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燕,王 濤,陳正連,陳丹霞,陳偉立
(1.浙江省溫嶺市農業林業局,浙江 溫嶺 317500;2.溫嶺市城南鎮農業服務中心,浙江 溫嶺 317515)
蒲瓜梨優良授粉品種的篩選
黃雪燕1,王 濤1,陳正連2,陳丹霞1,陳偉立1
(1.浙江省溫嶺市農業林業局,浙江 溫嶺 317500;2.溫嶺市城南鎮農業服務中心,浙江 溫嶺 317515)
為篩選出蒲瓜梨的優良授粉品種,研究不同授粉品種對大棚寄接蒲瓜梨坐果率和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雪花梨是蒲瓜梨大棚栽培優良的授粉品種,表現為坐果率高、果形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心小等優點;清香是蒲瓜梨露地栽培的適宜授粉品種。
蒲瓜梨;授粉品種;篩選;合意度
蒲瓜梨 (Pyrus pyrif oliaNakai.cv.Pugua) 是浙江省優良的晚熟地方品種,20世紀60-70年代在浙江省臺州、溫州等地廣泛種植,因其果形碩大、品質優良、風味濃郁、耐貯藏等優點成為當時浙江省主要栽培品種之一[1]。由于傳統栽培多采用大頭梨作為授粉品種,由于該品種品質較差,栽培效益較低。另外,沿海地區為減少臺風影響,采用寄接的方法在大棚栽培中生產[2],需要通過人工授粉來提高坐果率。因此,我們于2010年在大棚中進行不同授粉品種授粉試驗,探討該品種的花粉直感現象,以期篩選出優良的授粉品種。
試驗于2010年在浙江省溫嶺市國慶塘梨園進行。試驗地土壤為海涂圍墾地,土壤pH值為7.4,有機質含量23 g·kg-1。大棚設施為水泥立柱毛竹拱架混合式簡易連棟大棚,大棚頂高3.8 m,肩高2.5 m,長30 m,南北向。大棚于1月下旬開始蓋膜保溫,5月初卸下裙膜,7月中旬卸下頂膜。
試驗品種為蒲瓜梨,1月下旬時取蒲瓜梨飽滿腋花芽寄接在10生翠冠梨樹上的膛內徒長枝或長枝上,每株樹寄接數為10~15個。
試驗共設8個處理。共采用6個品種,其中翠冠、清香、黃花3個品種花粉于2009年采自國慶塘梨園,在蕾期采集授粉品種即將開放的花蕾,剝出花藥,置硅膠內干燥,散粉后冷凍貯藏;雪花、黃冠、鴨梨3個品種花粉從富陽花粉研究所購入,也為2009年冷凍花粉。另設2個混合花粉處理,即黃冠+鴨梨、6個品種混合花粉。
處理前選擇即將開放、花質優良均一的寄接蒲瓜梨花序,每花序保留2朵,疏除其余邊花并套袋。3月11-12日進行人工授粉,每處理采用點授的方法授粉100朵花。授粉后重新套袋防止重復授粉,授粉結束后去袋并掛牌標志;3月25調查各處理的坐果率,并套外黃內黑雙層果袋[1]。
8月25日采收各處理果實,每處理取15個正常果實帶回實驗室進行品質測定。測定果實縱徑、橫徑、單果重、硬度、果心橫徑、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調查種子數 (包括飽滿種子和癟種數),計算果形指數 (縱徑/橫徑)、果心比 (果心橫徑/果實橫徑)和固酸比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適宜授粉品種篩選采用多目標評價體系,分別計算單因素指標的合理-滿意度,再計算各性狀的合成合理-滿意度[3]。
在大棚栽培條件下,不同授粉品種授粉以清香和黃冠+鴨梨的坐果率最高,達到100%,而以鴨梨最低,只有78% (表1)。種子數和飽滿種子數均以雪花梨最多,但各品種間差異不顯著。而癟種數以混合花粉最多,并顯著高于黃花梨。

表1 不同授粉品種對蒲瓜梨坐果率和種子數的影響
不同授粉品種授粉對蒲瓜梨果實的單果重影響較大,以黃冠、雪花和鴨梨果實較大,并顯著高于翠冠、清香、黃花、鴨梨 +黃冠、混合花粉 (表2)。果實的大小與果肉細胞的數目和大小密切相關,果肉細胞的分裂和增大又與果實種子的數量與質量有關[4]。
將表1的種子數與表2的單果重進行相關性分析,可以得出,各處理的種子數與單果重呈顯著正相關 (0.213*),而飽滿種子數與單果重則呈極顯著正相關 (0.331**)。除翠冠授粉果形指數較低外,其余各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2 不同授粉品種對蒲瓜梨果實大小和果形指數的影響
不同授粉品種授粉對蒲瓜梨果實的品質也產生顯著的差異 (表3)。其中果實硬度以鴨梨最高,并顯著高于翠冠、清香、雪花、鴨梨+黃冠、混合花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雪花最高,并顯著高于翠冠、黃花、鴨梨+黃冠;果心比以黃冠最大,并顯著高于翠冠、清香、雪花、鴨梨和混合花粉;可滴定酸含量以黃冠最高,并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固酸比以混合花粉最高,并顯著高于雪花、黃冠、鴨梨、鴨梨+黃冠。

表3 不同授粉品種對蒲瓜梨果實品質和合意度的影響
從各品種的差異可以看出,不同授粉品種表現出明顯的花粉直感效應。如翠冠授粉的蒲瓜梨單果重、果形指數、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小,固酸比高,與其翠冠本身的特征相符。
考慮到果形指數差異不大,而且市場對蒲瓜梨的外觀形態要求不高,這里只取單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心比、可滴定酸和固酸比6個指標作為評價因子,加權數分別設為0.3,0.1,0.2,0.1,0.1和0.2,綜合合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雪花、清香、鴨梨、黃冠、翠冠、混合花粉、鴨梨+黃冠、黃花。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大棚栽培條件下蒲瓜梨的人工授粉品種以雪花梨最佳,表現為坐果率高、果形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心小等優點。加上雪花梨在北方種植面積較大,花粉取材方便,是商品花粉的主要品種,因此,認為雪花梨是蒲瓜梨大棚栽培優良的授粉品種。而在露地栽培搭配授粉樹時,除考慮花粉直感效應外,還要考慮花期的問題。從生產實踐看,清香與蒲瓜梨花期相符,本身又是南方砂梨的優良品種,因此可以替代大頭梨作為蒲瓜梨的授粉品種。
[1] 陳丹霞,王濤,平新亮,等.蒲瓜梨適宜果袋的篩選 [J].浙江農業科學,2009(3):475-476.
[2] 王濤,黃雪燕,陳丹霞,等.梨寄接兩熟高效栽培試驗[J].中國果樹,2010(3):51-53.
[3] 趙思東,袁德義,張琳,等.砂梨新品種引種篩選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7(1):30-34.
[4] 宋志海,高飛飛,陳大成.果實大小相關性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J].福建果樹,2002(3):9-12.
S 661.2
B
0528-9017(2011)03-0518-02
文獻著錄格式:黃雪燕,王濤,陳正連,等.蒲瓜梨優良授粉品種的篩選 [J].浙江農業科學,2011(3):518-520.
2011-03-08
溫嶺市科技項目《浙東南梨地方品種評價、篩選與栽培農藝創新》
黃雪燕 (1983-),女,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果樹應用技術推廣工作。
注:王濤系通信作者,E-mail:cnxdny@163.com。
(責任編輯:吳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