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球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沙頭中學圖書館
淺議中學圖書館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作用
鐘燕球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沙頭中學圖書館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又是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和重大舉措,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 生活和社會、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利用圖書館資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種重要的、常用的手段。中學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學生采集信息的主要基地,是改善自我知識結構、開闊視野的一個場所。要適應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需要,必須探索中學圖書館工作新思路,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構建高質量的館藏文獻資源體系。
中學圖書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被列入學生的必修課程,已經作為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而日益突出其重要意義。我校2006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樣本學校,如何配合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養成學生終身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培養查找信息的素養,這對于圖書館來說,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機遇。應以此為契機,充分挖掘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切實為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服務保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規定新課程的結構時,作出了如下闡述: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1]。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圖書館作為一個開放式場所,學生能夠得到實踐的機會和個性發展的需要。
《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總則中,對學校圖書館的基本任務做出了如下表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采集各類文獻信息,為師生提供書刊資料、信息;利用書刊資料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學知識等方面教育;指導學生課內外閱讀,開展文獻檢索與利用知識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同時,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圖書館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它的功效被重新確認為:是為實施課程改革提供課程資源保障的地方[2]。從這一點就說明圖書館不再是教學的輔助機構,而成為學校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師生改善自己知識結構、開闊教學視野的一個場所。
2.1 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基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到圖書館查閱、收集、整理資料,這個利用圖書館的過程就是一種體驗和經歷,因此,圖書館也是學生的一個實踐基地[3]。
2.2 圖書館是師生查閱資料的最佳場所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資料查閱工作。資料查閱也可以稱作信息查找、文獻研究、歷史方法等,它主要是對現有資料對照一定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或將一定的成果事件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進行成敗得失分析,以認識其經驗和教訓,為現實服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課題主動搜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手段、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地利用信息,以培養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資料查閱式實踐活動中,作為學校書刊情報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圖書館,是師生查閱資料的最佳場所。
2.3 圖書館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始終是圍繞考試轉的應試教育,它是以應付升學為唯一目的的,以單純地傳授文化知識為手段的封閉式教育模式,這樣的教學,嚴重地脫離了社會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的實際需要,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和開展,就是要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讓學生跳出課本的圈子,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
由于先天條件和后天發展的差異,每一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個性和發展潛能。圖書館是引導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這是因為它具備不同于課堂教學的,能讓學生個性發展的條件和氛圍。主要體現在:一是圖書館有寬敞明亮的館舍和多樣的圖書資料、報刊雜志、多媒體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電子軟件等資源,能夠全方位地滿足不同層次、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學生的需要;二是圖書館內沒有強制性的學習要求,有利于學生在自己的愛好、特長等個性發展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提高;三是圖書館給每個學生都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既不拒絕學習能力和成績差的學生,更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閱讀研究,從而使學生在自由自在的學習研究中培養自己的專長。
3.1 配合綜合實踐活動,優化館藏結構
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愛好與特長自主選題,所選的課題不受學科的限制,如教材中涉及的與實踐有聯系的內容,同學們個人生活中、社區中、校園中感興趣的內容;分析一些習以為常的現象,從平常中發現不平常。所以,圖書館要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就必須配合綜合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館藏,盡量讓每一個走進圖書館的師生都能夠找到符合自己選題需要的文獻資料。
3.2 改變傳統的采購為網上采購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網絡書店迅速增加,足不出戶就可完成圖書館的訂購工作已成為現實。現在的中學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群體,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向往,他們中很多同學的課題需要新穎的,具有引領時尚的時效性很強的資料。傳統的采購方法,如填寫各種征訂書目采購和郵購等,已不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配合同學的最新需要,改變傳統的采購為網上采購是必要的。
3.3 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咨詢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給圖書館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課程需要很多小論文的撰寫,同時在撰寫小論文的時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與利用信息等各種信息素質和能力。因此,圖書館的服務內涵和外延應該擴展到閱讀指導、參考咨詢服務和操作過程中,一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指導、幫助學生動手動腦,通過思維和實踐活動,明確查找資料信息的范圍和檢索途徑,從大量文獻線索中,準確地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做好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接受咨詢、分析咨詢、解答咨詢和閱讀指導等工作。
3.4 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加強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在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了活動平臺的同時,對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提出了一種新的挑戰,如何讓圖書館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本身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要善于及時發現和抓住處于萌芽狀態的先進事物,解決事業和工作中的根本性問題,要虛心學習先進經驗、借鑒一切優秀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加大頭腦中思維空間、才能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指導學生的創新才能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擺脫管理模式的老套路,開拓圖書館事業的新局面。
[1]張華.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顧云.學校圖書館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討[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8(3)
[3]杜瓊. 中學圖書館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關系及作用[J].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80
鐘燕球,學歷:本科,職稱: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