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杰,張桂香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縣醫院康復科,河北豐寧 068350
肺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眾所周知,其發病率在急劇上升。國外資料顯示50歲以上發病者,占肺癌患者的90%以上。而我國統計,40歲以上發病者已經占90%以上,比國外的發病年齡小10歲,文獻記載年齡最小者僅13歲。相當一部分患者由于誤診、漏診延誤了患者最佳治療方案的實施,特別是青年人肺癌誤診率明顯高于老年人。王忠仁[1]報道肺癌平均誤診3個月左右。現將我院近5年收治的30例40歲以下的肺癌患者臨床誤診原因剖析如下:
我院近5年收治的30例40歲以下的肺癌患者,均經病理檢查證實。男22例,女8例。年齡25~40歲,平均34.5歲。誤診時間1~2個月6例,3~4個月10例,4個月以上14例。其中以關節疼痛為首發癥狀的誤診為關節炎、肩周炎10例,以腰痛為首發癥狀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等的6例,以聲音嘶啞為首發癥狀誤診為咽喉炎、食管炎的8例,以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首發癥狀誤診為腦血管疾病、腦瘤的2例,以神經根疼痛為首發癥狀誤診為“腹部疾病”的3例,以截癱為首發癥狀誤診為急性脊髓炎的1例。
青年人肺癌以小細胞未分化的癌多見,惡性程度高,生長快,轉移早,缺乏典型癥狀和體征,多以肺外表現(轉移灶)為首發癥狀[2]。尤其是腺癌,原發灶癥狀輕微,甚至沒有,而較早出現的癥狀或首診的原因,是肺癌轉移部位所表現出來的相應的癥狀和體征。對青年人肺癌警惕性不高,年紀越輕,越容易忽視。由于肺癌、肺結核都有咳嗽、咳痰、胸痛、發熱四大癥狀[3]。因而當患者以咳嗽、咳痰、咯血、發熱、胸痛、消瘦等為首發癥狀時,容易被誤診為肺結核、肺炎、支氣管擴張等。有資料表明,肺癌誤診為肺結核的可占被誤診的52%之多[2]。對青年人肺癌的早期表現認識不足,對復雜的臨床表現缺乏仔細的分析。當青年人就診時,在醫生的思維慣性上,往往向肺部良性疾病上考慮。缺乏對肺癌X線特征的認識,對肺癌X線的非典型表現認識不足,未能注意年齡組肺癌患者的特殊性,是造成誤診的常見原因。有報道肺癌X線誤診為16.7%[4]。因此臨床醫生不能僅憑X線表現確診,要結合CT及化驗檢查等綜合判斷。患者就診不及時。年輕患者對肺癌認識不足,出現早期癥狀不及時就診。醫務人員應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讓廣大青年患者提高對本病的認識,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生存期。
誤診誤治是臨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直接影響醫療質量,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是造成醫療差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分析有關國內資料,臨床總體誤診率仍在43%左右,疑難病例的誤診率甚至在40%以上[5]。綜合以上所述,建議對40歲以下的患者,出現下述表現者應高度懷疑肺癌的可能,進行必要的檢查:①有吸煙史,出現咳嗽、痰中帶血、胸痛以及發熱,且與胸片不相符合者。②有類似結合癥狀,又有一側胸腔積液,經抗結核治療,胸水產生較快者。③刺激性咳嗽持續2~3周,治療無效,經久不愈的咯血。④原因不明的四肢關節疼痛及杵狀指(趾)。⑤原因不明的胸腔積液、心包積液。⑥原因不明的聲音嘶啞、淋巴結腫大等。肺癌的診斷依靠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胸部X線片、放射性核素、CT、相關抗原(CEA)、酶學檢查等,大多數病例可以得到確診[6]。
[1]王忠仁.綜合醫院肺結核與肺癌病例發現與展望[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3,16(5):259.
[2]杜力群.青年人肺癌37例臨床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1989,4(1):142-143.[3]蔣楊春.40例肺癌誤診分析[J].實用內科雜志,1987,7(3):153.
[4]王雙成.原發性肺癌X線誤診回顧[J].臨床誤診誤治,1993,6(6):286.
[5]張經建,劉振華.重視誤診學理論研究//張經建,潘伯榮,吳培俊.中國誤診學研究[A].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2-3.
[6]周濟桂,魏春山,喇萬英.臨床微量元素學[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65-66.