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玲
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康復及預防再狹窄的影響
李敏玲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康復及預防再狹窄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住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的患者14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74例(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和對照組74例(常規護理),對兩組的結果進行對比。結果兩組的心血管事件與冠狀動脈再狹窄發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時間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進行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預防患者再狹窄的發生。
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康復;預防再狹窄;護理干預
醫療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心臟介入治療的進步,而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方式主要是采取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PTCA)或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這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的最佳途徑。在臨床治療中,急性心肌梗死PTCA術后冠狀動脈再狹窄則成為了當前積極研究的對象[1]。現對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住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的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的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148例,均為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住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的患者,男79歲,女69例,年齡37~86歲,平均(65.1±5.7)歲。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合并癥。隨機分為觀察組74例(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和對照組74例(常規護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手術情況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措施 觀察組: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康復計劃,堅持個體護理轉向全面護理的程序,從多個方面實施護理干預。①實施心理開導、調養、放松等多種措施給予患者正確的心理護理,防止其內心過度緊張,讓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治療;②向患者講述病房環境,并采取必要的監護策略,引導患者多喝水,建立正確的飲食計劃,保證足夠的營養充分,盡量以清淡為主,對危險的病發因素控制;③在術后指導患者學會調養,維持大小便通暢、接受適量的體能訓練,引導患者自測脈搏。并叮囑其戒煙、戒酒,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較高的生活治療。由于氣候因素常常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這就需要護士引導患者學會根據氣候變化來適當鍛煉,增強身體免疫能力,防止出現病情加重;④在術后需保持一段時間的臥床休息,護士應幫助患者轉身、活動非術側肢體和主要關節,引導其做深呼吸,2次/d。用沙袋壓迫穿刺部位,持續5~7 h,術側肢體制動11~13 h;給予患者飲食幫助,或將其床頭提升20~30度;⑤患者在術后的第1天需保持其床上座位或半臥位,幫助患者床邊持續站立6~11 min,2次/d;做深呼吸、轉身等運動,鍛煉肢體關節的機能,2次/d,1次持續10 min。引導患者學會自理生活,處理生活事務。患者一般于術后第2天可自行活動,在心電監護下扶行30 m內,每天進行1~2次[2];幫助患者大小便、坐椅子等活動。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措施進行護理,在手術后對于運動量、運動時間嚴格控制,以患者意愿及其耐受程度為準。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t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兩組的心血管事件與冠狀動脈再狹窄發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時間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PTCA支架術后情況比較(n,±s)

表1 兩組PTCA支架術后情況比較(n,±s)
病死率 住院時間對照組組別n 心血管事件 冠狀動脈再狹窄心絞痛 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造影 再狹窄74 5 1 4 1 1 9.0±5.0 74 9 6 8 4 5 14.5±7.5觀察組
從專業護理學角度看,對患者實施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護理干預主要在于:防止絕對臥床休息對肌肉、心血管調節帶來的負面作用,避免出現靜脈血栓及栓塞,緩解患者緊張、抑郁的情緒,加快其體能力量的灰度,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3.1 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的作用 護理干預能夠大大減少冠心病的病發因素,使得冠狀血管的口徑擴大,促進冠狀動脈血流量的提高,調整心肌血流分布,以改善心肌供氧情況,讓患者的心臟能力增強。實施康復運動能夠改善PCI術后患者的功能貯量,從科學的角度對PTCA術后患者的心功能評價,為其運動訓練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3]。護理干預的根本在于結合運動,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工作效率和冠狀動脈血流的儲備能力,促進體力的有效恢復,防止出現冠狀動脈再狹窄。
3.2 護理干預對PTCA支架術后再狹窄作用 導致PTCA支架術后再狹窄原因復雜,包括了:冠狀動脈病變、心肌梗死并發癥、糖尿病、高血壓等等。而最關鍵的則是血管內膜增生、血小板聚集、支架彈性回縮、擴張失效等。血管狹窄后可釋放出相關的血管收縮物質,包括:5羥色胺、血栓素等,從而引起血管收縮、痙攣[4]。此次顯示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防止PTCA支架術后再狹窄,PTCA支架術后心血管事件、再狹窄發生率要比對照組低 (P<0.05)。這就需要在護理中采取干預措施,加快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
[1]蘇雅真,金文泉.冠心病患者的運動康復經.藥物與人,2006,19(8):42-43.
[2]朱國英.冠心病患者治療進展.中國循環雜志,2003,18(5):325-328.
[3]朱大喬,周秀華,方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心臟事件的預后因素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2):11-13.
[4]王傳平,朱敬松,宋靜,等.PTCA術后再狹窄不同介入方法治療效果觀察.醫藥論壇雜志,2006,27(3):50-51.
473058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