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 彭勇 曾正亮
福建省連江縣七三三三一部隊衛生隊,福建 連江 350500
某部新兵心理調查分析
江洪 彭勇 曾正亮
福建省連江縣七三三三一部隊衛生隊,福建 連江 350500
分析了2009年度某部新兵心理檢測結果,指出當前入伍新兵智力水平較以往有明顯提高,但心理問題不容忽視,提出了密切觀察新兵思想動態,加強心理衛生教育,培養心理骨干等對策。
新兵;心理調查
1.1 筆者選擇某部新兵633名,全部為男性,年齡為16~24歲(平均19歲±0.18),其中大專以上學歷97名,占15%,高中以下學歷536名,占85%,采用解放軍102醫院研制的《軍人團體心理測試軟件》進行團體測試,以各新兵連為單位,分別對新兵智力和心理兩方面進行調查分析。
1.2 智力測驗結果為智力極超常18名,智力超常126人,智力高于平常283人,智力平常195人,智力低于平常6人,智力邊界狀態1人,輕度智力缺陷1人。
1.3 心理檢測結果為超出心理測量常模分數16人。
心理篩查發現新兵總體智力和心理較往年有較大提高,我們認為與新兵征集過程中加大對新兵學歷的要求、心理測試和篩查有關。根據以上調查結果綜合分析,新兵呈以下特點。
2.1 智力水平高智力極超常人數較多,分析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原有智力檢測量表還不夠完善,不能完全真實反應新兵智力水平;二是入伍的新兵中大專以上學歷較多,受教育程度較高。
2.2 功利化思想突出積極要求進步,入伍動機趨向現實。新兵中追求個人價值和謀求個人前途的功利化思想比較突出,25.2%的新兵想入黨、立功、受獎,51.8%的戰士想學技術、轉改士官,28.6%的戰士想考學,只有22%的新兵表示當兵盡義務、接受部隊鍛煉;價值取向多元,道德界限比較模糊,部分戰士受社會多元化思潮影響,價值追求多樣,為人處事圓滑,思想相對隱蔽。
2.3 適應性差心理異常人員均為非自愿入伍,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適應能力較差,且呈現學歷越高、家庭條件越好問題越嚴重現象。少數單親、孤兒戰士,由于家庭變故、隔代撫養,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交際、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對待批評,思想動態難于把握。
建議在新兵征集過程中,進一步拓寬征集渠道,提高對新兵心理的篩查要求,同時隨著地方大學生入伍的增多,應多考慮其入伍后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心理方面的輔導。
3.1 密切觀察新兵思想動態定期召開新兵班長座談會,堅持每周召開新兵班長骨干座談會,第一次座談會選在新兵入伍后20d左右進行[1]。心理醫生(兼職)將早期心理障礙和心理危機癥狀及精神病表現向班長解釋,請班長提供可疑者,并根據班長提供的現象進行分類,對確屬有頭痛、失眠、焦慮、自傷、自殺、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者,作為重點觀察對象。
3.2 加強心理衛生教育在新兵常規衛生課內容中,結合訓練的進度、訓練過程中的心理狀態、精神變化與心理調節方法等,有針對性地選擇心理衛生課內容,每月講授2學時,同時利用廣播、板報等載體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使其掌握正確的健康知識,增強士兵的自我調適和應激能力[2]。
3.3 培養心理骨干各級基層單位應重視心理工作在新兵培養中的重要性,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健全心理咨詢網,培養心理咨詢骨干,形成以醫療機構為中心輻射基層營連的心理網絡,確保官兵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應對日常的工作和訓練要求。
[1] 賴淑珍,袁水平,新兵精神衛生保障工作初探[J],人民軍醫,2001,1(44);504
[2] 劉雪兵、夏敬武、孫劍,新兵精神衛生保障工作體會[J],軍事訓練醫學,2009.1;22-23
R395
A
1007-8517(2011)22-0070-01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