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閏華 浙江省臨海市東塍中學
精彩有時就在“意外”中
侯閏華 浙江省臨海市東塍中學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孕育著許多非預期性因素,如果教師能用動態生成的觀念來調控教學,提高直覺、靈感、思維能力,掌握一些策略,隨時準備適應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情況”,冷靜對待,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就能在意外中引出無限精彩。
意外;精彩;教育機智;策略
教學是人的教學,教學是一個動態系統,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他們不可能按老師預先想好的同一思維軌道運行,師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可能造成教學的“一波三折”,引出無限精彩,給人意外的驚喜和意外的收獲。這種精彩,雖然無法預約,但是可以捕捉和放大。
從教多年,公開課也上了多次,可其中的一次公開課卻記憶深刻。教師都知道利用諺語、詩詞歌賦、順口溜、錄像、漫畫、小品、案例等形象手段,把學生引進科學知識的殿堂,激發學習欲望,渲染課堂氣氛,開拓學生視野。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達到知識、能力、覺悟綜合提高的目的。所以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課時,經過精心準備,課前《和諧并不遙遠》的flash動畫美輪美奐,利用了課前資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背景音樂下的詩朗誦“寬容是大海,……”順利地導入主題“感受寬容”,案例分析時我發現我設想的開課的班級學生素質應高于我們農村的學生,對學生不了解就借班上課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學生的發言太不積極了。我硬著頭皮進入第二環節“生活回顧”中:“請同學們結合自身說說自己是否有過原諒別人或被別人原諒的經歷,并把當時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學生更是應者寥寥。我當機立斷,決定拋開原來的設計,改成“假設我是同學們的班主任,我們正開著班會,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冬游。同學們想去哪里啊?”那些反應較慢、表達跟不上節奏、羞于開口、只聽不言的學生,和把自己當成配角、當成局外人、處于被動地位的學生一下活躍起來,幾乎人人都有想去的地方。“同學們各有各的想法,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想法呢?怎么辦?”有同學說:“雖然那里已經去過了,不過好幾年了,去看看變化也好”“雖然前不久剛去過,不過那里風景真不錯,再去也行。”“雖然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但有的游玩還是不錯的”等,最后歸納為“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后,回到原來的話題“寬容”。鑒于學生的表現,我把接下來的問題“為什么要寬容他人”改為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分析歸納,怕過于寬泛的問題把剛活躍起來的學生的積極性又壓制下去。此后,第三個環節“合作探究”時,我又降低難度把教材中的問題“小亮該怎么做?為什么?”變成“小亮會怎么做?為什么?”通過一系列的課堂臨時變化,終于使課堂在學生積極參與下結束了,很多聽課老師對我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作了肯定評價。
精彩,需要教師的教育機智。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孕育著許多非預期性因素,教師必須用動態生成的觀念來調控教學,提高直覺、靈感、思維能力,隨時準備適應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情況”,冷靜對待,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這就是教育機智。
要形成教育機智,教師首先要增強捕捉能力。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個性化解讀和體驗,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已有經驗、興趣愛好和學習資源,從而大致推測、整體估計非預期性因素可能產生的環節、時機。在一次次的刻苦鉆研、認真備課、細致觀察、換位體驗和細小環節的臨機處理中,提高直覺靈感思維品質,培養敏銳地捕捉生成教學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其次教師要培養篩選有用資源的能力。不是所有的非預期性因素都具有開發和利用價值,我們在篩選時,應考慮這個非預期性因素是否有利于實現教育的理想,是否與學生學習的內部條件相一致,是否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是否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是否與教師本人教學修養的現實水平相適應。
精彩,需要教師掌握策略。
對那些試圖吸引教師注意或對教師進行“忍耐度檢測”的學生來說,教師的干預往往成為對其行為的“獎勵”并強化了這種行為。因此,如果學生的問題行為不嚴重或對其他同學不會造成干擾,就可以選擇忽略,或推辭干預時間如課后單獨教育。
