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杰
軟 件和信息服務業是國家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非常迅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以及新的業務型態不斷涌現,不斷創造和形成新的市場。同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度高,對推動經濟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兩化”深度融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政府于今年6月印發了《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緊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特點,既強調了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自身的發展,又突出了其對各行各業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力求通過為各行各業的服務,促進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國家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去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包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和“三網融合”,今年國務院又出臺了《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從政策措施上予以重點支持。
浙江十分重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把其作為“十二五”的十大重點服務業之一加以大力扶持。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態勢看,創新與融合將貫穿始終,技術融合、網絡融合、業務融合將給我們創造很多新的發展機會,國際產業格局的調整和重新洗牌將不可避免,國內的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也將加快,國家對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將有更深刻的認識,安全、可信、可控將成為信息技術重大應用的必然準則,國家必將采取措施推進關鍵領域的國產化應用,通過重大應用,推動信息產業核心領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歷史性機遇。
同時,浙江正處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源日趨緊缺,環境壓力不斷加大等諸多挑戰,這勢必要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十年前,國務院出臺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使浙江軟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迎來了“黃金十年”。十年間,軟件產業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29.9%,產業規模十年增長了11.75倍,2010年實現增加值294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已超過1%,全行業銷售利潤率高達23.7%,產業規模邁上了新臺階,盈利能力顯著增強,軟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特色優勢更加明顯,軟件企業充滿活力,被認定的軟件企業數、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數,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企業數、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認證企業數、上市企業數均列全國前列。
浙江通信業在網絡建設、用戶規模、業務總量、贏利水平及業務創新能力等均居全國前列,幾大運營商都具備了提供語音、數據、信息等綜合服務的能力。廣播電視業的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有線電視聯網率和入戶率居各省區第1位,數字化改造領先全國,且已開始向綜合信息服務轉型。浙江以互聯網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動漫游戲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服務業也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
《規劃》指導思想主要反映了四層意思:一是圍繞發展需要。這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源動力,要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各行各業的需求來驅動產業發展。
二是突出創新融合。“十二五”期間,創新與融合將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特點和趨勢,這個創新與融合不僅體現在技術上,還體現在業務上和市場上,考慮發展思路需要審時度勢,準確把握產業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三是著力提高能力。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要為各行各業提供服務和支撐,就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及綜合服務能力,這是開展服務的基礎。
四是發揮支撐作用。“十二五”期間,浙江省處于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同時又面臨著人才、資源、環境等要素制約的多方面挑戰,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要為應對這些挑戰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務收入3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以上,實現增加值12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超過3%,成為具有國內外重要影響力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基地,加快建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
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慮:2010年,浙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合計業務收入1490億元,增加值654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約為2.4%。根據近年對構成浙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主要收入來源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運營業及廣播電視業的發展情況和發展趨勢分析,“十二五”期間浙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速度將超過“十一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0%,到“十二五”末,其業務收入將占全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一半以上;通信運營業發展速度相對慢一些,將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所占比重會有所下降;廣播電視業將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但因基數相對較小,所占比重也相對較小;再考慮到新興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幾項合計年加權復合增長率在15%左右,經過5年的發展,業務收入將達到
3000億元。在測算增加值時,考慮到競爭加劇及通信業資費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增加值占業務收入的比例會有所降低,其增速會比業務收入增速低一點,預計年復合增長率為14%,實現增加值超過1200億元,而全省GDP按年均9%的增速計算,到“十二五”末約為4萬億元左右,故確定全省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過3%。
《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的目標,該目標還寫入了《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這個目標的確立是有充分依據的:浙江省的信息化發展指數居全國第四,在國內各省區中位列第一,無論軟件業、通信業、廣播電視業還是新興信息服務業,產業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都處于國內前列,在不少細分領域領先于全國,浙江省的優勢不僅體現在規模上,更重要的是還體現在服務能力上,這些都為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的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十二五”期間,浙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概況起來就是“三推進四培育”。“三推進”就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三網融合”、推進服務外包;“四培育”就是培育產業基地、培育知名品牌、培育優勢企業、培育新型業態。這個“三推進四培育”實際上是浙江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著力點,包含了浙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并與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相呼應。
在發展重點的確定上,體現了差異化發展的思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涉及眾多領域,各自的發展特點和基礎也不盡相同,根據浙江細分產業的特點和基礎條件,確立了四類重點:一是強化行業應用軟件、基礎通信服務、數字電視服務和電子商務四大優勢領域,這是浙江的傳統優勢領域,下一步主要是發揮特色、擴大規模、進一步鞏固優勢;二是壯大信息技術增值服務、網絡增值服務、數字內容服務三大成長領域,這三大領域浙江已形成了較好的產業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可望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形成新的優勢領域;三是提升嵌入式軟件、集成電路(IC)設計、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三大基礎領域,這是為產業提供支撐和保障的領域;四是培育信息資源增值服務、“云計算”服務、物聯網應用服務三大新型業務,這三大業務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代表了新業務發展的方向,需要著力培育發展。
《規劃》還提出了加強政策引導、培育市場需求、拓展投融資渠道、優化人才環境、規范行業秩序、推進合作交流、強化統籌協調七方面的保障措施。意在通過多方面資源要素的整合,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保障浙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