫癥候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中醫癥候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中醫癥候積分減少不足30%。
3.2 統計學處理方法 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病例療效分析對照表
現代醫學對DPN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目前認為甲鈷胺是治療DPN的一種有效藥物[5]。中醫理論認為,DPN屬痹證,是消渴日久,氣陰兩虛,陰陽氣血俱虛導致痰濕、瘀血阻滯經脈,脈絡痹阻而發病。因此對本病的治療應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通絡為治則。方中黃芪、麥冬益氣養陰,雞血藤、紅花活血化瘀,海風藤、清風藤、絡石藤、雞血藤、威靈仙、羌活、獨活,通經絡止痹痛,上述諸藥合用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而且中藥足浴具有①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營養代謝。②中藥熬汁外用,避免對消化道刺激,減輕肝腎負擔。③用藥靈活、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等優點,患者易于接受。
本組治療顯示中藥足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Acbent:KGmm.WHO關于糖尿病的診斷與分型[S].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5.
[2]許曼音,陸廣華,陳名道.糖尿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6-17.
[3]田德錄.中醫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22~328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233-237.
[5]北京彌可保臨床觀察協作組.甲鈷銨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華內科雜志,1999,38(1):14-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8.108
477150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 (張敏 朱崇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