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海燕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圍循環衰竭,如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臨床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類患者的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的重要措施之一。現將我科收治的47例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從中取得了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其中胃、十二指腸潰瘍36例、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 11例,術后出血的5例。
1.2 方法
1.2.1 保證靜脈輸液通暢 為贏得寶貴時間,能否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律使用留置針穿刺,可同時開通雙管輸液。搶救治療開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過多、過快輸液、輸血引起肺水腫或誘發再出血,從而加重病情。開始輸液宜快,如進行加壓輸血時,護士應密切守護,嚴防空氣隨之進入血管造成栓塞。
1.2.2 止血措施 立即止血,根據醫囑應用去甲腎上腺素、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血管加壓素等。①去甲腎上腺素8 mg加入100 ml鹽水中分次口服,或經胃管注入胃內。適用于胃、十二指腸出血。②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③血管加壓素:其作用機制為通過對內臟血管的收縮作用,減少門靜脈血流量,降低門靜脈及側支循環的壓力,從而控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血管加壓素10 U加入5%葡萄糖200 ml中以每分鐘0.2 U緩慢靜脈滴注,可逐漸增加至每分鐘0.4 U。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及孕婦忌用。如出血不止危及患者生命,應手術治療。[1]
1.2.3 出血量的正確估計 正確估計出血量對搶救患者十分重要。若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表示每日出血量>5 ml,黑便出現表明每日出血量>50~70 ml,一般1次黑便的出血量為300~500 ml。當胃內儲積血量達250~300 ml時可引起嘔血。1次出血量不超過400 ml時,因輕度血容量減少可由組織液與脾貯血所補充,故無全身表現。但若有大出血,特別是出血較快者,可有頭暈、乏力、心悸、心動過速、血壓偏低等表現。
1.2.4 護理 ①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尿量、中心靜脈壓和周圍循環情況,并做好記錄。觀察有無鮮紅色血液持續從胃管引出,以判斷有無活動性出血和止血效果。若短時間內(6~8 h內)需大量輸血(>800 ml)方能維持血壓和血細胞比容,或停止輸液、輸血后,病情又迅速惡化者,說明出血仍繼續,應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做好急診手術的術前準備[2]。給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恐懼心理。②注意嘔吐物及糞便的性狀、量及顏色。如出血量多,停留的時問短,則顏色新鮮或有血塊;出血量少,停留時間長則顏色比較暗或呈黑色;伴有嘔吐者,一般比單純黑便者出血量。當患者出現口渴、煩躁、出冷汗、黑朦、暈厥等癥狀時,應考慮有新鮮出血;③體位護理:出血期間應絕對臥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搬動,采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因嘔血引起窒息;如出現意識朦朧或煩躁不安時,應置床檔,防止墜床;④飲食護理:在嘔血、惡心、嘔吐和休克的情況下應禁食。待上述癥狀緩解后,潰瘍病患者應給牛奶、蛋糕或豆漿等富于蛋白質的流質飲食,下三腔管的患者,出血停止24 h后從胃管內注入流質飲食,有腹水者,應適當限制鈉鹽攝入。大便顏色轉黃后可改為半流質,不宜飲用熱開水,只能喝冷開水;平時飲食要有規律,要按時進餐,忌暴飲暴食。同時要禁煙、酒、濃茶和咖啡;⑤口腔護理:每次嘔血后,及時做好口腔護理,減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惡心、嘔吐,同時能增加患者舒適感;⑥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及床鋪清潔、干燥,浮腫患者應加強皮膚護理,防止發生褥瘡,嘔血、便后及時清潔用物;⑦需手術治療的做好術前宣教,同時向患者介紹術前、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以配合手術,保證手術成功。
術后應妥善安置患者,主管護士及時了解麻醉及手術方式,對各種管道應妥善固定,保持通暢,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神志變化,尤其是血壓和心率的變化,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并準確記錄,并密切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如出血、感染、吻合口梗阻等。
我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經過及時治療、認真觀察、護理,除兩例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死亡外,余均轉危為安,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服務非常滿意。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為一臨床常見急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嘔血或黑糞,常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如患者能及時求醫,配合醫護人員高度的責任心、積極的搶救,精心的護理,可有效地控制出血和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搶救成功率。因此要求護士應熟練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尤其是活動性出血的指征和出血停止的標志,巡視患者時除觀察生命體征,還應注意有無惡心欲吐、排便感、頭暈、口渴等再出血癥狀,一旦發現上述癥狀,護士應沉著冷靜,及時通知醫生,穩定患者情緒,對可能發生嘔血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對可能發生便血者,應取臥位或半臥位以減輕腹壓[3]。
[1]湯麗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50例的急救及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20(9)20:4923.
[2]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232-233.
[3]盧艷云,李靜.上消化道大出血99例的預見性護理分析.陜西醫學雜志,2010,8(3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