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常把品牌文化同企業文化相混淆,甚至有些人認為品牌文化就是企業文化。其實,兩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既密切聯系又有所區別。
品牌文化是品牌最核心的DNA,它蘊涵著品牌的價值理念、品位情趣、情感抒發等精神元素,是品牌價值內涵及情感內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觸動消費者心靈的有效載體。
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產品日益同質化,企業越來越難以在產品的價格、質量、渠道等方面制造差異,品牌文化正好賦予品牌獨特的內涵和個性,增進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和美好聯想,形成自身競爭優勢。
品牌文化的價值在于它把產品從冰冷的物質世界,帶到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在消費者心中,選用某一品牌不僅是滿足產品物質使用的需求,更希望藉此體現自己的價值觀、身份、品位、情趣等。可以說,未來企業的競爭是品牌的競爭,更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培育具有品牌個性和內涵的品牌文化是保持品牌經久不衰的秘笈。
品牌文化由諸多要素構成,品牌核心價值是品牌文化的靈魂,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形象、品牌演繹故事等是品牌文化附著的載體,廣告、新聞、公關活動等手段又成為品牌文化傳播的途徑。創建品牌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將品牌文化充分展示的過程,持續不懈的演繹、與時俱進的傳播使品牌文化植入人心。
一個品牌如果成為某種文化的象征,它的傳播力、影響力和銷售力是驚人的,這個品牌將在消費者心里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消費者因信賴和忠誠而對某品牌產品的反復購買則會使企業獲取長期的成功營銷和利潤。
企業文化則是不同于品牌文化的另一個概念,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企業精神、價值觀念、經營理念、經營方針、行為準則、道德規范、管理制度以及企業形象等的總和。它是企業個性化的體現,是企業參與競爭、尋求發展的原動力。
俗話說:“小企業看老板,中企業看制度,大企業看文化”,其實企業文化就是一種柔性的管理手段,是通過建立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從而形成企業統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企業文化能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企業文化一旦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使全體員工在企業的使命、戰略目標、戰略舉措、溝通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日本的三井公司正是因為有著“集體主義”的企業文化,才使其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分離后重又走在一起。
企業文化能加強企業的維護力。制度是剛性的,文化是柔性的,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企業文化補充了企業制度剛性的弱點,有效地消除了員工對制度控制的抵觸性,提升了員工的貫徹執行力,是企業管理的輔助工具。許多民營企業往往內部矛盾重重,難以基業常青,其實就是因為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
我們不難看出,品牌文化和企業文化既密切聯系又有所不同。 所以說,品牌文化是屬于消費者的,它的本質是影響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取向,獲取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和忠誠,使企業獲取源源不斷的利益。 而企業文化是屬于企業員工的,它的本質是企業通過建立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從而形成統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凝聚員工人心,提升員工的執行力,增強團隊的戰斗力。
讓品牌承載豐富的企業文化內涵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一般而言,消費者只關心企業帶給他們的品牌怎樣,是否能從品牌中獲得自己內心所需求的功能或精神上的利益,至于企業文化如何并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當然,品牌文化同企業文化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會助力品牌文化的建設和培育,促進企業品牌形象的提升。那些成功的企業,其優秀的企業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塑造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