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余仙,崔 寧,楊增源,聶永英,楊 建,李 燕
(1.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盈江 679300;2.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近年來,靜脈注射吸毒(Injecting Drug Use , IDU)導致的艾滋病流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1]。我國第一次艾滋病疫情就出現在云南靜脈吸毒人群中,之后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出現靜脈吸毒者感染HIV的報告[2~3]。吸毒者通過共用注射器使HIV在吸毒人群中傳播,又通過不安全性行為把HIV傳染給性伴,進而使得艾滋病由高危人群不斷地向普通人群擴散。為進一步遏制HIV在注射吸毒人群及其伴侶中的傳播,中澳艾滋病亞洲區域項目于2008年在云南19個縣啟動,盈江縣也屬于項目縣之一。本次研究旨在了解項目啟動后,云南省盈江縣靜脈吸毒者艾滋病相關知識和行為情況,為下階段干預工作提供參考。
以該縣內靜脈吸毒人員為調查對象。2009年5月~8月與2010年6月~9月期間隨機抽取社區內的靜脈吸毒人員100名,數量不足在戒毒所內以新入所的人員開始,按時間倒查隨機抽取。
在調查對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受過培訓的調查員采用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采用國家統一編制的《靜脈吸毒人員調查問卷(Ⅱ)》,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征、艾滋病相關知識、高危行為及獲得服務等。
血清樣本的采集及初篩由盈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防科進行,初篩采用ELISA法,初篩陽性樣本送德宏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采用WB法進行確認。
問卷回收后,使用 Exce1(2007)進行數據錄入與校核,運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之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均為有效問卷。其中2009年占50.0%,2010年占50.0%;戒毒所占74.0%,社區占26.0%;陰性占80.0%,原陽占13.0%,新陽占7.0%;男性占97.0%,女性占3.0%;中國籍占98.0%,緬甸籍占2.0%;漢族占47.5%,傣族占37.0%,景頗占11.5%,其他民族占4.0%;文盲占12.5%,小學占47.5%,初中占34.5%,高中及以上占5.5%;農民占90.0%,家務或待業占8.5%,其他占1.5%;年齡范圍為17歲~66歲。
本調查涉及艾滋病相關知識問題 8個,調查對象中136人(68.0%)所有問題均回答正確,2009年組及2010年組正確率分別為66.0%、7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10年調查對象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較好,有7個問題的知曉率在90.0%以上,具體見表1。分別有86.0%和80.0%的調查對象贊成針具交換和美沙酮替代治療項目,與2009年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009年~2010年盈江縣靜脈吸毒者艾滋病相關知識正確知曉率比較(單位:%)
調查對象平均重復使用相同針具1.5次,2009年組及2010組年分別平均為1.8、1.3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11,P =0.037);上個月中有188人(94.0%)有注射吸毒行為,2009年組91人、2010年組97人。2010年組調查對象初次注射吸毒年齡為15歲~46歲,平均26.0歲;吸毒年限0年~30年,平均6.4年;獲得針具主要途徑為藥店(50.0%)、醫院/診所(21.0%)、針具交換點(16.0%)、項目人員(13.0%);調查前一年被強制戒毒者占33.0%。
調查者中有99人(49.5%)在上個月有過性行為,2009年組47人、2010年組52人;其中2010年組9.6%的性行為對象為多性伴,9.6%為臨時性伴,23.1%為性工作者,19.2%為固定性伴,38.5%為其配偶;與固定性伴/配偶性及與臨時性伴/性工作者性交時堅持使用安全套者,分別占20.0%、30.8%。在調查對象中在上個月有共用針具/溶液/容器行為,并在發生性行為時沒有堅持使用安全套的有24人,2010年有11人。其他艾滋病相關行為見表2。

表2 2009年~2010年盈江縣靜脈吸毒者艾滋病相關行為情況比較
本調查共包括6項針對一般人群的服務,調查對象中27人(13.5%)接受過所有服務,2009年、2010年接受率分別為 6.0%、2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34,P=0.002)。2010年有 3項服務的接受率在80.0%以上,具體見表3。

表3 2009年~2010年盈江縣靜脈吸毒者接受艾滋病相關服務情況比較
盈江縣地處云南邊陲,靠近世界毒品主產地金三角地區,自1990年首次發現HIV感染者以后,艾滋病傳播途徑一直以吸毒為主[4],故結合當地的特殊情況采取針對吸毒人員綜合干預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調查對象對艾滋病傳播和預防知識的知曉情況較好,到2010年已達到了《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以下稱《計劃》)要求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 90.0%以上的目標,這與當地長期全面開展艾滋病服務有關。但是“看起來健康者是否可能會有AIDS”回答正確率相對較低,甚至2010年的正確率低于2009年,提示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調查對象最近一個月的共用針具率由 2009年的33.0%下降到2010年的17.5%,符合《計劃》要求低于20.0%的標準,但是高于遂寧市船山區1.1%的率[5]。最近一次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雖由2009年的21.0%升高到2010年的46.0%,但遠低于《計劃》要求高于90.0%的標準。這說明當地在2010年采取的干預措施是十分有效的,并需要繼續加強推廣這些措施。此外,調查發現在2010年有11%的人在最近一個月有共用針具行為,且在性行為時沒有堅持使用安全套,這部分人增加了艾滋病在不同人群中傳播的可能,必須予以重視,加強干預。
本次調查中盡管超過 80%的人贊同針具交換和美沙酮替代治療項目,但接受過兩項服務者占的比率卻均低于 50.0%。這可能與服務的可及性不高有關,當地有關部門可以考慮通過加大服務的宣傳力度和覆蓋面,從而更好的推廣這些服務。
本次調查表明,當地吸毒人群的構成以初次吸毒年齡小,文化水平低,以少數民族及農民為主。當地可以結合這些特點及本次調查結果,為下階段工作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及性的宣傳和干預策略。
[1]Lin A Swe, Kay K Nyo, AK Rashid. Risk Behaviours Among HIV Positive Injecting Drug Users in Myanmar:A Case Contro1 Study[J].Harm Reduction Journa1,2010,7:12.
[2]Zunyou Wu, Yu Wang, Yurong Mao, et a1. The Integration of Mu1tip1e HIV/AIDS Projects into A Coordinated Nationa1 Programme in China[J].Bu11 Wor1d Hea1th Organ,2011,89:227-233.
[3]Tuofu Zhu, Chunhui Wang, Peng Lin, et a1. High Risk Popu1ations and HIV-1 Infection in China[J].Ce11 Research,2005,15(11-12):852-857.
[4]康永然,謝忠堯,楊增源,等.盈江縣16年(1990~2005)HIV流行狀況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07,29(1):38-39.
[5]邱小兵,代孝梅,劉文武,等.2010年遂寧市船山區靜脈吸毒者性病艾滋病知識及行為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1,27(3):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