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萍(富陽市職業高級中學 浙江 富陽 311403)
職高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及其對策
洪萍
(富陽市職業高級中學 浙江 富陽 311403)
首先探討職高體育教學中學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的涵義,繼而從學生、教師、環境三方面分析概括學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然后針對這些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職高;體育教學;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對策;環境;評價
隨著中小學教學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體育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如何在學生課業負擔減輕的同時,給學生的身體鍛煉適當“增負”,是需要體育教師深思的問題。職業高中學生自卑感普遍較強,覺得自己樣樣都不如普通高中學生,心理長期壓抑著。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問題行為表現采取相應的措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分為行為型課堂問題行為和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本文擬對如何解決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作初步探討。
所謂課堂問題行為一般指發生在課堂上、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并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及效果的課堂行為。根據心理學定義:情緒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一種較強烈的情感,帶有較多的沖動性,并具有較明顯的外部表現。情緒具有兩極性,可表現出積極和消極兩方面。而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是指發生在課堂上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并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和效果的與心理有關的學生課堂問題行為。
(一)學生方面
動機不明確 有的學生認為上體育課就是為了好玩,可以自由活動。他們上課并不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嚴密的組織被認為多余。主要表現為:冷漠、厭煩。很多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也是許多學校目前存在的通病。而且職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預期過低,認為體育課不重要,混過去就行。
身體、心理素質差,過度焦慮 學生的運動能力差,即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等素質較差。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往往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很容易出現冷漠、過度焦慮和恐懼等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焦慮一般是由于預期目標超出自身能力而不能達到,欲望或要求不能滿足,或者是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消極心理狀態。職業高中的學生有過中考的失敗,這種過度焦慮會一直壓抑著他們。
性別特征 中小學階段,男生活動量大、精力旺盛、好動,女生由于生理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表現為相對不愛運動,比較敏感、文靜、難為情。男生出現的課堂問題行為多于女生,但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頻率一般女生高于男生。
(二)教師方面
情緒控制不當 體育教師不但通過自己的言語、行為示范及其他教學媒體,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情緒來開展教學。在一堂體育課中,教師潛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認知過程。體育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影響不亞于言語、示范。試想,一個體育教師如果能把高超的運動技能和知識,以認真、熱情、耐心的態度傳給學生,就會自然地使學生處在主動積極的氣氛中,學習效果肯定會比較好。反之,教師自身的不良情緒會使學生產生不良的課堂情緒,出現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
管理不當 這是引發學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的主要教師因素,最主要的表現是教師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反應過激,濫用懲罰手段。有的教師認為教師就應該有威信。為了確立自己的威信,有的教師對表現差的學生加以 “制服”,甚者今天挖苦幾句,明天數落一番。學生是“乖”了,但也造成了師生關系緊張,從而也容易產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當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難免就會產生消極的心理傾向。簡單地說,體育教師的任何壓制都是無濟于事的,冷嘲熱諷只會加深師生間的隔閡。
教師自身素質不良 教師影響學生的行為方式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教師表現自身素質的行為,如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待人接物的言行表現,個人的生活習慣等。教師的精神狀態、氣質性格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體育課一般在室外進行,教學組織比其他文化課要困難,對體育教師的要求較高。一旦教師表現出比較低劣的素質,必然引起學生的不屑或鄙視,學生配合教學的意愿必然會降低。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環境方面
校外環境 校外環境是指學校以外的大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大眾傳播環境、家庭環境等。校外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是學生產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的一大因素。有關資料表明,父母關系不和,在緊張的生活氣氛中成長的孩子,在課堂中經常出現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
學校教學環境 (1)場地、器材、教學設備差,或者準備不充分,場地位置或其布置不適宜,都容易使學生產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2)天氣、溫度因素。一般在夏、冬兩季,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容易使學生出現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3)班級人數、男女生比例。班級人數過少或過多、女生人數比男生多的班級容易出現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4)專業的影響。機電類專業重視學生體能,財經類專業重視學生的技巧,表演類專業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如體育課堂安排不當,授課內容與學生的專業需要太遠,學生容易出現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
明確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形式應多樣,教學內容應有吸引力 應教導學生明白體育課的重要性。在課前應使學生明確本次課的目的、任務。在具體教學中:(1)可將某些運動簡單化、微型化。比如,如果場地和器材條件不理想,足球運動可以用破損的籃球做比賽用球,將籃球場作為比賽場地,讓盡可能多的學生感受傳接球配合、射門等,體會到足球運動的樂趣。(2)可將部分教材游戲化。比如,長跑對人的體力、毅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是學生最害怕的運動項目之一,若一味簡單、機械地強迫學生練習,勢必會影響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如能將之與“貼膏藥”、“編魚網”等游戲相結合,就會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鍛煉。(3)教學內容要有創新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將本地有特色的運動項目引入課堂,如集體跳繩等。
