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十七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定調“十二五”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在“十一五”的最后時間里,如何謀劃未來已經成為中國近期的關鍵任務。
在即將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主導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策略的“十二五”規劃將得以定調。
“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包括前期調研、編制起草、論證銜接、審批發布四個階段。按照原有安排,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
金融
中投有意購買俄羅斯國有資產
中投副總經理汪建熙日前表示,隨著中投將注意力轉向新興市場,可能購買俄羅斯出售的國有資產,俄羅斯或將通過出售國有資產籌資500億美元。
俄羅斯財長庫德林上月在路透俄羅斯投資峰會上表示,俄羅斯準備大約未來五年,每年出售100億美元資,俄羅斯一些重要企業將被拍賣。俄羅斯政府目前正在與潛在競購方進行積極的洽談。汪建熙稱,除了能源行業以外,中投還對農業、金融和電力行業感興趣。
產業
稀土行業進入國家戰略重組行列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近日表示,工信部近期將以汽車、鋼鐵、水泥、機械制造、電解鋁、稀土6大行業為抓手,促進重點行業和領域企業兼并重組。這是稀土行業首次出現在國家層面的兼并重組重點行業中。
據了解,《稀土行業準入條件》、《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等文件目前正在醞釀出臺。此次進入國家重點兼并重組行列,稀土行業的格局將被進一步改寫。
財政
財政部:建立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
日前,財政部發出通知稱,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將進一步推進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
在建立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過程中,各地要進一步理順省以下政府間分配關系,加大省對下轉移支付力度,均衡省以下財力分配。結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當地實際,積極推進“省直管縣”改革,不斷完善充實改革的內容和方式。強化鄉鎮財政管理,充分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
稅收
滬深房產稅稅率或為0.3%~0.4%
10月7日晚間,上海市公布了新的樓市調控細則,停止對購買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并根據不同的銷售價格按2%~5%的預征率征收土地增值稅。有權威人士透露,上海、深圳房產稅已經獲批,稅率為0.3%~0.4%。
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上述稅率計算,若房子的購買總價為200萬元,一年的稅收就要多交6000元到8000元。
聲音
“不要打貿易戰和貨幣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6日在布魯塞爾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主持第十三次中歐領導人會晤。
溫家寶說,國際金融危機對中歐各自的發展造成嚴重沖擊,也考驗著中歐關系。中國在積極應對的同時,高度重視加強同歐盟的協調合作
溫家寶呼吁,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國家,都不要打貿易戰和貨幣戰。希望歐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并發揮積極作用。
人物
吳敬璉:政府介入微觀經濟危害極大
近兩年來,中國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方面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在有些人看來,中國靠的就是國家的行政手段,他們把這種行政手段看作“強有力的宏觀調控”,看作中國特有的“政治優勢”。有些政府部門運用行政手段來調控經濟,似乎也越來越得心應手。那么,這種行政手段究竟效果好不好?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日撰文認為,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做到這點,首先是不違法設立行政許可和市場準入,其次是不指定技術路線,指定技術路線和產品路線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吳敬璉認為,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配套推進。
模式
雞澤:給財政專戶資金系上“安全帶”
為實現財政國庫收付工作“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結合省、市、縣財政綜合改革與管理示范縣創建要求,河北雞澤縣進一步完善、健全撥款程序,制定出臺了專戶管理制度、辦法,增強了財政專戶資金使用的計劃性、科學性和規范性。
一是為進一步深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強化財政資金監管,加強與規范財政資金專戶管理。二是為盡快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根據縣級版軟件使用要求,將財政資金由國庫統管。三是為進一步強化財政理財功能,進一步提高專戶資金存款收益。四是為規范資金撥付和審批程序,明確責任。五是為防范財政資金風險,保障財政資金安全,定期開展對賬。
爭鳴
社科院:去年我國宏觀稅負高達32.2%
關于宏觀稅負問題,一直是業界爭議的焦點。9月中旬,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09/2010》(下稱“報告”)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報告指出,按照INF《政府財政統計手冊》標準,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可以定義為一般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外收入、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這構成全口徑的政府收入。以此計算,中國全口徑政府收入已經從1998年的1.73萬億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重,也從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上升了約12個百分點。
國稅總局: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全球排行第二的說法有誤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日前撰文指出,此前國外某雜志發布的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全球排行第二的說法有誤,隨著公共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快速上升,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宏觀稅負不僅有上升的需要,也有提升空間。
