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衛軍 孫桂荷 忻麗云
樂眠膠囊的制備及臨床應用
韓衛軍 孫桂荷 忻麗云
目的對樂眠膠囊的制備工藝和質量標準及臨床應用進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煎煮提取,霧化干燥等手段將處方中中藥的成份制成運宜裝膠囊的顆粒;采用化學的方法將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利用設計的制備工藝可很好地將處方中藥制成膠囊制劑,并根據制定的質量標準有效地控制其主要成分的量,治療組136例,總有效率94.85%,對照組76例,總有效率88.15%。結論樂眠膠帶制備工藝合理,質量可控,方法簡便有效,對失眠有良好治療作用,且未發現不良反應。
樂眠膠囊;制備;質量控制;臨床應用
失眠可以單獨存在,也可與頭痛、眩暈、心悸、健忘等癥同時出現,慢性失眠癥臨床常見,病程長,危害大,治療效果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常伴發抑郁,焦慮癥狀,也是抑郁癥,焦慮癥的高危因素[1],慢性失眠患者常反復,多次求醫,應用各種鎮靜安眠藥,效果不理想,常造成藥物依賴,阿普唑侖作為臨床上常用抗焦慮及抗驚恐藥物。在臨床應用中,最麻煩的問題是阿普唑侖會產生依賴[2],甚至在應用8周后就會在停藥時產生嚴重撤藥癥狀。此時除了焦慮外,還有不少軀體癥狀,如心動過速、心悸、出汗、呼吸急促、頭痛、震顫、乏力和頭昏等等,同時伴有血漿皮質醇深度增高,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澹妄及抽搐[3],其他鎮靜催眠藥同樣存在著不良反應。因此,研制中藥治療失眠癥是非常必要的,樂眠膠囊是在中醫辨癥基礎上,對傳統的幾味中藥進行了遴選,然后用較先進的方法制成膠囊劑,并經臨床觀察有著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處方 酸棗仁300 g,川芎100 g,茯苓300 g,甘草100 g知母100 g,黨參300 g,麥冬150 g,五味子100 g,柏子仁300 g,夜交藤 300 g,共制成膠囊 1000 料,0.35 g/粒。
1.2 制備方法 精選以上10味藥,加水(為草藥重量的10倍左右)煎煮兩次,第一次1.5 h,第二次1 h,合并濾液;濾液濃縮到1:1,干燥后粉碎成細粉,
2.1 性狀 內容物為棕褐色粉末,氣微香,味微苦。
2.2 檢查 應符合中國藥典臍囊劑[4]項下的有關規定。
2.3 穩定性試驗 本品在室溫下放置6個月,觀察外觀、色澤,進行鑒別和檢查,結果均符合規定。
3.1 病例選擇 符合失眠主訴癥狀的門診患者212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36例,對照組76例。治療前主訴入眠困難、多夢,年齡18~69歲。
3.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樂眠膠囊,6粒/次,3次/d,對照組給予阿普唑侖,0.8 mg,每晚一次,兩組療程均為6 d。
3.3 療效評定標準[5]痊愈:主訴癥狀基本消失;顯效:主訴癥狀明顯減輕;有效:主要癥狀和次要癥狀及體癥有所改善;無效;用藥前后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3.4 治療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

表1 兩組療效比較結果(例,%)
樂眠膠囊按照中醫辯證施治原則合理配方,是由酸棗仁湯和生脈散化裁而成,中藥復方酸棗仁湯一方源于東漢大醫家·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卷上,名為“酸棗湯”,《醫門法律》卷六始名“酸棗湯”,原方由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等5味中藥組成,臨床用于治療精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對頑固性失眠有顯著療效。酸棗仁湯中君藥酸棗仁鎮靜催眠的主要成分為酸棗皂苷A、B;臣藥知母中的總皂苷能明顯降低衰老小鼠腦β受體-CAMP系統的反應性[6]酸棗仁、夜交藤、養血安神、黨參、茯苓補氣健脾、寧神益智,方中生脈散出自李果《內處傷辯惑論》,主要用于氣陰兩虛之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脈散能增加冠脈流量,降低血粘稠度,活躍微循環,具有明顯抗凝作用。方中黨參補肺氣,補腦安神,麥冬清肺氣,養陰清熱以生津,五味子斂心氣,安心神,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為主藥,與酸棗仁湯合并共奏其催眠功效,經臨床觀察,樂眠膠囊療效肯定,且制備工藝合理,質量穩定可控,尚無明顯不良反應。
[1]Ford DE,Kamerow DB,Epidemiologic Study of sleep disturbanc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JAMA,1989,262.
[2]Rosenbaum JF.Am Jpsychiatry,1984,141:792-793.
[3]Mellman TA.Am Jpsychiatry,1986,143:1464-1466.
[4]中國藥典.一部.2000,附錄11,37.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內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
[6]黃從善,陳婧,劉焱文.復方酸棗仁湯有效部位大鼠血清化學成分析.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6,26(5):523.
075000 河北省張家口市社會福利總院(韓衛軍);張家口市沙嶺子醫院(孫桂荷 忻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