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智鵬
探討高血壓病的針灸治療效果
白智鵬
目的探索針灸治療高血壓療效的效果。方法將40例高血壓患者采用針灸治療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采用針灸治療高血壓,降壓作用顯效快,以收縮壓降低更明顯。結論對高血壓患者采用針灸治療療效好,值得推廣。
高血壓;針刺加藥物;神經肽Y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高血壓病是指安靜狀態下原因不明的血壓升高超過正常水平。患者主要出現血壓的變化,表現為頭痛、頭暈、心悸、后頸部疼痛或顳部搏動感[1]。本病屬中醫學的“眩暈”、“頭痛”等范疇,多由肝火熾盛,或陰虛陽亢,或痰濕內盛,或陰陽兩虛所致。選取2009年1~12月40例高血壓患者采用針灸治療,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12月40例高血壓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6~75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可達20年;高血壓病Ⅰ期12例,Ⅱ期28例。
1.2 臨床分析 I期12例,舒張壓經常在12.0 kPa(90 mm Hg)以上,但不超過13.30 kPa(100 mm Hg),有時可降至正常;或收縮壓大部分時間在各年齡組正常高限以上,但無或基本無因高血壓造成的心、腦、腎器質性損傷。偶有少許尿蛋白及紅細胞,眼底I級或心電圖、X線片表現均未達到左心室肥厚者不屬器質性損傷。Ⅱ期28例,舒張壓持續在12.0 kPa(90 mm Hg)或收縮壓持續在相應年齡組高限以上,同時合并有因高血壓造成的心、腦、腎器質性損傷一項或一項以上者。
1.3 取穴 ①取位于背部的穴位,如肺俞、心俞、T1~T5夾脊穴、腎俞、三焦俞、胃俞、T8~L1兩旁的夾脊穴等;②取位于胸、腹部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宮、中極、關元、水道、歸來等;③取位于上肢的穴位,如內關、間使、神門、合谷、大陵等;④取位于下肢后內側的穴位,如陰陵泉、三陰交、承山等;⑤取位于下肢前外側的穴位,如足三里、絕骨、太沖等。①與②穴位同時使用,②與③、③穴位同時使用。兩種處方交替使用。
1.4 方法 常規消毒后,選用28~30號毫針,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肺俞、心俞、T1~T5夾脊穴、胃俞、T8~L1兩旁的夾脊穴(0.6±0.2)寸,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三焦俞、腎俞(0.8±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宮(1.2±0.2)寸,直刺中極、關元(1.2±0.2)寸,直刺歸來、水道(1.2±0.2)寸[3]。直刺內關、間使、合谷(1.2±0.2)寸,直刺神門、大陵(0.4±0.1)寸。直刺三陰交、陰陵泉、承山(1.4±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絕骨(1.4±0.2)寸,直刺太沖0.8±0.2寸。每天針刺1~2次,每次留針30min,留針期間行針3~5次,均用較強的捻轉手法行針,捻轉的幅度為3~4圈,捻轉的頻率為每秒3~5個往復,每次行針10~30 s。
2.1 療效標準 顯效:舒張壓下降1.33 kPa(10 mm Hg)以上,并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2.67 kPa(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張壓下降不到1.33 kPa(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1.33~2.67 kPa(10~20 mm Hg),收縮壓下降4 kPa(30mm Hg)以上;無效:血壓下降未達到以上標準。
2.2 結果 40例,顯效2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
高血壓病屬眩暈、頭痛、肝風等范疇?!端貑枴ぶ琳嬉笳摗酚小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的論述,張景岳謂“無虛不作?!?,《直指方》認為“瘀滯不行皆能眩暈”。在辨證分型上有肝火旺盛表現為頭痛、煩躁、易怒、面紅目赤、口干便秘、苔黃、脈弦有力或弦數。痰濕內盛型表現為胸脘痞悶、心悸、眩暈、惡心、動作不靈活、苔厚膩、脈弦滑或濡滑。陰虛陽亢型表現為眩暈、視物模糊、耳鳴、心煩、失眠、肢體發麻、舌質紅、脈弦細數。陰陽兩虛型表現為頭暈、氣促、耳鳴、神疲、精神呆滯、手足麻木、下肢無力、尿頻或夜間多尿、舌質淡、脈沉細。治宜平衡陰陽,調節肝腎為主[4]。肝火旺盛者偏以清肝瀉火,痰濕內盛者輔以化濕祛痰,陰虛陽亢者側重以補腎平肝,陰陽兩虛者宜陰陽同補。
采用針灸治療高血壓,其降壓特點為:降壓作用顯效快,以收縮壓降低更明顯。作用可靠安全,不會出現降壓藥所致的低血壓的副作用。明顯的療效期(約2周)后,降壓效果即不顯著,但能保持在此水平而不反彈。對原發性高血壓I、Ⅱ期患者療效好,Ⅲ期患者應配合適當的藥物。
[1]趙慶勝.現代高血壓學.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32.
[2]林金秀.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關于高血壓治療指南.高血壓雜志,1999,7(2):97.
[3]劉錦,喬嘉斌.針刺治療高血壓的研究進展.吉林中醫藥,2008,28(2):152.
[4]張金星,王或,等.針灸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概況.針灸臨床雜志,2009,25(11):52-54.
150000 黑龍江省海員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