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禮洪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藥治療臨床研究進展
鄧禮洪
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醫藥
糖尿病是從病因病機、中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藥外治幾個方面綜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藥治療近況。指出中醫藥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有顯著療效。
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自由基毒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脂肪、蛋白質、水及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嚴重影響著人類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而且它的合并疾病和并發癥有很多,其中高血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糖尿患者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很高,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危險性為糖尿病而血壓正常者的2倍[1]。且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西醫治療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控制血壓,但大多數降壓藥具有毒副作用,長期使用降糖藥、降壓藥,其毒副作用容易加重病情。而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治療不但可以降低毒副作用,且可以提高療效,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現就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藥治療近況綜述如下:
糖尿病屬于中醫文獻中的“消渴”范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屬于中醫“消渴、眩暈、頭痛”范疇,其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口干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頭痛、眩暈、失眠多夢、心煩易怒等。本病的病因病機較為復雜,先天稟賦不足、情志失調、勞欲過度、飲食失節、外感邪毒等都可導致消渴,病機主要為燥熱偏盛,陰津虧損,主要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發病與肝、脾、腎、胃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情志失調五志化火可內生郁熱,導致肝火傷陰而引發肝陽上亢;飲食失節過嗜肥甘厚味,內生濕熱痰火,胃腸結熱可傷陰耗氣;年老腎陰不足、勞倦耗氣傷陰,水不涵木,可致陰虛陽亢,久病或者年老容易出現陰陽俱虛,更可出現虛陽外越,出現血壓升高。消渴病是多種致病因素使機體失衡,或氣血虧虛,或肝陽上亢,或瘀血內阻,或痰濕中阻,或腎精不足,導致以肝、脾、腎三臟病變為主的本虛標實之證。
康小明[3]采用麥冬湯合牛膝飲加味,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56例,結果總有效率達85.71%。吳鐵[4]采用糖寧降壓方,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32例,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81.8%。項淑英[5]使用養陰降壓湯,結果表明在改善患者癥狀、降血壓、血脂、血糖方面均取得滿意療效。郭明娥[6]使用滋陰活絡方,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30例,結果治愈率為65%,總有效率為68%。劉榮魁等[7]使用益壽康方,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結果表明,益壽康方在降血壓、降血糖、調脂方面療效顯著。耿以安[8]以滋陰降壓方,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62例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90.3%。
李明煜[9]采用二仙湯配合西藥治療老年糖尿病性高血壓患者64例,結果表明療效顯著。陳梅[10]采用六味地黃丸配合降糖、降壓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30例結果顯示臨床療效較好。姚文團[11]應用益腎降糖方配合降糖降壓西藥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38例,結果有效率為89.47%,療效顯著高于單純采用西藥治療;高允珊[12]等應用達美康配合滋腎降糖丸治療2型糖尿病伴并高血壓氣陰兩虛、陰虛陽亢證患者60例,結果示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單純使用西藥達美康配合依那普利。
龐國明[13]應用西洋參、枸杞子、川連、天花粉、生地、干姜、白芥子、元參、荔枝核,二甲雙胍研末,并用生姜汁調成膏狀,貼敷于神闕、脾俞、腎俞、肺俞、關元、膈俞等穴位可治療糖尿病。余學燕等[14]將吳茱萸10 g研成粉末后用醋調成糊狀,貼敷涌泉穴可治療高血壓病。中藥藥枕用野菊花、冬桑葉、夏枯草、杭白菊、辛夷各300 g,紅花100 g,薄荷200,研末混合后,另外拌入冰片50 g,做成枕頭,每晚睡覺使用,每2個月更換1次藥枕芯,這樣可以達到降壓作用。
糖尿病、高血壓二者均是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中醫藥對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隨著二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越來越多醫家致力于研究中醫藥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療效,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待改進如:a、中醫藥治療本病臨床療效評定缺少規范化統一標準,需指定一個公認的具體的規范化療效評定指標。b、大多數研究樣本量較小,隨機性差,需進一步開展具有循證醫學思想的大樣本、隨機雙盲、多中心、前瞻性、標準化臨床研究。c、中藥提純單一或多組有效成分如何廣泛運用于臨床。d、中藥的藥理及毒副作用尚未十分明確,有待加大力度進行研究。
[1]吳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降壓治療.地方病通報,2007,22(1):83-84.
[2]康小明.麥冬湯合牛膝飲加味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56例.陜西中醫,2007,28(2):153-154.
[3]吳鐵.糖寧降壓方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32例療效觀察.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6):25.
[4]項淑英.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療效觀察.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7(3):162.
[5]郭明娥.自擬方劑滋陰活絡湯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臨床體會.中國醫療前沿,2007,2(14):88-89.
[6]劉榮魁,劉寧.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的中醫辨治.河北中醫,2004,26(7):513-514.
[7]耿以安.滋陰降壓方加減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吉林中醫藥,2006,26(3):2.
[8]李明煜.中西醫治療老年糖尿病性高血壓64例臨床觀察.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18(2):49-50.
[9]陳梅.六味地黃丸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30例療效觀察.醫藥世界,2006,(6):99-100.
[10]姚文團,張文杰.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性高血壓療效觀察.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22(129):61.
[11]高允珊,李惠林,趙恒俠,等.滋腎降糖丸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臨床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7,13(10):782-783.
[12]龐國明.糖尿病外治十法.中國醫藥學報,1998,13(4):44-45
[13]余學燕,朱曉梅.吳茱萸貼敷涌泉穴治療高血壓病31例.河北中醫,2004,26(10):757
[14]薛勇.中藥外治高血壓三法.山西老年,2002,(8):46.
516083 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