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王麗
目的 探討剖宮產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138例剖宮產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護理經驗。結果 138例剖宮產手術均順利完成,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0~3分4例,4~7分8例,8~10分126例,經過醫護人員及時處理,所有新生兒5 minApgar評分均>8分,母乳喂養達到100.0%,無差錯、無事故和并發癥發生。結論 通過對剖宮產圍手術期實施全面及時的護理,加強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對手術的順利進行,母嬰安全及術后康復均能起較好的促進作用。
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
剖宮產術是產科處理高危妊娠、解決難產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剖宮產術在處理高危妊娠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適時的剖宮產術不僅能提高新生兒圍產期存活率,而且對減少因難產給孕產婦帶來的損害、提高產科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加強剖宮產術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保障母嬰安全,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回顧分析了138例剖宮產術的臨床資料,探討圍手術期護理方法,現報告如下。
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產婦138例,產齡23~38歲,平均27.9歲;初產婦109例,經產婦29例;足月產127例,過期產7例,早產4例。手術方式經腹子宮切開,胎兒及胎盤娩出。麻醉方式多選用硬膜外麻醉,少部分采用全身麻醉。138例剖宮產手術均順利完成,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0~3分4例,4~7分8例,8~10分126例。經醫護人員及時處理,所有新生兒5min Apgar評分均>8分,母乳喂養達到100.0%,無差錯、無事故和并發癥發生。
2.1 心理護理 由于對醫院環境及醫護人員的陌生,對剖宮產的恐懼和不了解,擔心手術引起疼痛或危險,產婦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自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狀態。所以進行術前健康宣教是術前護理成功的關鍵。護士應給孕產婦以心理支持,并進行心理疏導。讓家屬配合共同解除孕產婦的心理負擔,同時教育孕產婦自尊、自強。護士經常和產婦談心,增加護患感情,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問題,并講述手術的必要性和可取性。使產婦消除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2.2 術前護理 急診手術者,予以快速、及時做好術前準備,可與幾名護士共同完成,以爭取時間。對于擇期手術者,術前準備時間應充分,可由責任護士專人負責腹部手術常規準備,囑孕婦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手術前晚進流食,手術前禁食水4 h。術前做好藥物過敏試驗,并將試驗結果記錄病志上以備參考。隨時密切觀察孕婦生命特征、宮縮及胎心的變化,對胎兒宮內窘迫者應給予吸氧,并按醫囑配合處理[2]。術前做好備皮。術前注意留置尿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統炎癥。
2.3 術中護理 手術室護士做好自我介紹,介紹手術室的環境,說明麻醉方式,使產婦對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認識,告之剖宮產的安全性及優點,使產婦放心,手術開始可適當與產婦交談一些輕松話題。巡回護士術中要嚴密觀察產婦的四肢未梢血液循環情況。手術空的溫度用空調控制在24~26℃,濕度控制在40~60%,注意非手術野的保暖,縮短暴露時間。新生兒娩出前應備好用氧、搶救臺、復蘇器具及藥品等;麻醉后產婦取仰臥位,手術床左傾20~30°,并用約束帶固定,使子宮左移,減輕對下腔靜脈的壓迫,防止胎兒缺氧[3];提高手術技能,洗手護七熟悉手術步驟,使步驟準確并手術順利進行;新生兒出頭后擦凈口鼻粘液,再娩出胎兒身,以免吸入。娩出后立即取平臥位頭后仰,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凈口鼻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面罩吸氧,注意保暖,盡快擦凈皮膚。必要時行氣管內吸引、吸氧等新生兒復蘇搶救。
2.4 術后護理
2.4.1 一般護理 回病房后,病區護士應與麻醉師及巡回護士做好床頭交接,并了解患者的術中情況。生命體征觀察,每15~30 min測血壓1次,至血壓平穩后停止。每4 h測體溫、呼吸、脈搏各1次至正常,并持續記錄。注意觀察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血腫、紅腫及陰道流血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
2.4.2 體位護理 術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者術后應去枕平臥6 h,如果是硬膜外麻醉加腰麻的術后應去枕平臥10 h,其目的是防止術后頭痛。而后可改為半臥位以產婦舒適為宜,這樣既可使患者感到舒適又有利于靜脈回流。鼓勵和幫助產婦選擇正確而舒適的自由體位,以免活動時牽扯皮膚引起傷口疼痛,避免過度伸展而致肌肉過度緊張與牽拉[4]。
2.4.3 傷口疼痛護理 手術后疼痛一般在術后24 h最強烈,所以要教會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護士正確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給予止痛處理,指導預防及減輕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時,用手按住切口,以防牽拉縫線,腹部系腹帶,降低切口張力[5]。24 h內根據醫囑注射鎮痛劑。
2.4.4 飲食護理 術后12 h可進食流質飲食,腸蠕動恢復可進普食。產婦應加強營養,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便秘,多飲水以增加乳汁的分泌,促進切口愈合。
2.4.5 母乳喂養 術后產婦怕痛,體位受限,分泌乳汁不足加上心理準備不足而影響母乳喂養,故護士應多巡視病房,隨時指導母乳喂養,進行宣教,糾正不利于母乳喂養的心理活動,提高母乳喂養率,術后母乳喂養基本達到100%。
2.4.6 出院指導 向產婦說明補充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新鮮蔬菜和多食湯類的重要性。教會產婦做床上產后的保健操,鼓勵活動以利于惡露排出和身體恢復,囑產婦勤換內衣褲,保持身體及會陰部皮膚清潔。鼓勵母乳喂養,堅持母乳喂養12個月,并提供母乳的書面宣傳資料[6]。囑產后禁止盆浴、性生活1個月、產后6周采取避孕措施。
[1]溫金梅.120例剖宮產術病人的術中護理.護理研究,2004,18(3):516.
[2]楊鋼,粱家智.剖宮產相關問題的循證評價.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20:119.
[3]劉蘭芳.156例剖宮產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中國醫學創新,2010,7(14):134-135.
[4]朱燕飛,寧修芹,李泳.剖宮產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9(13):1629-1630.
[5]華軍.剖宮產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探討.中國現代醫生,2008,46(9):116-117.
[6]劉允英.453例剖宮產圍手術期臨床護理.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9):78-80.
466200 河南省項城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