肖捷指出,“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全球排行第二”論,存在評價方法的常識性錯誤。比較分析宏觀稅負水平,不能脫離不同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政府職能范圍,各國的具體國情不同,宏觀稅負水平沒有放之四海皆適用的統一標準。目前政府集中的稅收收入還無法滿足迅速增長的公共支出需求,有必要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合理提高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悲觀
全球爆發貨幣戰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施特勞斯一卡恩10月7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由于世界各國貨幣政策之間缺乏協調,他擔心“貨幣戰爭”將可能發生。
今年8月以來,日元對美元數次刷新15年來高點;由于市場對美聯儲(Fed)將跟進日本央行擴大刺激方案的預期加劇,澳元兌美元過去一個月累升8.3%;韓元對美元匯率近日也持續走高,4日一度突破1美元兌1130韓元關口,創5個月以來最高紀錄;過去一周,歐元對美元匯
率已上漲2.3%。
有分析認為,近期多國貨幣的走強,主要是因為有關美國不久將再次推行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打壓了美元,如果美國實施進一步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那么各國采取競爭性貨幣貶值措施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如果匯率單邊干預行動層出不窮,其他國家也會在不經意中壓低其本幣,這將有可能加劇國際紛爭并引發保護主義。
樂觀
貨幣戰爭的戰略制高點
最近以來,中國的匯率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面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指責和施壓,面對可能發生的貨幣戰爭,中國如何站在制高點上?有資深獨立評論人士撰文指出,貨幣戰爭的戰略制高點在財政,我們最緊迫的工作是鞏固國家財政實力和強化國家財政能力。
貨幣戰爭必須通過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嚴重的通貨緊縮來實現戰爭的目的。一個擁有強大財政實力和財政能力的國家才有能力對抗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嚴重的通貨緊縮。
重建中國豐厚的財政實力和強大的財政能力是一篇大文章。這篇大文章的主題不在“財”字,而在“政”字。那當然不是玩弄幾個經濟政策術語就可以實現了的,財政的變革必然觸及體制與制度。
美國復蘇堪憂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指出,美國的固定資本投資水平嚴重偏低,反映私人企業普遍對美國前景感到憂慮。正因為這種不安情緒,導致美國政府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事倍功半,破壞經濟復蘇。
今年美國固定資本投資雖溫和上升,但與最近的公司盈利大增相比仍偏低,加上家庭的長期非流動投資陷于呆滯,嚴重阻礙了復蘇進度,也抵銷了美國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的成效。
阿根廷拒絕接受經濟評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10月7日表示,如果阿根廷政府繼續不履行其成員義務,拒絕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經濟狀況進行評估,該機構董事會有可能會對阿根廷進行制裁。從2006年起,阿根廷政府一直拒絕在這一問題上與該機構合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年都要對成員國家的經濟情況進行評估。但這一檢查意味著受檢查國必須向該機構公開其國家統計局和預算等資料。但阿根廷一直以維護經濟政策獨立性為由拒絕該機構對其進行監督。
日本外匯儲備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日本財務省10月7日公布數據說,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外匯儲備為11095.91億美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為應對日元升值,日本政府從1月15日開始拋售日元買進美元,這是日本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日本保有的歐元資產因歐元對美元升值而增加,也是其外匯儲備增加的原因之一。
印度央行今年第五次加息
為了進一步控制通脹預期,印度中央銀行10月7日在其加息通道上又邁出一大步:該行宣布分別提高回購和反向回購利率25個基點和50個基點,至6%和5%,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印度今年以來第五次加息。
與印度形成反差的是,4月份以來,由于擔憂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除了加拿大和瑞典央行選擇加息外,歐洲、英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央行均選擇按兵不動。
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儲量躍居全球第二
伊拉克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近日說,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從先前的1150億桶升至1431億桶,躍居全球第二。
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家財政總收入的95%,石油收益是國家經濟發展、戰后重建所需資金的重要來源,近年來伊拉克政府一直努力提高石油出口量增加石油收益。2009年6月和12月,伊拉克先后舉行了兩輪對外油田開發招標活動,與多家外國能源公司簽署了10個油田開發服務合同。伊拉克計劃今后6至7年內將其石油日產量從目前的250萬桶提高到1200萬桶。
輸家
愛爾蘭經濟再度陷入衰退
歐元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地區9月經濟增長速度連續第6個月下降,復蘇勢頭明顯放緩。在歐元區16個成員國中,尤屬愛爾蘭狀況最為危急,該國2010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這意味著愛爾蘭經濟在第一季度剛剛擺脫衰退后,已再度萎縮。
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由于歐元區各成員國正實施財政緊縮政策以及提高賦稅等措施,歐元區下半年經濟增長必將放緩。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區經濟整體不太可能出現二次衰退。
贏家
今年亞洲經濟增長8.2%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日前上調了今年亞洲經濟增長的預測,該行稱亞洲經濟自金融危機以來已實現出乎意料的強勁反彈,但基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放緩形勢,其對于中國經濟擴張的預期則保持不變。
另外,亞行并沒有改變其2011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期,其預計明年全年亞洲地區(除日本外)平均經濟增幅為7.3%,其中中國將以9.1%的增幅引領經濟擴張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