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加強科室護理工作的思考
張穎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科室護理工作中,只有不斷地健全規章制度、合理協調關系、加強日常學習、樹立團隊精神、提升服務質量,才能使護理人員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態度,從而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
制度;學習;團隊;服務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科室護理工作中,只有在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基礎上,促使護理人員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態度,才能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筆者通過日常工作實踐,對加強科室護理工作有以下幾點認識。
為了保證科室護理質量的穩步提高,避免各種事故、糾紛的發生,健全科室護理管理制度至關重要。一要制定好規章制度。通過對工作經驗及失敗教訓的總結,制定合理可行的規章制度,從而使護理工作有章可循。二要遵守好規章制度。在執行制度時,護士長應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同時每位護理人員要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常規,牢記崗位職責。三要完善好規章制度。利用晨會及業務學習,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各項工作職責檢查,及時了解情況,對出現的問題,要分析原因、及時處理、引以為戒,提出防范措施。從而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這樣做才能避免差錯事故的不斷發生,從而提高了護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準確性。
正確地處理好病區護理管理中的人際關系,是實施護理工作的重要條件。科室護理工作中要協調好以下四類關系,一是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正確處理協調好與護理部、相關科室領導以及院領導的人際關系,得到各級領導對護理工作的支持,才能順利開展各項護理工作。二是處理好與醫生的關系。醫療護理工作是相輔相成的,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醫護配合好才能圓滿完成患者治療護理工作。三是處理好科室護士之間的關系。要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從而使護理隊伍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處理好與患者及其家屬的關系。要對患者及其家屬的痛苦給予關心,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及健康教育,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在目前知識經濟社會中,護理人員如果不加強學習,必然不能更好地適應崗位的新要求。因而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要加強政治學習,通過思想教育,端正思想作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護士的政治觀、大局觀和責任意識。要加強護理相關法律知識學習,增強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二是要加強業務學習。要加強對三基三嚴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科室的護理人員圍繞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討論。要注重技術操作,在工作中加強監督指導,按正規操作。要加強帶教工作,提升新上崗人員和實習生的業務知識和工作能力。要加強禮儀知識學習,注重儀表端莊、整潔,從而增強護理人員的職業信心,更有利于護患相互溝通、尊重和理解。三要提升實踐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日常護理操作規則以及理論要求,提升自已的實踐能力。
科室的工作是集體的事情,一個人的價值在集體中才能得到體現。因而必須要科室工作中樹立團隊精神。一是要充分發揮個人長處。每個科室中的每個護理人員各有各的長處和缺點,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取其長而用之。二要培養全局觀念。團隊精神不反對個性張揚,但個性必須與團隊的行動一致,要有整體意識、全局觀念,考慮團隊的需要。它要求團隊成員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配合,為集體的目標而共同努力。三是要激勵機制。激勵每位護士都能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盡可能讓其對病區、集體有極大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她們感覺到自己是主人,從而激發其工作干勁和熱情,竭盡全力完成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要時刻牢記“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從而提高科室護理服務質量。一是要注重服務細節。要接待好每一個住院患者,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患者,當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熱情迎接,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患者溝通,減少患者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增強對治療的信心。二要提升服務內涵。要培養護理人員的人文精神,從護理人員的儀表、儀容、舉止、語言到操作過程,把人文精神貫穿到服務于患者的每個環節,以達到服務規范化、操作正規化、管理科學化。三要改進服務不足。要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及時了解患者的要求,對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要予以重視,及時解決,從而改進護理工作。要做好出院患者隨訪工作,以便總結改進護理工作。
223300江蘇省淮陰醫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