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忠
財政如何服務好企業,這是財政人時刻需要解決的課題。
近年來,淮安市財政局緊緊圍繞服務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服務企業發展中,不斷創新各項舉措,加大為企業服務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服務體制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水平,促進企業增產增效。財政服務發展、保障發展、推動發展的能力得以切實增強,較好地服務了全市經濟的發展。
健全聯絡制度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因此,構建服務企業的聯絡制度顯得很有必要。
淮安市財政局研究建立了服務企業聯絡制度,努力營造為企業發展“101%滿意”的服務氛圍。制度規定,局黨組全體成員每人均掛鉤服務一戶市直重點企業,并明確一名處室負責人為聯絡員,每月至少上門為企業服務一次,服務內容包括:
關注企業運行態勢。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動態和情況,分析企業財稅收入完成進度情況。
促進企業用好財政政策。通過免費提供政策匯編手冊、財政網站等多種方式,及時向企業提供最新財政政策和信息咨詢。
積極幫助企業爭取項目資金。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及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努力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的扶持與傾斜。
努力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協調企業在融資、擔保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正常有序。
協助企業做好生產要素配置。幫助企業解決項目投入建設中用工、用地、環保等方面的困難,支持企業加大投入,加快發展。
協調企業財稅收入征繳中有關問題。及時關注在財稅體制、稅收上繳等環節中的出現的問題,保證各項財稅收入及時入庫。
協調做好減輕企業負擔問題。了解企業付費等企業負擔情況,努力幫助解決對企業亂收費、亂攤派問題,減少企業不合理負擔,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寬松的環境。
免費為企業提供政策業務和財會知識的培訓。每年舉辦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人員政策和業務知識培訓宣傳,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多項制度的實行,有效的幫助了企業夯實基礎、解憂克難。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對全市經濟形勢預測的科學性,為相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要政策到送政策
針對以往企業到政府部門找政策、要政策的狀況,淮安財政局專門組織人員編印了《財政扶持企業發展政策匯編》,《匯編》匯集了近年來國家、省、市出臺的關于企業發展、擴大內需、稅收優惠、政府采購等四大類扶持政策文件共88份,供廣大企業管理人員學習、研究、參考。
為擴大政策的普及面,他們利用每月上門服務的機會送《匯編》到企業,并根據企業各自不同特點,財政工作人員與企業共同研究爭取國家扶持政策和科學可持續發展之道。此舉受到了各企業的熱烈歡迎和普遍贊譽,一方面了解了企業的發展需求情況,另一方面為企業最大限度的爭取了政策扶持。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提高財政干部執行政策、強化服務的水平,該局在《匯編》的基礎上,組織人員編寫了《財政支持企業發展政策知識手冊》,以問答的形式對《匯編》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解析。
突出重點
淮安財政局始終圍繞工業強市的戰略部署,著力扶持淮鋼特鋼、天淮鋼管等特鋼行業重點企業,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做大做強淮安市特鋼主導產業,加大產業鏈延伸。
(一)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
近年來,淮安市財政積極組織特鋼產業重點企業爭取國家及省各項財政扶持政策,尤其是對特鋼產業和特鋼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重點傾斜。兩年來,該市財政為特鋼產業共計爭取各類扶持資金2475萬元。
2009年初,為應對金融危機,推進重點產業優化升級,江蘇省政府出臺了《江蘇省級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專項引導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對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進行政策扶持。根據文件精神,淮安市財政部門積極與該市符合申報條件的重點企業進行對接,及時組織淮鋼特鋼等重點企業上報項目,并專人負責跟蹤項目挑選、評審等各個環節,該局領導也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與省廳做好協調、溝通工作。
(二)推進產業升級
淮安市財政部門通過各項財政政策促進特鋼產業不斷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走效益之路,低碳之路?;翠摷瘓F擬上三期技改,面臨資金壓力,該市財政局通過運作,及時解決了5000多萬的土地拆遷資金,使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得以順利實施。2009年,淮安市財政局為淮鋼特鋼有限公司從省財政廳爭取了新產品“高耐磨鋼球用鋼”30萬元的新產品補助資金,促進企業加快新品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進程,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三)著力資金、政策傾斜
淮鋼特鋼有限公司作為該市特鋼行業龍頭企業,它的發展快慢直接左右特鋼行業發展速度,淮安市財政局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及時將市相關資金扶持政策予以聚焦。2009年市工業企業大產業項目資金安排也主要集中在三大千億產業,資金占總量70%。2007年以來,淮安市委、市政府對淮鋼特鋼有限公司的大棒材等技改項目給予優惠政策支持,幾年來,淮安市財政共支持淮鋼各項技改項目補助資金1388.82萬元。為支持淮鋼特鋼有限公司重組“ST張銅”上市,市財政也積極幫助企業做好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為企業“借殼上市”打下基礎。
創建聯席會議制度
近年來,隨著“外資高地”“臺資高地”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該市開放型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為進一步支持和服務于開放型經濟,特別是策應世界經濟復蘇帶來的開放型經濟的恢復性增長,該市財政部門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研和醞釀,會同相關部門提請市政府建立了涉外經濟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聯席會議由財政、商務、海關、國稅、人行等十個部門組成,每季度召開一次,并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分析開放型經濟發展運行的情況和特點,探討和解決開放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交流相關信息,研究扶持政策以及措施。
會議通過情況通報、信息交流、研究探討、協調聯動,進一步整合政府資源,共同解決涉及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各種問題。既是了解開放型經濟發展狀況的平臺,也是政府開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的組織,為推動欠發達地區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新模式。
構建企業管理系統
企業財務信息管理平臺系統可加強重點企業的服務與聯系,及時了解市屬重點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與重點企業財務信息的交流,為經濟運行和財稅收入的預警預測提供資料。
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數據,即收集市屬重點企業財務信息和情況分析;財政政策,即財政服務企業的信息窗口;項目管理,即財政為企業提供超前服務。企業通過平臺的信息,反映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財政部門超前了解企業運營情況、稅收征繳狀況、財務狀況和企業近期發展規劃和前景,另一方面財政部門在財政政策落實中,可根據企業投入、產出情況,及早對照政策,為企業提供向上爭取政策和項目資金的服務,并可享受市級財政政策和項目資金優先的服務和扶持,并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省財政項目減少煩瑣,提供便利。目前,淮安市市屬重點企業財務信息管理平臺系統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擬于年底前正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