課堂問題行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教師就應采取措施迅速解決,以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此時教師采取的策略應是發展性的,以維護學生的自尊為前提,同時避免打亂課堂秩序,因此連接策略成為首選。連接策略就是教師根據所發生的偶發事件,聯系上課內容巧妙地把學生注意力轉移到上課內容上來,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和行為反映的教育方法。例如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在講到“正確行使權利”以言論自由為例時,發現一桌同學在笑著說悄悄話,我便笑著對全班同學說,“看,我們的班長及同桌一聽公民享有言論自由權,馬上開始行使了,他們對言論自由的認識正確嗎?”不僅成功地制止了學生的嬉鬧,而且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轉移過來了,使得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來討論這個問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偶發事件與上課內容無關,如不及時制止,會影響課堂教學的進行。教師采用幽默、警語故事等阻止其發展下去或直接阻斷其發展。有一次,有幾個學生在政治課上打瞌睡,周圍還有幾個學生看著他們發笑。為了使學生專心聽課,我問:“同學們知道 ‘垂簾聽政’是什么意思嗎?”學生回答完之后,我說:“閉著眼睛聽政治課叫 ‘垂簾聽政’。”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瞌睡的學生完全清醒了。
有些偶發事件雖與課堂內容無關,但教師可以肯定其積極的一面,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某青年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一個調皮的學生在黑板上給他畫了肖像,引得全班學生哈哈大笑,結果,這個教師并沒有大發雷霆,而是等學生平靜下來之后,肯定了這個學生有繪畫才能,并鼓勵他把這種特長發展下去,結果,這個令人難堪的場面,變成了極其有教育意義的課。學生的自信心被樹起來了,假如,他當時狠狠地斥責這個作畫的學生后果會怎樣呢?顯然,是沒有教育意義的。所以“因勢利導”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通過傳媒接觸大量的信息,往往會在某一方面超過教師的知識貯備,提出教師無法回答的問題。教師要切實把教學活動看成是一個不斷面臨新問題的過程,是一個知識擴展的過程,是一個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共同發展探究能力的過程,努力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塑造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有利于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優良教學環境。
教師對不便當堂回答的問題暫時不答,而把問題留給學生,促使學生去思考。此類問題,教師如果解答,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可能會影響課堂教學計劃,或者是教師需要查閱有關資料才能解答,可采用存疑待答法,既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留下了探討的懸念,也為教師更準確地解答贏得了時間。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本節課上課內容有密切關系,教師可以把問題還給學生,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討論。我鼓勵學生談自己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當眾提出來,然后發動同學們一起“會診”,從課本中尋找“藥方”。許多同學說想不到平日以為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課還真這么管用,能解決許多實際問題,能為人生指明正確的航向,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起來。
教師在教學中因準備不足或臨堂發揮不好,出現說錯話,用錯詞、寫錯字、講錯問題、用錯事例的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冷靜對待,注意處理方法。最好的辦法是當時就承認自己的疏忽或不足,千萬不能顧面子,怕丟臉,回避錯誤,更不能為維護所謂的師道尊嚴而壓制學生,以致損害教師的崇高形象。贊可夫說:“就教育工作的效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只有教師勇于自我批評,才能使學生信服,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達到“從其師,信其道”。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是這個意思。教師要創造一個崇尚積極情感的教學環境,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用生動形象的描述,幽默風趣的講解以及豐富的表情、手勢,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喚起思維的靈感。為此,每節課我都會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走進課堂,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輕松愉快的笑容、親切隨和的語調、吸引人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希望能為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提供安全、自由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形成探索創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課堂上出現偶發事件有時候是難免的,只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生成意識和高超的調控藝術,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緒,冷靜對待,保持心理平衡,積極主動地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相信會引出無限精彩,給人意外的驚喜和意外的收獲。
[1] 嚴育洪.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2]金鑫,王淑萍.新課程教學設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3] 教學月刊 中學版.教學參考總第385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