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明 黃海英 盛亞梅
關于我院兒科本科臨床教學現狀及思考
陳尚明 黃海英 盛亞梅
實習階段是醫學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與將來臨床醫生的綜合素質關系很大。本文旨在就兒科學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
對我院 2010~2011在我院實習的 96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10名兒科學專業,10名影像專業,6名神經病學,6名病理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采用調查表的形式,共發放調查表128份,回收 128份,回收率 100%,調查的內容有:①工作認真,熱情積極,主動關心同學,檢查實習情況;②教學目的明確,能正確好醫療與實習帶教之間的關系;③以身作則,嚴格遵守操作診療規范;④注意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動手能力;⑤采用新的教學方法,真實的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⑥及時認真修改學生醫療文件;⑦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職業道德,建立好良好的合作信任關系。評分標準為優秀 5分,良好 4分,中等 3分 ,差 2分,很差 1分。
各組及各項的平均得分如表1。

表1 各組及各項的平均得分
3.1 臨床教學的影響因素
3.1.1 兒科學的特點 兒科學與其他臨床學科相比有其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的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兒科學研究對象是兒童。兒童其在器官的解剖,功能,以及發病病理,心理方面均與成人有很大的差別,況且在疾病的種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后都與成人有甚大的不同,但很多的同學就盲目地認為在兒科實習與內科相差無幾,從而忽略了兒科實習的重要性。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待兒科的態度有較大的差別,兒科本科的工作積極性明顯高于臨床。
3.1.2 社會條件的變化 目前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孩子就是家中的全部,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皇帝”,對就診的醫生和所采取的檢查、治療方案都有較高的要求,況且網絡技術的發達和人們維權意識的提高,家長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較為詳細的答案,這對于實習同學來說,甚至對于低年資的醫生,很難取得家屬足夠的信任,在大型醫院由于一旦發生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將對帶教老師和負責的科室處以較為嚴厲的處罰,再加上侵權條例和執業醫師法的頒布,也很少有多少的醫生愿意冒太大的風險給實習同學動手的機會。
3.1.3 工作和考研 由于各醫學院校的畢業生人數較多,想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更是難,目前二級醫院也是非研究生不錄取,三級醫院研究生以上方可考慮,因此很多醫學生將報考研究生作為首要目標。在我科實習的兒科本科的幾乎人人要考研為以后的工作迫使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準備應試,而實習僅僅流于形式,而像兒科專業的實習更是被同學當作最容易犧牲的選擇,在考研后,考上的同學一身輕松,忘乎所以,沒有剛進臨床時的那份激情和認真,考不上的工作壓力隨之增大,各種招聘會不能錯掉一個,兒科實習那是請假的重點科室。
3.1.4 兒科醫生的地位 現在在大型綜合性醫院由于兒科的經濟效益低,往往處于收入分配的底層,醫生工作積極性不高,熱情不夠,能上門診的絕不會呆在病房,能有提高收入的機會當然努力爭取,而臨床帶教,由于幾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所以很少有醫生把實習同學放在心上,甚至傳遞消極的思想,結果導致了很多臨床的同學認為兒科反正我肯定不干,沒有必要實習,甚至兒科本科的學生也考慮轉行,給兒科的實習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再以兒科就業面狹窄,一個地區僅有縣級醫院有較大規模的兒科,對醫學生的需求小,影想學生的積極性。
3.1.5 不同專業的差別 在調查中反映出不同專業對待兒科的實習態度不一樣,臨床和兒科專業的態度端正,認真及時的完成醫療文件的書寫,而小專業的恰好完全相反,可能與其的實習目的相關聯。
3.2 提高臨床實習質量的措施
3.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增加學習動力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力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對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創新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在兒科臨床實習帶教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新穎,使同學想要學,高興學,同時需建立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合作關系,多與同學溝通,及時的了解學生想法,真真切切的幫助同學,建立良好的師德形象,“百年教育,德育為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3.2.2 增強帶教意識 搞好臨床教學在現有的環境下,要提高所有的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科教興院,對帶教表現優秀的老師給予精神和物質方面的獎勵,如優秀帶教老師,在以后的各種晉升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同時也可對那些流于形式的帶教老師給予警示性談話。
3.2.3 提高查房質量 組織病例討論病房是培養醫生的最好課堂,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場所,也是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對于重點患者,疑難病例要有意識的提高學生的病史詢問技巧,培養動手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需要在固定時間組織疑難典型病例討論[1],討論之前應將病例資料給學生,使每一個同學都有發言,都要發言,有得發言,幫助他們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掌握疾病的發病原因,進展過程,預后及恢復過程,同時能舉一反三。
3.2.4 多種教學方式結合 小兒內科的疾病,很多疾病發病機理與先天性發育異常有關,往往使我們臨床醫生覺得老師難講,多學生難懂,比如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機理,血液循環過程,可以借助模型,和多媒體,采用上述手段后,更加形象,更加生動使學生掌握發面的知識。
3.2.5 落實管理到位,加強出科考核 實習同學的管理,要落實到位,具體到每個老師的身上。實習同學出科的時候,應由每個老師按照量化表對自己的學生進行評分。同時學生也對自己的帶習老師進行評價。相互評價,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3.2.6 調整考研就業政策導向 對優秀的實習同學,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可以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在留校及研究生錄取方面給予適當的照顧,或優先向用人單位推薦,甚至可以推薦保送碩士研究生。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實習同學考研及就業壓力,將更多的精力用在臨床實習上。
3.2.7 規范出科考試制度 實習同學在每科實習結束后,都應該實行出科考試,考試形式應該多樣,包括理論考試,操作考試,此時還應該有精心組織的標準化患者[2]考察他們的臨床思維,并且應該在考試中占有較大的比重。
3.2.8 建立評價系統 建立好良好的激勵機制是促進學生提高實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實習同學學生學習任務重,如果沒有評價系統,肯定會影響下一階段的實習,在每科、每批同學出科后,可進行優秀實習生的評選等等。
[1] 白震.典型病案教學法在兒科教學中的探索.廣州醫學,2008,30(6):942-943.
[2] 吳尤佳,徐美玉,PBL教學法在兒科學見習中的初步實踐.交通醫學,2009,23(2):221-222.
226001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