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貞熙
消旋山莨菪堿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66例療效觀察
崔貞熙
支氣管哮喘;消旋山莨菪堿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急重病中的常見病[1],臨床處理不當,常危及患兒生命。1997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共收治127例支氣管哮喘的患兒,其中66例采用輔以消旋山莨菪堿的綜合治療措施,取得較好療效?,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診斷均按照1987年4月在成都召開的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對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2]。將全部病例采取隨機抽樣方法,分治療組66例,對照組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61例。男76例,女51例,男∶女=1.5∶1。最大年齡14歲,最小為9個月。其中,學齡前兒童發病72例,占56.69%;幼兒期發病38例,占29.92%;1歲內發病者15例,占11.81%;學齡期發病僅 2例,占1.57%。兩組病例的年齡、性別及發病天數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在采取抗炎、補液、給氧、吸痰及霧化吸入等綜合治療措施的基礎上,觀察山莨菪堿的療效。治療組:山莨菪堿0.5 mg/(kg·d)加入5%葡萄糖100 ml靜脈點滴。對照組:地塞米松0.3mg/(kg·d)加入靜脈點滴中。停藥指征:臨床癥狀和體征緩解后逐漸減量至停藥。觀察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
1.3 療效標準 (1)部分緩解:呼吸困難減輕,哮鳴音減少,“三凹”征及紫紺明顯減輕;(2)完全緩解: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
1.4 統計學方法χ2檢驗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對比(d,±s)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對比(d,±s)
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d) 治療組 對照組P 5.98±0.33 7.61±0.52 <0.05 3.55±0.33 5.06±0.63 <0.01咳嗽消失時間 4.93±0.29 6.66±0.60 <0.01干啰音消失時間 1.30±0.58 4.12±1.24 <0.05濕啰音消失時間 4.02±0.31 5.89±0.76 <0.05治愈時間喘聲消失時間
治療組:部分緩解時間為3~54 h,平均為8.75 h,完全緩解時間為10~96 h,平均為36.6 h。完全緩解51例,部分緩解11例,有效率為93.9%。對照組:部分緩解時間為6~60 h,平均為24.2 h,完全緩解時間為10~98 h,平均為40.2 h。完全緩解42例,部分緩解7例,有效率為80.32%。
兩組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χ2=4.57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對比見表1。
山莨菪堿可通過調解cAMP與cGMP的相對平衡和封閉M、α受體,使β受體活化,重新分布[3],從而緩解氣管平滑肌痙攣,擴張痙攣的肺小動脈,疏通其微循環,以達到改善肺通氣和矯正通氣血流比例失調的目的。山莨菪堿還具有興奮呼吸,循環中樞,抑制大腦皮層,通過改善腦循環減輕腦水腫,從而防止腦疝形成[4,5]。本文結果表明:①在應用山莨菪堿同時應根據原發病采取相應的抗炎、補液、給氧、吸痰、糾正脫水、調節體液酸堿平衡紊亂等綜合治療措施;②山莨菪堿鎮靜作用較強,對并有煩躁不安的患兒尤其適用;③應用山莨菪堿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見效較快,療效較好。治療組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的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消失快,療程短,分別經統計學處理,明顯優于對照組。對重、中度哮喘患兒,應用山莨菪宜早期,反復給藥,待病情緩解后,開始逐漸減量至停藥;④山莨菪堿安全可靠,其有效量僅為致死量的1/400,病情越重,年齡越小,其需要量及耐受量越大;⑤山莨菪堿副反應。
本文所有病例均未出現嚴重的毒性反應。尤其與激素相比副作用小,且藥源充足價廉等優點??傊?,山莨菪堿在治療哮喘病時,見效較快,療效較好,用法方便,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為一很有前途的抗哮喘藥物,值得推廣。
[1]汪敏剛.支氣管哮喘.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63.
[2]華云漢,陳育智.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及分型標準.中華兒科雜志,1988,1:41.
[3]鐘南山.哮喘的治療.實用內科雜志,1992,10:520-521.
[4]陳平.應用654-2搶救小兒呼吸衰竭的臨床體會.實用兒科雜志,1991,3:147.
[5]黃華.654-2在兒科臨床的應用.臨床兒科雜志,1992:289.
154025 黑龍江省佳木斯監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