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潤蓮
山西省針灸研究所麻醉手術室,山西 太原 030006
目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工農業(yè)生產機械的應用日益廣泛,人民生活中應用機械、電器等產品的日益增多,我省手外傷患者日益增多。手位于上肢的最遠端,上肢的功能就集中表現在手部,手部解剖復雜,組織結構精細。手外傷一般較少引起全身癥狀,但嚴重手外傷不僅可能引起嚴重的全身癥狀,而且可能合并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傷。手外傷患者有其獨特的特點,其麻醉方法首選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的56例手外傷患者麻醉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選擇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在山西省針灸研究所收治的收治的手外傷患者56例,其中,男患者51例,女患者5例,年齡15~65歲。56例均為手部開放性損傷,損傷到手術時間為3~13小時。包括手掌 (指)離斷傷、軟組織撕脫傷、開放性骨折等。主要為切割傷,擠壓傷,其次為炸傷和撕裂傷。均經過一期清創(chuàng),條件適宜者做相應組織修復,包括斷指再植和原位縫合。
麻醉方法:麻醉前30分鐘常規(guī)肌注魯米那鈉0.1g和阿托品0.5mg?;颊呷耸液蟪R?guī)監(jiān)測心電、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 (SPOZ)。根據損傷部位的不同可選用以下三種方法:①肌間溝法;②腋路法;③鎖骨上法。局麻藥為1%利多卡因與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5m1。
在嚴密的監(jiān)護,及時的處理之下,56例手術均順利完成,麻醉效果均很滿意。在觀察的患者中,給予輔助用藥的,無明顯的呼吸抑制發(fā)生,亦無術后并發(fā)癥出現。
臂叢阻滯法具有解剖清楚、操作簡單、成功率高、潛伏期短、阻滯范圍廣、安全實用等優(yōu)點。在上肢 (包括肩、臂、鎖骨、手等部位)手術中較為常用。
①手部外傷選擇全身麻醉弊病較多,如術中易引起呼吸、循環(huán)抑制,增加麻醉后護理的難度。外傷時,嘔吐誤吸的危險性也較大,因此在急癥手術麻醉選擇時,盡可能選擇局部麻醉。臂叢阻滯操作簡便,效果好,并發(fā)癥少,既滿足了手術的需要,又可預防和延緩術后傷口疼痛。
②國外臂叢阻滯常用利多卡因或卡波卡因;短時手術用氯普魯卡因,長時間手術用布比卡因、丁卡因或依替杜卡因,作用持續(xù)5~10 h,個別可達18~20 h。我們常用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效果滿意。所有病例均遵循使用局麻藥最低有效濃度的原則,用低濃度大容積局麻藥液,讓鞘管有足夠的容積充盈,而達到滿意的效果。
③穿刺動作動作宜輕柔準確,避免損傷出血,引起血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④脫空感是臂叢神經阻滯成功的指征之一,針尖斜向頭側注藥,麻醉效果滿意。,針尾隨動脈強烈擺動也是小兒臂叢阻滯成功的可靠指標之一。
⑤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老化,對麻醉耐受能力降低,麻醉的風險明顯增高,由于臂叢阻滯麻醉副作用較小,對呼吸、循環(huán)及意識的影響小,對于老年人非常適合,在本組患者中,未出現明顯血壓下降。
⑥雖然臂叢阻滯麻醉的副作用較小,但也應該嚴防局麻藥的毒性反應的發(fā)生,其嚴重程度與注入的局麻藥量和患者的體質有關。因此,在進行該種麻醉之前,要慎重選擇病人。推注藥液時也應緩慢推注,術中加強監(jiān)測,最好安置生命監(jiān)護儀,進行心電、血氧飽和度、血壓、呼吸等的監(jiān)測,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⑦由于斷指再植手術一般時間較長,為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完善麻醉效果,可給一定量的安定類等藥物,以達到消除患者焦慮、恐懼的情緒,完善麻醉效果。同時,由于手術時間長,術中應常規(guī)補足液體,以維持正常的血容量,預防休克的發(fā)生。
⑧手外傷患者有時伴有其他嚴重的復合傷或者休克等合并證,在充分補充血容量后,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下麻醉,術中可以持續(xù)輸血補液,并且嚴密監(jiān)視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發(fā)現情況及時處理,方可為一種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⑨由于術中病人處于清醒狀態(tài),這也方便觀察傷肢的運動恢復情況及更好的配合手術,術中監(jiān)測、管理簡單方便。單純的行臂叢神經阻滯用藥量小,對病人本身的生理干擾也較小,術后的恢復也快。
⑩肌間溝法、鎖骨上法阻滯后患者出現胸悶,阻滯前、后應進行兩肺聽診對比,針刺入一側呼吸音明顯減弱,伴呼吸困難即應考慮到氣胸可能,X線檢查可確診。若肺壓縮<20%時可進一步觀察,吸氧,停止手術待其自然恢復。若肺壓縮>20%并有明顯癥狀應使用閉式引流術。
總之,臂叢阻滯麻醉雖然有許多優(yōu)點,但也需要我們每一個麻醉工作者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細心體會,熟練掌握每一步操作細節(jié),練就一副扎實的基本功。平時我們要刻苦專研學習基本知識,熟悉局部解剖結構,做到胸有成竹,這才是真正的“術前準備”。在操作過程中動作宜輕柔準確,進針必須穩(wěn)準,做到麻醉過程中嚴密監(jiān)視患者生命體征的細微的變化,及時預防處理麻醉意外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