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將組織開展抽查工作,杜絕以變換名稱、轉移駐地等形式變相保留駐京辦事機構的現象。去年,有625家駐京辦事機構被撤銷。近期媒體反映,部分撤銷駐京辦事機構“名亡實存”。駐京辦需要“化學焚燒”,逆轉“跑部錢進”現象需要“化學處理”。有專家建議,中央預算內投資分給各職能部門,預算分配權統一到財政部。其實,“口袋預算”的核心問題還是預算公開,如果預算公開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開透明、監督有力,“口袋”里裝的“神馬”也掩蓋不了。唯有將“口袋預算”翻個底朝天,才能讓駐京辦自然枯竭。
(冬雪草)
持續3周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已經蔓延至全美各地,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最近警告,由于高失業率,美國可能出現“街頭騷亂”。無論如何,“占領華爾街運動”都給世界各國以巨大警示。首先,必須遏制貧富懸殊擴大的趨勢。這對于亞洲新興經濟體國家是非常現實的警示。特別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中國,決不能走貧富懸殊過大的路子。其次,對于金融業的監管一定要跟上。管好貨幣投放,防止通脹;管好匯率,防止熱錢入侵;管好金融秩序,防止過度投機炒作和高利貸蔓延。特別是管好金融高管們的薪酬。
(余豐慧)
近期,關于存量房貸7折利率將取消的消息甚囂塵上,牽動不少房奴的神經。銀行比客戶更知道是否調整利率的關鍵在哪里,也就是說,是否調整利率不在于銀行怎么說,而在于合同以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有律師稱,“如果合同沒有約定優惠期限,那就視同貸款到期終止。”只要貸款合同未約定優惠期限,也沒有其他補充協議的話,銀行就不能單方面提高利率,否則就是違約。此時甚囂塵上的即將取消存量房貸7折利率的消息,極有可能是銀行方面對市場的試探。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這一消息的背后就隱藏著銀行對合同法律性和客戶利益的漠視。
(冀北仁)
成品油降價公眾已期盼很久,這次降價不能說突然,卻也感到意外。成品油價格下調,消費者會有些許欣慰,于政府公信來說,這一次得到的一定是加分——說到做到了。但公眾更為關心的是,“漲快跌慢”的“操作機制”會不會就此成為歷史?或說這一次稍有意外的“按時下跌”是不是一個信號?筆者以為,關鍵取決于兩點:一是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能否如期帶來調價周期的縮短;二是政府部門能否公正透明操作,不加選擇地依法行事——不論漲價還是降價,都能嚴格執行調價周期,以及相關信息能否及時向社會公開,制度上不再出現“可以”不等于“必須”之類的模糊。
(馬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