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詠池,任 強,周明勇(四川都江堰市人民醫院,都江堰市 611830)
基層醫院一般是指一級及以下等級的醫療機構,如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等。所謂一級醫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面向的人群是廣大的鄉鎮農村群眾。其覆蓋面大,藥品銷售占醫療收入比例偏大,因而加強其藥事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用藥安全。我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擬成立“藥事管理專業質控組織”,目的在于利用該組織專業技術和人才優勢,規范和提高本地區基層醫院藥事管理水平。為此,預先對本市轄區內基層醫院藥事管理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以期為藥事管理專業質控組織的建立提供參考。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本市轄區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16家均為政府舉辦的公益性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
采用現場調查方法。調查前,參照《四川省綜合醫院評審標準》、衛生部“2010年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檢查標準中藥事管理評價標準,結合基層醫院實際條件,從藥事管理工作、藥品質量管理、藥品調劑質量管理、特殊藥品管理、臨床合理用藥干預等方面進行調查。根據上述2個“評價標準”設計調查表格,采用現場監督檢查的方法,對照表格內容逐條如實填寫,最后將調查結果分類、整理、匯總。
調查的16家基層醫院,僅4家(25%)建立了藥事管理組織,但所有調查醫院均未有效地開展工作及詳細工作記錄;僅3家(18%)能提供規章制度,幾乎所有被調查醫院均未建立各部門、各崗位、各工作流程的管理制度,藥事工作隨意性大;所有被調查醫院均無本院藥品供應目錄;處方箋格式不規范,4家(25%)醫院使用的處方箋“前記”、“后記”缺項;對醫師處方權、藥師調劑權管理不規范,調查醫院中僅3家(18%)醫院有醫師處方權備案,所有被調查醫院均無藥師調劑資格備案。
所有被調查醫院均未建立藥品質量管理組織,未制定藥品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藥品堆碼未按要求離地、離墻,無藥品養護措施,無溫濕度記錄,無調節溫濕度的設施;對藥品性質不了解,其中3家(18%)醫院現場發現應冷凍存放的藥品未放入冰箱;所有被調查醫院均未建立藥品期效管理制度,9家(56%)發現過期藥品。
所有被調查醫院均出現調劑部門藥品擺放不規范、衛生狀況差;內服藥品和外用藥品、藥品和非藥品混放的現象;11家(69%)醫院在其藥品冰箱中發現食物、飲料等非藥品。在現場檢查的16家醫院中,有5家(31%)醫院藥房使用乳缽為患者混合碾磨藥品。所有醫院發藥均無雙人復核。對使用前應作皮試的口服藥未進行審核把關,更未對用藥適宜性進行審核。
所有被調查醫院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幾乎均無章可循,無規范的管理制度,導致藥品在驗收、儲存、發放、使用各個環節存在問題。無規范的雙人復核驗收記錄及出庫記錄,“五專”管理不完整,調劑部門對數量未進行基數管理,無空安瓿回收、銷毀記錄。在使用環節上,處方箋不規范,無流水號,無法對麻醉藥品空白處方箋實行數量管理,藥師要么未對處方進行編號,要么編號不規范,抽查的麻醉藥品處方合格率不足40%,對長期使用麻醉藥品的患者未建立“門診專用病歷”。二類精神藥品普遍未進行單獨管理,16家醫院中,有13家(81%)將二類精神藥品和普通藥品同時開具在一張普通處方上。
所有被調查的醫院均未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無臨床藥師;未開展臨床用藥干預、處方點評、病歷用藥合理性分析、藥品不良反應收集上報工作。
《藥品管理法》[2]、《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3]、《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4]、《處方管理辦法》[5]等藥事管理法律法規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不到有效貫徹落實,存在客觀因素和主觀原因。
目前,我國醫藥衛生資源分布不均,絕大部分優秀醫藥衛生人才集中在二、三級醫院,而基層醫院留不住、留不下,造成非藥學專業人員從事藥學工作,且從業人員學歷偏低、職稱偏低。基層醫院依法經過資格認證的藥學技術人員配備不足,大多數醫院都存在使用無證人員、非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調劑、值班。人員技術力量的不到位,導致藥品調劑工作出現偏差。如為兒童門診患者進行單劑量調劑藥品,使用乳缽碾磨藥品,將不同劑型、不同化學性質的藥品混合碾磨等,給藥品安全、有效使用造成很大隱患。
人員技術力量的薄弱,直接導致藥學技術發展停滯。被調查的所有基層醫院都未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既有認識問題也有技術水平問題。受調查的大部分醫院不同程度的缺乏硬件設施。如藥房面積過于狹窄,布局不合理,普遍沒有單獨設藥庫,冷儲設施、養護設備缺乏等。
另外,藥品監管部門對基層醫療機構監管不夠,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法律約束力不夠,行業內部交流學習缺乏,重經濟效益輕質量的現實,都造成了目前基層醫院藥事管理現狀的不景氣。再者,基層醫院主要分布在廣大農村,服務對象要求與重經濟效益的管理制度相悖,使基層醫院藥事管理意識落后于國家衛生事業的發展。
(1)醫院領導對藥事管理重視不夠,重醫輕藥,以藥養醫現象比較普遍。(2)醫院領導或者藥房人員的藥事管理意識停留在日常配發藥品等簡單工作上,不清楚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范圍,藥學人員對自己要求不高。(3)受規模、人員限制,無法設立藥事管理組織,甚至連一些基本職能也未能履行。(4)無系統的藥事管理制度和落實措施,《藥品管理法》[2]明確規定的“進貨檢查驗收制度”、“藥品保管制度”等,由于沒有規定醫療機構相應的法律責任,在相當一部分醫療機構中未得到落實,給藥品的安全使用帶來很大隱患。
因此,基層醫院藥事制度的不健全,導致藥品的采購、驗收、養護、效期管理、調劑等環節存在管理缺陷,給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藥品留下隱憂。
目前,國家陸續出臺了藥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已能較全面的規范醫院藥事工作。但部分法規沒有規定醫療機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無具體的監管措施。為此,基層醫院應加強臨床藥事管理,認識到藥學工作的重要性,按要求配備適當數量和質量的藥學技術人員[6]。都江堰市藥事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利用其人才、管理優勢在市衛生局領導下,由本市藥事專家參與,負責制定藥事質量評價標準,建立藥事質量評價制度,是承擔全市藥事質量管理工作的專職機構。建立該中心的目的在于健全藥事質量控制體系,全面加強藥事質量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實現傳統的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組建專業質控隊伍,制定科學的藥事質量控制標準,對各級醫療機構的藥事質量進行業務指導和實施科學評估;對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全面提高本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藥事管理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健康服務。成立區域性的藥事管理專業質控組織,發揮指導與協調作用,綜合應用法制的、政策的、自律的、經濟的手段,切實加強基層醫院藥事管理,使之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經濟的藥品。
[1]衛生部.醫院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草案)[Z].1989.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Z].主席令第45號.2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Z].國務院令第44號.2005.
[4]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Z].2011.
[5]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Z].衛生部令第53號.2007.
[6]劉金萍.綜合醫院評審中發現的藥事管理相關問題與改進探討[J].中國藥房,2008,19(2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