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應在教學中把集體教學、個別輔導、運動競賽和體育游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運動競賽和游戲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向上精神。在良好的群體意識的感染下,那些身體素質差、運動能力弱的學生,會克服自卑感,消除悲觀緊張情緒,振奮精神地掌握運動技能。而且,不斷變化的教學形式會產生不斷變化的教學節奏,而變化的節奏能使學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使有意和無意行為交替進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課堂情緒。
善于控制學生情緒,激發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 體育教師的認知、情感、意志狀態對學生有感染作用。課前體育教師應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以良好的情緒開始一堂課,這對整課堂師生保持良好的情緒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應善于調控學生的課堂情緒,教師的目光表情常常可以影響全體學生。一種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一個肯定及表揚的手勢,就能引起學生積極、愉快的感覺,產生良好的課堂氛圍。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錯誤或失誤不是給予鼓勵而是鄙視,就會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甚至造成學生心理障礙。因此,體育教師應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不良心境,用積極的姿態進行體育教學,激發學生的最佳心理狀態。
教師備好課,創設開放性課堂 體育課堂應是以活動建構的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體育課堂以學生的活動為載體,教學過程不應是單純的師生間傳授知識,而應是師生間的一種交往、溝通、發展過程;不應是教師主導下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而應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因此,必須創設開放性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目標開放、問題開放、空間開放、形式開放、交流開放。由于引起學生出現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的因素較多,教師在課前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要備好課。
處理好課堂上的偶發事件 偶發事件是導致學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出現的重要因素。由于體育課大部分在室外進行,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以及個性特點各異,出現偶發事件、意外情況是常有的事。教師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出現偶發事件時教師可采取以變應變,揚長避短,及時調整,巧妙暗示等方法處理,以盡可能地使學生減少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
恰當處理教學難度,改革評價體系與方法 (1)在組織教學時可先降低要求,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練習標準。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性別、個體差異,在學生自主、自愿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目標。這樣既能使大部分學生得到鍛煉、獲得成功體驗,又能使一部分學生從中經受激勵與磨煉,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意志水平。(2)改革考試內容與方法。職業高中學生的身體、心理都存在一定差異,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在專業的特點進行考核。可以把不同教材的屬性特征集合成以下幾類:體能類、技能類、競爭類、表現(演)類等,然后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項目的教學和評價比例。比如,在課堂教學和考核中,對機電類專業的學生,體能類項目和技能類項目的比例可以多一點;對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表現(演)類項目的比例多一點,這樣更能體現職業學校的專業性。在制定統一標準的同時,要讓學生在困難中進步,因此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等多個角度來評價學生。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學生情緒型課堂問題行為是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影響較大。上好體育課,如同唱好一臺戲,教師的導,學生的練,是緊密相連的。教師不但要“身入”學生群體,更應“心入”學生的小環境,用信任、理解、寬容、友好“身入”學生的學、練、比活動中。教師在體育課上對學生隨時給予啟發、肯定、幫助,才能有助于體育課教學效果的提高。
[1]丁忠元.體育心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
[2]孔慶鵬.體育思考錄[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曲宗湖,楊文軒.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葉昌元.職業活動導向教學與實踐[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
教育部與多家企業簽訂協議加快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教育部2月18日與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通過企業捐助的超過1億元人民幣,開展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設備捐贈、師資培訓、教材開發及獎學金等方面的教學實踐活動。據了解,與教育部簽訂協議的企業有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麥特集團煙臺奔騰汽車檢測維修設備制造有限公司、PPG工業集團龐貝捷漆油貿易 (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丹納赫工具(上海)有限公司、亞龍科技集團等。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指出,教育規劃綱要強調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體制。推進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工作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根本要求。魯昕表示,要通過“校企一體化辦學”、“集團化辦學”、“訂單培養”等多種校企合作形式,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在“確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開發并建立有利于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成長的課程、教材體系;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建實訓基地,營造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專業環境和工作氛圍;建立校企合作與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互動機制”等方面為國家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改革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實踐案例。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的領導和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及遼寧的代表共150多人參加了簽約活動。
(新華社)
G712
A
1672-5727(2011)03-0050-02
洪萍(1972—),女,杭州富陽人,富陽市職業高級中學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