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震
腹腔鏡技術在急腹癥中的臨床診治研究
許震
目的探討腹腔鏡技術在外科急腹癥治療中的臨床診治效果。方法對我院行急診腹腔鏡檢查及其手術治療的68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所有患者全部在腹腔鏡下明確診斷,61例患者采用進一步腹腔鏡手術治療,7例中轉開腹,腹腔鏡手術成功率為89.7%,1例術中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結論采用腹腔鏡對急腹癥早期進行檢查,通過了解腹腔內各部位臟器的損傷程度及范圍采取準確的治療措施,這樣既可以使術后并發癥減少,還可使患者及早的脫離危險期,減輕患者痛苦,康復較快。
腹腔鏡;急腹癥;診治;研究
急腹癥患者由于發病時間短,診斷及治療相對困難。但隨著各種臨床檢查手段的運用,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在術前得到準確的診斷以供臨床選擇,但仍有一部分病例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在術前明確診斷,造成施行一些增加患者痛苦的剖腹探查術或延誤治療。使用腹腔鏡檢查及對急腹癥進行治療,從而使這方面的缺陷得到彌補[1]。選擇我院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之間68例采用腹腔鏡進行檢查及治療的急腹癥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研究總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急腹癥患者68例,其中男25例,女43例,年齡17~73歲,平均(41.3±12.5)歲。所有患者均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診斷。35例患者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其中25例膽囊頸部結石嵌頓。17例急性粘連性腸梗阻。15例急性闌尾炎,其中9例其中單純性闌尾炎,5例化膿性闌尾炎,1例壞疽性闌尾炎。1例胃十二指潰瘍穿孔。
1.2 手術方法 臍周作一小切口,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維持于1.6~2.0 kPa(1 kPa=7.5mm Hg),置入10mm Trocar;經套管置入腹腔鏡頭探查腹腔,明確診斷后,根據病灶選擇操作孔位置,一般為2~3個。35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29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1例行LC+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1例行LC+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EST),其余4例患者中轉開腹手術。17例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中14例行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1例行小切口手助粘連腸段切除術,其余2例中轉開腹手術。15例急性闌尾炎患者,10例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2例采用LA+LC,1例LA+輸卵管切除、1例LA+闌尾膿腫引流術,其余1例患者中轉開腹手術。1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
所有患者全部在腹腔鏡下明確診斷,61例患者采用進一步腹腔鏡手術治療,7例中轉開腹,腹腔鏡手術成功率為89.7%,其中術中1例閉合性腹部外傷患者因合并血氣胸術中死亡。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術后1例發生膽囊管漏,1例膽囊床迷走膽管瘺,均再次手術治愈;引流管口感染、臍部切口各1例,經換藥后痊愈;手術歷時25~190 min,平均45 min;住院時間3~15 d,平均5.1 d。1例急性闌尾炎術后發生腹腔膿腫,1例切口感染,均治愈,手術歷時35~150 min,平均39 min;住院時間3~7 d,平均5.1 d。急性粘連性腸梗阻術后均痊愈出院,1例術后1~2個月因急性粘連性腸梗阻復發而再次入院;手術歷時45~230 min,平均65 min;住院時間4~16 d,平均4.2 d。1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術后痊愈出院。全部手術歷時35~115 min,平均45 min;住院時間5~8 d,平均5.5 d。其余病例均恢復良好。
目前,盡管有B超、CT、MRI等先進的輔助設備對于急腹癥的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其畢竟不是腹腔內直觀所見,國外部分學者對急腹癥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顯示[2],約有12%的開腹探查是不必要的。腹腔鏡視野開闊且有放大效應,診斷迅速且準確率極高。本文研究中所有患者在腹腔鏡下全部得到確診,使一些不明原因的急腹癥得到了早期診斷和處理,避免了延誤病情,也免除了開腹探查之苦。多年來,闌尾炎的誤診率一直波動在5%~15%之間,在育齡期婦女更高達35% ~45%[3]。
急腹癥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為:①急性膽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膽囊炎急性期,過去AC一直被列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絕對禁忌證。但國外有報道顯示[4],AC早期(24~48 h內)水腫明顯,充血較輕,LC手術安全有效,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中后期水腫充血明顯,粘連重,手術難度大,反而不安全。筆者在積累了一定的LC經驗后,逐漸將AC作為LC的相對適應證。本組 AC共35例,31例順利完成 LC,操作成功率占88.6%;4例術中操作困難中轉開腹手術,中轉率11.4%;筆者體會,只要掌握好適應證,把握好手術時機,術中仔細認真操作,LC用于治療AC是完全可行的。即使炎癥較重者,選擇在72 h內手術一般也是安全的;②急性闌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本文研究中共施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10例,采用 LA+LC 2例,LA+輸卵管切除1例、LA+闌尾膿腫引流術1例,效果較好;③腹腔鏡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是一種可同時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手術方法,由于這種手術對腹腔干擾小,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早,胃腸功能恢復快,可降低粘連性腸梗阻的復發率;④急性重癥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胰腺炎的病因復雜,易反復發作,特別是ASP,其進展迅速,并發癥多,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臨床治療也較為棘手。曾有文獻報道[5]腹腔鏡胰腺壞死組織清除、引流、小網膜囊灌洗治療ASP。腹腔鏡治療重癥胰腺炎有明顯的優勢:手術時間短,微創,避免了創傷和感染的加重而導致病情的惡化;另外,清除腹腔積液和胰周壞死組織,敞開網膜囊并持續胰周灌洗和引流,減少了毒素吸收和胰酶的“自家消化”,縮短了病程。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提高和器械的完善,以往被認為是腹腔鏡禁忌的手術現在可以在腹腔鏡下完成,對于多數急腹癥患者只要臨床醫師掌握了其適應證,腹腔鏡探查是可行的。根據探查情況決定手術方式,其中大多數患者可施行急診腹腔鏡手術。
[1]路要武,魏晰,郭軍,等.腹腔鏡治療外科急腹癥34例體會.徐州醫學院學報,2009,29(10):648-649.
[2]軒詩進,李強張盟輝,等.腹腔鏡治療外科急腹癥70例臨床分析. 腹部外科,2007,20(4):238-239.
[3]楊維良.外科急腹癥診治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國際外科學雜志,2007,34(6):368-370.
[4]任志剛.急腹癥腹腔鏡手術131例分析.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09,3(4):47-48.
[5]羅斌,蔡秀軍.腹腔鏡技術在急腹癥中的應用.浙江醫學,2007,29(4):341-342.
471000 洛陽市中心醫院普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